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忠艷 女 本院英語04級同學
個人愛好:讀書、打球、聽音樂、聊天……
小學三年級被評為“優(yōu)秀少先隊員”
六年級被評為“三好學生”
初中三年級被評為“講文明、樹新風優(yōu)秀團支書”
高中二年級曾發(fā)表過一篇文章《未來的世界》并獲優(yōu)秀獎
大學老師
在課堂還是課后都保持一個好心情,可輕松地對待課堂的時間。甚至,有時還覺時間短暫。課后讓人回味著那一幕幕真好!
大學老師注重的是:The proof of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空論不如實踐),所以,每次老師都以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教給我們的是智慧而不是“教條”。
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industry,這是老師常教訓我們的話:勤奮則無事不可為。
Drops of water outwear the stone,老師教我們要鍥而不舍,持之以恒,要利用來之不易的機會展示自己。要把基本知識和專業(yè)學習結合,把專業(yè)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結合。
大學老師常用聯(lián)想的方法教我們,由一個詞會引申為多個,這樣比較記意法是每個人都易接受的。
大學老師常用富含哲理的話來教育我們。常常說:“失意時仍然自信,得意時仍保持一份清醒。”他們不光傳播知識而且教會我們如何處事做人,如何應對激烈的競爭,如何展現(xiàn)自己,如何超越平庸等。
大學老師授課方法是靈活的,我們的思維也隨之而更敏捷,創(chuàng)新意識也隨之而增強。我相信:四年之后,我定會成為a perfect girl。
學習斷想
“一棵樹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正是這形狀各異的葉子構成了樹的美麗。在學習中,我們的團體也是一棵參天大樹,每個人都是一片獨特的葉子。
學習不能急于求成(more haste, less speed),它是一個慢功,我們要不斷探索,不斷追尋。
別無選擇也是一種選擇,是在困厄的懸崖絕壁前,靠生的火焰,愛的信念和心的真誠辟出的一條道路。
“He that nothing questioneth nothing learneth(無所懷疑則無所學)”,不要怕在學習中疑問太多,只要不斷懷疑才能不斷收獲。
“自私是你生命的禍根(尼采)”,要善于和別人交流,樂于和別人資源共享,這樣才能達到互補,互相提高。
“在最困難的時候,就是離成功最近的時刻”,回憶起那黑色的6月,我們在拼命地掙扎,那時的我們才是大海上空的海鷗,勇敢而美麗,F(xiàn)在我們難道沒有成功嗎?走進了大學,走進了西大現(xiàn)代就意味著成功的一半。但我仍需保留海鷗勇敢搏擊海浪的精神,這樣才會有無愧的人生。
As saying: people who believe in God should love their enemies.(信仰上帝的人應愛他的做人)。所以,我要說的是:Students who believe knowledge should love their majors.不論你在大學學的是什么專業(yè),一定要熱愛它。不要說是你當時一時迷茫而選錯了。我要說的是:“No Excuse!環(huán)境改變人,興趣是培養(yǎng)出來的,習慣成自然。”
“每攀登一步,都作一次小結”,這是竹子的精神。作為學生的我們,難道就不需要這種精神嗎?
“Everyday brings its work.(每天都有每天的工作)”雖然進了大學,但自己千萬不能放松自己。堅持寫出每天的計劃,完成每天的工作。
“Human pride is human weakness.(自傲是人類的弱點)”所以,我們在學習上一定要保持謙虛的態(tài)度。要知道:“登過許多山,才知道山外還有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