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自建校起,老校長就十分重視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和建設,要求每周三下午全校教職工都要進行學習,這一舉措已經(jīng)堅持了十多年。
近期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不斷提高我校教師道德素養(yǎng)和教育教學能力,適應新時代教育發(fā)展的要求,在老校長的安排下,我校召開了一次師德師風建設專題學習會。
4月25日下午,專題學習會在文法樓215報告廳舉行。我校李彥亭總督學、王好學副院長、吳彥森副院長、張如羽副院長等學校領導和各二級學院(部)負責人及專職教師、輔導員、各相關行政部門教工等一同參加學習,大會由王好學副院長主持。
學習會上,我校賈海楠老師宣讀了《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wèi)體工會全國委員會關于印發(fā)<高等學校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通知>》,通知要求全面加強教師職業(yè)理想和職業(yè)道德建設,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提高高校師德水平。借此再次回顧了包括愛國守法、敬業(yè)愛生、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為人師表在內(nèi)的六條高等學校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
院辦宣傳部李芝寧老師結合當前輿論關注度較高的熱點事件,列舉了“沈陽事件”、武漢某大學研究生墜樓事件、西安某大學博士生溺亡事件等幾個典型案例,在會上進行了陳述匯報。
之后,大家一同認真學習了我校老校長早在多年前就對師生關系進行的相關論述。老校長在《大學與大學史》一書中明確提出,教師和學生在人格尊嚴和基本權利上是平等關系,所以教師應當尊重學生,但在知識修養(yǎng)、社會角色與責任義務上卻是不等關系,教師的知識修養(yǎng)方面應優(yōu)于學生,社會角色方面應長于學生,責任義務方面應重于學生,教師應當為人師表,與學生保持美的距離。教師要對學生充滿仁心愛意,但要分清“大愛遠愛”和“小愛近愛”,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負責,在師生關系上,不能形成有違師道尊重嚴以外的關系。老校長早就提出的以上主張,好像恰是針對目前我國高校一些師生關系的嚴重混亂而講。通過學習,讓廣大教師、輔導員老師等再次深刻認識到了處理師生關系的重要性。
隨后,李彥亭總督學講話,他說今天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學習會,既有國家的方針政策,了解了社會上的典型案例,又回顧了老校長劉董事長關于師德師風建設方面關于正確處理師生關系的論述。他就教師如何正確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給全體教師提出了建議,并希望廣大教職工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堅持“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去開展工作。
接著,我校教師代表母小琳老師、學生一處負責人杜翠芳老師、輔導員代表郭雅楠三位老師就如何正確處理師生關系結合他們的工作實際分別進行了發(fā)言。
發(fā)言中,她們表示將繼續(xù)堅持用老校長在《大學與大學史》中提到的老師與同學的角色關系等方法恰當?shù)靥幚砼c同學間的關系,分清“大愛遠愛”、“小愛近愛”,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積極引導同學們成人成才。
通過此次學習大會,我校將一如既往地把師德師風建設和實際工作緊密結合,繼續(xù)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人師表,立德樹人,在老校長劉董事長的帶領下繼續(xù)向更好更高的方向發(fā)展,為辦成人民滿意的大學夯實基礎。
本站記者 柳路

我校在文法樓215報告廳召開師德師風建設學習大會。

學習大會由王好學副院長主持。

我校李彥亭總督學、王好學副院長、吳彥森副院長、張如羽副院長等學校領導和各二級學院(部)負責人及專職教師、輔導員、各相關行政部門教工等一同參加學習大會。

我校賈海楠老師宣讀了《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wèi)體工會全國委員會關于印發(fā)<高等學校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通知>》。

院辦宣傳部李芝寧老師結合當前輿論關注度較高的熱點事件,列舉了“沈陽事件”、武漢某大學研究生墜樓事件、西安某大學博士生溺亡事件等幾個典型案例,在會上進行了陳述匯報。

李彥亭總督學在學習大會上講話。

我校教師代表母小玲老師就如何正確處理師生關系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進行發(fā)言。

學生一處負責人杜翠芳老師就如何正確處理師生關系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進行發(fā)言。

輔導員代表郭雅楠就如何正確處理師生關系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進行發(fā)言。

大會結束,全體起立觀看《教工之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