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社會將一個人的成長交給了教育,現(xiàn)代教育將有志青年的成長寄望于大學。”這是敬愛的劉院長在《大學與大學史》中對現(xiàn)代大學教育的精辟概述。而引我深思的正是這后半句中的“有志”兩字。
什么是有志?青年人如何成為有志之士?《少年中國說》中寫道:“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青少年擔負著未來的大業(yè)和民族復興的使命,青少年的心應是坦蕩、光明的。但在現(xiàn)今,多少青年人迷失了方向和自我,荒廢了青春的大好時光。
但我不愿我的青春這樣般碌碌無為。在軍訓的二十天里,我一直在思考:難道我的青春注定要平庸?然后給予我有力否定回答的,正是這短暫而又漫長的二十天軍訓。一種氣概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體現(xiàn)。當一張張稚氣未脫的臉被認真嚴肅所淹沒,當一顆顆熱情躍動的心被樸素的迷彩包裹冷藏時,一種認真、一種凝重成為了流淌在紅河谷中的主流,以不凡的氣勢沖擊著往日的懶散與平庸。
沒有人甘愿平庸,每每踏著無數(shù)老兵走過的足跡,透過梧桐樹那密密的枝椏仰視蒼穹,我體會到了軍人的不凡氣度:立正、稍息、齊步、轉體,每個動作,舉手投足之間,散發(fā)著軍字號的不凡與大氣。
軍隊,是一個國家國防的命脈,而軍人氣質則是這個國家國防力量強弱的有力證明,中國人民解放軍所帶有的氣質:團結、堅韌,則更能體現(xiàn)中國軍字號獨有的品質!
從祖國的北方邊疆到南方海島,從抗洪一線到汶川災區(qū),中國軍人留給國人的,是屹立不倒的挺拔身姿;從解放戰(zhàn)爭到抗美援朝,從喜馬拉雅再到蘇丹維和,中國軍人留給世界的,是不屈不撓的品質,一種英雄的氣質。而在我們的訓練場上,我看到了這種氣質。當我們每一位現(xiàn)代學子步伐一致,嘹亮的口號響徹紅河谷;從他們的每一次踏步、敬禮,我看到他們心志的合一與披荊斬棘的壯志豪情。
軍訓雖已結束,而作為一個現(xiàn)代學子,當軍裝式校服配備于身,軍人氣概裝備于心時,我相信,這是一個開始,一個告別平庸,迎向未來的開始!
走過軍旅,我們得到不凡的氣質:告別平庸,我們就成為脫俗的戰(zhàn)士;團結堅韌,我們重獲敢為人先的品質,用這種氣質去書寫明天,用這種氣質去迎接挑戰(zhàn),鑄造我們鐵骨錚錚的不凡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