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由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教育傳播普及委員會、中國實學研究會、北京大學德育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聯(lián)合主辦, 陜西省國學研究會、陜西省孔子學會協(xié)辦,西北大學現(xiàn)代學院承辦的首屆“國學與大學德育”論壇在現(xiàn)代學院開幕。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中,來自北京、河北、山東、黑龍江、浙江、江蘇、江西、福建、廣東、臺灣、湖北、海南、云南、四川、陜西、甘肅等數(shù)十個省市、三十五所高校的五十余位專家學者齊聚現(xiàn)代學院,探討“國學與大學德育”的融會貫通,共襄盛舉。
論壇開幕式前,原陜西省委秘書長馮在才,原陜西省委宣傳部正廳級巡視員李敬寅,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國際儒聯(lián)教育傳播普及委員會主任張踐,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教授、國際儒聯(lián)教育傳播普及委員會副主任王殿卿,北京大學馬列學院教授、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楊柳新,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國際儒聯(lián)教育傳播普及委員會副主任韓星,陜西省國學研究會常務副主席王盛華,臺灣高雄師范大學教授方俊吉,現(xiàn)代學院董事長兼院長、陜西省國學研究會副主席劉家全等出席祭孔典禮。全體遠道而來參加論壇的專家學者、陜西省國學界代表、陜西省高校社團代表和現(xiàn)代學院部分教工代表、學生社團代表、同學代表文博廣場共同舉辦了一場祭孔典禮。在莊嚴肅穆的尚賢樂聲中,主席臺嘉賓佩戴黃色禮絹緩步走上廣場天臺,和全體人員面向東南方向的孔子立像肅立。學院儀仗隊同學手抬首屆國學與大學德育論壇、陜西省國學研究會、陜西省孔子學會和我院敬送的四個花籃,邁著緩慢的禮步到達孔子圣像前敬獻花籃;并由擔任主祭的陜西省國學研究會王盛華副主席恭讀祭詞,追溯至圣先師孔子令人景仰的一生,祈愿“天佑華夏,和諧永康”。緊接著,文博廣場六口洪鐘同時鳴響,全體人員面向孔子圣像行中華五鞠躬禮,表達后輩學人的緬懷和敬意。
隨后,在教師李斌和董雯的領誦下,全體同學誦響《論語》中的經(jīng)典節(jié)選,“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rdquo;、“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流傳千古的經(jīng)典回響在大學校園里。最后,同學放飛了百只代表“人與人的友善,人與自然的和諧,祥和與安康,遠見與高飛”的和平鴿,祭孔典禮圓滿結(jié)束。
祭孔典禮結(jié)束后,全體與會嘉賓前往圖書館一樓學術(shù)報告廳舉行本屆“國學與大學德育”論壇。與會專家共同探討了當前大學教學的道德素養(yǎng)問題,分別從 “國學與立德樹人 大學德育的新使命”、“儒家倫理與大學生德育”、“國學·大學·德育——概念的厘清與模式的轉(zhuǎn)換”、“大學之道與大學德育”、“論國學對大學德育的四重價值”、“大學國學教育的內(nèi)容與模式”等,并結(jié)合各自的教育教學和研究實踐,深入闡發(fā)了對國學與大學德育二者關(guān)系的獨到見解。(本刊記者 汪 艷)
乙末西北大學現(xiàn)代學院祭至圣先師文
王盛華
維公元二零一五年十月十七日,歲在乙末,節(jié)屆重陽。中華儒學傳承諸同仁,薈聚終南山下西北大學現(xiàn)代學院,心持虔恭,禮敬至圣。鮮花雅樂謹備,肅拜之心漸起,故頌其辭。文曰:
中華沃土,承物無疆,嶺河鎖鑰,磅礴蒼茫。
華夏苗裔,源溯斯鄉(xiāng),人文肇始,根系茲方。
若爾夫子,文武憲章,禮樂咸備,祖述虞唐。
十五志學,謙敬恭讓,三十而立,德正業(yè)煌。
四十不惑,禮復仁尚,五十知命,修齊朝綱。
既不仕矣,周游列邦,賢者影從,澤被萬方。
述而不作,六藝俱張,博文約禮,杏壇韶光。
儒門四科,桃李吐香,弟子三千,德藝芬芳。
哲人其萎,仁義未殤,孔曾思孟,禮教播揚。
敦仁崇德,澤教其匡,孕育吾民,源遠流長。
躬逢盛世,國家富強,九州清寧,萬眾高昂。
中華崛起,億兆所望,至圣先賢,古今景仰。
承先啟后,吾儕擔當,循古圣教,開來繼往。
仲秋時節(jié),寰宇復陽,華岳重翠,渭水迭浪。
天佑華夏,和諧永康,為禱為祈,伏惟尚饗。
摘自2015年10月31日《陜西省國學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