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今天心情很激動,應該說非常的激動,因為歌劇《張騫》從創(chuàng)作到公演將近三十年了,很難有這樣的機會,感謝貴院這樣熱情的、做這樣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我作為陜西省歌舞劇院歌劇團的一位老團長,今天應該感謝幾位,第一位是嚴彬局長,她給了歌劇《張騫》以重生的機會。很難很難呀,25年了,加上創(chuàng)作的3年,28年,幾乎石沉大海。然而2013年,因為她的出面,給西安市委書記談了《張騫》的情況。我也很敬重嚴彬,在《張騫》以前的演出過程中,每次演完《張騫》,嚴局長肯定就出來了,她經(jīng)常來看。第二個應該感謝的是城固縣來的一些領(lǐng)導和鄉(xiāng)親們,因為你們有了一個偉大的兒子,才可能有今天和我們歌劇《張騫》的一系列活動,也感謝你們在我們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所給予的幫助和支持。第三我要感謝的是李敬寅處長、亓雅麗處長,在我們創(chuàng)作和演出中給予的指導,非常非常的感謝。
話應該從1988年在福建泉州召開的一個全國歌劇創(chuàng)作會說起。1988年的11月,當時是賀敬之代部長主管文化部,他是《白毛女》的第一位作家,第二位是我們中國歌劇研究會執(zhí)行主席團的主席,他們在會上講了一番話。中國歌劇當時處于非常艱難的情況,出席的都是全國各大歌劇院團的院長、團長,這其中有中央歌劇院的王世光院長,中國歌劇舞劇院的劉文金院長,還有總政歌劇團的王團長。我是剛剛上任幾個月的團長,看了之后壓力也很大,我們也是幾乎在即將死去的邊緣。所以,是上還是死,關(guān)鍵就是劇本,關(guān)鍵就是我們的創(chuàng)作能不能上去。
今天談這個《張騫》的創(chuàng)作過程,首先我要說三個字,走正路,這就是為什么成功的原因。八九十年代文藝界的狀態(tài),大家都可以想象,什么人都有。那我當團長,肯定是走正路。這其中共有幾個重要的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選題材。我們深處西部大地,凝重的西部就是我們進行創(chuàng)作最重要的源泉,所以當時就想到了西北五省中的城固人張騫,張騫出使西域,觀照當時改革開放的現(xiàn)實。漢武帝劉徹在公元前138年前就派出了郎官張騫出使西域,當時的省長看了之后說張騫就是我國的第一個外交部長,第一個外貿(mào)部長,是我們城固人,是我們陜西人。我們作為陜西省的劇團,首先應該表現(xiàn)我們陜西省的故事和人物,就這樣選擇了張騫。第二個,定位。我本人有兩個重要的經(jīng)歷,一個我在中國音樂學院念書的時候,著名的歌劇作曲家馬可就是我的老師,這就決定了我的定位。第二位,剛?cè)ナ赖拈Z肅同志,跟我在中國京劇團共事,我們在一起相處了好幾年,跟這些人共事這就是我們的定位,陜西省的歌劇肯定要在全國拿第一,這就是我的定位。還有一個,搭班子。大家看到了米東風、安金玉,這兩位拿的獎太多了,他們的實力太棒了。當年在北京演出的時候,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的教授們都說陜西有這倆寶貝。這兩位是演員,他們的聲音和戲劇的演出都很棒,誰聽了誰看了能不感動?那再說我們的劇作家,就跟閆肅一樣,也是一位軍旅劇作家。導演也是當今中國戲劇界、戲劇舞臺上最著名的導演,還有選演員、體驗生活等等,每一步都要認真地去做。
每一步每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你都要認真地去做,認真地去做你肯定就成功了,謝謝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