從高中到大學,我們邁向了成功的第一步,同時也是我們人生中一個重大的轉折點。然而有些大學生,仍采用中學時的學習方法。雖然花出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但仍事倍功半,成績低下,產生自卑感不能正確地對待學習,有的甚至對學習產生恐懼感和厭惡感。作為大學教師,要善于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環(huán)境。
在大學校園里,要想真正學到知識和本領,除了繼續(xù)發(fā)揚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外,還要適應大學的教學規(guī)律,掌握大學的學習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大學的學習不像中學時那么簡單的只是一味的鉆書本,大學的學習不僅要求掌握比較深厚的基礎課程和專業(yè)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重視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學習目的的手段。一個青年人不但要用功學習,更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做保證。要勤于思考,多想問題,不要靠死記硬背,一旦學習方法對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當中一定要把握好幾個主要環(huán)節(jié):預習、聽課、復習、總結、記筆記、考試等,為下一步獲取知識打下良好基礎。
除了要把握好以上主要環(huán)節(jié)之外,還要有目的地研究學習規(guī)律,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法,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首先,要制訂科學的學習規(guī)劃和計劃。其次,要講究讀書的方法和藝術。大學學習不光是完成課堂教學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如何發(fā)揮自學的能力,在有限的時間里去充實自己,選擇與學業(yè)及自己的興趣有關的書籍來閱讀,以增長見識,拓寬視野。再次,我們要做時間的主人,要充分利用時間,別讓青春的光陰從我們的指尖偷偷溜走。最后,更重要的是完善知識結構,注重能力培養(yǎng),既有精深的專門知識,又有廣博的知識面,從而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防止知識面過窄的單打一偏向。
綜上,我們要特別注意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學會獨立地支配學習時間,自覺地,主動地學習,要學會活學活用,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表達能力等,為適應將來的社會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