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號上午8點,“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隊又開始了新的一天,在簡短的出征儀式上,隊員們舉起了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隊隊旗,活動拉開序幕。帶隊的鄭老師向同學們提出了幾點要求,他勉勵大家把握好這教育實踐活動的契機,感受新農村的發(fā)展和變化,在活動中不怕吃苦,樂于奉獻,培養(yǎng)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中午午飯過后,校長帶領老師一行人去了本地的民俗博物館,還帶我們參觀了赤牛狐窯洞部落景區(qū),正所謂是“農耕文化基因地,游覽一天 領略百年”,是民俗文化百年的記憶。世事變遷,新舊更迭,一茬又一茬的窯洞在廢興間,記錄了一代又一代陜北人生存和發(fā)展的歷史,它將陜北特有的文化,滲透在這無言的物證之中。在回來的路上校長討論佳縣為什么這么窮,因為太缺水了,打井水能打出來咸水,水質也不佳,路過山的時候兩邊種植的玉米都特別的小,所謂“十年九旱”,這也是造成佳縣貧困的一大原因。村子里有液化天然氣與煤等豐富資源,但是技術不成熟等原因限制了開采。通過參觀進一步了解了佳縣和坑鎮(zhèn)這個樸實的地方。
2:30大家開始了興趣課,每個教室傳來都是興奮的聲音又或者是明亮的歌聲,一二三四的打節(jié)奏,孩子們學習的很快,每天都能學會很多新的東西。并努力準備文藝演出,將最近的學習成果,進一步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老師們齊心協(xié)力的備課,認真討論,認真排練,一切都是我們,而不是我。這是一種團隊精神。
5:00開始開會,大家探討總結,備課與上課。幾千年前有個哲人說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當代也有人說“成功傾向于有準備的大腦”,我想,這確實是不無道理的。以前作為一名學生聽課,無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課堂上,自己的總體感覺是許多老師上課重難點突出,條理清晰。但是沒有想到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其實老師也是很認真地做好備課工作的。
相伴而行,砥礪向前。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走訪調研、擺點提供咨詢、上街進行宣傳、走家串戶交談等形式,不斷磨練自我、提升自我。并認識到以下幾點:
一是遵守紀律,服從指揮,展示當代大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服從老師的指揮和安排,培養(yǎng)大局意識。重尊重當?shù)仫L俗習慣,禮貌待人,展現(xiàn)當代大學生的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在生活上勤儉節(jié)約,培養(yǎng)艱苦樸素的精神,不鋪張浪費,合理利用資金。隊員之間要互尊互愛,相互配合,發(fā)揚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共同致力于社會實踐調查。
二是在基層一線砥礪品質,在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的思想認識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更促進了我們對國情、民情的認識,深化了我們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增強了現(xiàn)代化建設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作為新時代的生力軍,我們應該勤奮努力,為祖國的建設多出力、多流汗、多動腦。
又是一天過去了。
參觀民俗博物館
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