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一月份,考研復習進入沖刺階段,對于政治學科來說,選擇題的練習應該已經是爐火純青了,那么,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對分析題的答題技巧進行反復訓練,以保證50分的分析題,能夠拿到35分以上。
下面以試題為例:
在我國經濟總體上出現(xiàn)了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的情況下,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某鞋廠實行一些新的生產和營銷策略,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材料1
在有效供給上做文章。他們認為,現(xiàn)在的市場不能僅僅用供大于求四個字來概括,不適應市場需求的無效供給過多、而適銷對路的有效供給不足,才是對當前市場供給狀況的準確把握。在供過于求的大市場里也有供不應求的產品,明智的企業(yè)家就在于創(chuàng)造出這種產品。于是他們著力在有效供給上做文章,實行產品分流策略,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風格分流,三是檔次分流,四是市場零售與團體消費分流,五是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分流。五大分流,大大提高了該廠產品的市場應變能力,常年保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材料2
在市場開拓上下功夫。他們認為,生產出好產品是開拓市場的基礎,沒有好產品就沒有好市場,但是光有好產品,還不一定有好市場,有了好產品以后,還要加強企業(yè)產品的市場建設。他們從柜臺形象的樹立、戶外廣告的設置和強化服務功能等三個方面大力進行市場建設,使生產(產品)與銷售(市場)比翼齊飛,鵬程萬里。
材料3
實行一區(qū)一策。他們認為,統(tǒng)一的大市場也有區(qū)域的差異,市場的共同規(guī)律是以各地區(qū)不同的特點表現(xiàn)出來的。他們把銷售總公司分為南方總公司和北方總公司,同時把分公司化小,由原來的5家分公司裂變?yōu)?8家分公司,一個公司只管一個省份的銷售,每個公司都提出自己的銷售策略。這種小公司大市場和一區(qū)一策戰(zhàn)略大大增強了產品的市場滲透力。
請回答:
。1)指出上述三個材料中某鞋廠分別處理的主要矛盾關系。
。2)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材料1中所講到的無效供給和有效供給的關系。
。3)通過材料3,說明該企業(yè)是怎樣運用辯證法分析、解決矛盾,來增強產品的市場滲透力的?
這道題目是海天高輔十月測試題的第一題,并沒有很深的難度。但是因為大多數(shù)學生政治做題太少,導致能夠得到7以上的學生并不多。下面就一一分析每個題目的得分點與失分點。
第(1)題,85%的學生都能夠拿到滿分3分,本道題目所考知識點非常簡單,就是把三段材料中體現(xiàn)的三對矛盾關系,即供大于求與供不應求的矛盾(或無效供給與有效供給的矛盾)、生產與銷售的矛盾、統(tǒng)一大市場與區(qū)域差異的矛盾列出來,那么就各得一分,或者,給出的答案內容相近,比如寫供與求的矛盾,也能夠得分。唯一不得分的情況,就是答題同學太過緊張,審題不清,或者是把題目想象的太過復雜困難,所以上去就分析了一大堆矛盾觀點,卻沒有清楚的列出這三對矛盾是什么,所以,忙活了半天,也只能很遺憾,0分。
第(2)題,這道題是典型的哲學分析題,首先要答出矛盾的同一性原理是什么,即矛盾的對立面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相互轉化的關系;然后結合這一觀點對材料分析:矛盾同一性是在當前我國的商品市場中,同時存在著不適應市場需求的無效供給過多和適銷對路的有效供給不足兩個方面,在無效供給過多中包含著有效供給不足;后再做一個總結,指出人們通過創(chuàng)造一定的條件,可以促使無效供給向有效供給轉化,體現(xiàn)出人的能動作用,
分數(shù)就圓滿了。用哲學觀點分析的題目,都是用這個思路來做的。大部分同學論述了一些內容,但很少有同學會進行總結,所以一般都會扣掉一分。
第(3)題,首先把矛盾普遍性特殊性原理答出:辯證法認為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相互聯(lián)結的,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矛盾特殊性表現(xiàn)出來,它要求在承認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著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然后結合材料分析即可,最后再加個結論:該企業(yè)具體地分析了統(tǒng)一大市場中的區(qū)域差異,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實行一區(qū)一策,從而大大增強了產品的市場滲透力。這樣就可以拿到滿分了。
解答政治分析題是有套路的,總結起來,就是:一要亮明觀點,二要條理清晰,三要總結醒目,再加上字跡干凈整齊,一般來說,一道分析題拿到七八分,還是很容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