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廣場位于景區(qū)最南端,是一座寬闊的不對稱半圓型廣場,總面積一萬平方米,地面用直徑0.5米一0.6米的5000塊秦嶺天然河卵石鋪砌,象征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
宋樂史所撰《太平寰宇記》載:“橋山,《山海經(jīng)》云:‘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謂橋山’。”清顧祖禹所撰《讀史方輿紀要》載:“沮水至縣北,穿山而過,因以橋名。”沮河由西向東呈U形繞橋山而過,站在山上朝下看,東邊有河,西邊亦有河,就像水從山底穿過,故此山名橋山,黃帝陵因山而得名橋陵。
黃帝陵標識牌位于黃帝陵印池廣場前,于2017年3月16日落成。標識碑正面雕刻的黃帝陵標識,圓形背景源自中華文化“天圓”的傳統(tǒng)理念,虛實相間體現(xiàn)時空轉換,圓形下方的大地和如意祥云圖案,寓意黃帝開創(chuàng)的中華文明根植厚土、造福華夏。黃帝陵標識碑的設計和制作,以毛澤東主席委托郭沫若題寫的“黃帝陵”為標識的主要素,凸顯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概念,確立了黃帝陵在中華文明史上崇高的地位與尊嚴。標識碑總高4.5米,寓意九五之尊及五湖四海對始祖黃帝的敬仰。
走進去是一條蜿蜒的河流——沮河,沮河古稱“姬水”,軒轅黃帝因“長于姬水”而姓姬。又傳說這條河原名“祖河”,當黃帝被召要“御龍飛升”回天宮時,群臣先民依依不舍,眼淚嘩嘩地從橋山之巔淌流下來,全部流入了“祖河”。酈道元在寫《水經(jīng)注》時,考慮到“祖河”既然是黃帝先民眼淚形成的,不如改為“淚河”,再后來,為了讓該河的名字既能代表先民們的眼淚,又能代表“祖河”,就將河名改成了“沮河”。橋山與印臺山之間的這段沮河,因在印臺山下,故又稱為“印池”,其寓意為黃帝用印之水,傳說黃帝總在此淘洗玉璽大印,對面即為黃帝置印的印臺山。印池占地300余畝,水域面積約為20萬平方米,總蓄水量46萬立方米,再現(xiàn)出“沮水秋風”、“橋山夜月”的自然景觀,也使黃帝陵山環(huán)水繞。
再往前看去是軒轅廟前的龍尾道,共設95級石質臺階,經(jīng)五個踏步組逐級登高,寓意黃帝“九五之尊”,至高無上。
繼續(xù)往前走,軒轅廟山門內西側有一棵高大的古柏,即著名的“黃帝手植柏”,距今已有5000余年,相傳此樹為軒轅黃帝所植,故稱“黃帝手植柏”,又稱“軒轅柏”。柏樹枝干蒼勁挺拔,樹葉青翠,主干略向南傾斜。樹高19米,胸徑11米,其冠如蓋,其勢巍峨!秶鴷伞酚涊d:“中部縣有軒轅柏,在軒轅廟。考之雜記,乃黃帝手植物,圍二丈四尺,高可凌霄。”樹旁有一碑樓,內嵌石碑一塊,上書:“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圍三十一市尺,中圍十九市尺,上圍六市尺,為群柏之冠。”
要想爬到陵前,必須先爬神道,再爬神道的227個臺階時,你會有一種莊嚴莊重的感受,沐浴著陽光和柏樹的清香,距離陵前200米的地方有一塊石頭,上書“文武百官在此下馬”,以示對黃帝的尊敬。
東門進入陵園,左側是一座24米高的夯筑高臺,始建于西漢元封元年(前110年)。臺旁立一石碑,上書“漢武仙臺”四字,為明代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所立,落款為“池南唐琦書”。
漢武仙臺或稱漢武祈仙臺,《史記·封禪書》記載:元封元年,漢武帝劉徹“北巡朔方,勒兵十余萬,還,祭黃帝冢橋山”。漢武帝劉徹勒兵18萬大軍,北征朔方,凱旋后,為夸耀武功,祭告祖先,便于歸途經(jīng)黃帝陵時,停兵祭祀。同時為使自己長壽成仙,又令18萬兵士于此起土筑臺,以土堆成,翠柏圍之。后人因此稱此臺為祈仙臺。
漢武仙臺右側是一派精雕細琢的五彩盤龍門,穿過龍門來到陵前,眼前是一座古樸的亭子,紅色的柱子,五彩的琉璃瓦,亭子里擺放著一個很大的香爐和供桌,裊裊的煙霧緩緩上升,旁邊還有一個座巨大的祭祀鐘,站在這里似乎隱隱能聽到人們對黃帝的禱告之詞和悠揚的祭祀鐘聲……
回去的路上,心里久久不能平靜,我們身為黃陵的守陵兒女,只有奮發(fā)有為,才能將文化更好的傳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