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最喜歡過年。因為過年,我能穿上新衣服;因為過年,我能吃到很多好吃的東西;因為過年,我能得到父母給的壓歲錢。因為過年,我能從村頭跑到村尾,給每家的爺爺奶奶、叔叔嬸嬸磕頭拜年,并得到他們給的水果糖······
在我們農村,當時光進入臘月,年味就漸漸地變濃,尤其是到了臘月的后期,忙年的氛圍達到了高潮。
每年臘月的二十五六,我們家開始殺年豬。這頭年豬從春三月一直養(yǎng)到臘月。父親請來殺豬師傅,再請幾個鄉(xiāng)鄰把年豬摁在一條板凳上,殺豬師傅拿出一把尖刀對準豬的脖子一刀刺下去,鮮血頓時從刀口處噴涌而出。黑豬整個身體顫抖了幾下就一動不動。
斷氣的豬被放到了一個大木桶里,用開水翻來覆去地燙幾遍后,殺豬師傅拿一把長方形的刮毛刀用力地刮豬毛。不一會兒,原來的黑豬變成了白白胖胖的白豬。
殺豬師傅拿出一把大砍刀從豬的肚子中間把豬分割成兩半,扒去豬的內臟,剩下的全是豬肉。殺豬師傅再用刀把豬肉分割成一塊一塊,母親把這些豬肉或用草繩扣起掛到屋梁上,或放進缸里用鹽腌臘肉。
殺完年豬,我們家就要蒸饅頭了。母親先把蒸饅頭用的豬肉洗凈烀爛,用菜刀切成很碎小的塊。再把蘿卜用刨子刨成細細的絲,青菜用菜刀切得細碎。最后,母親倒油入鍋,放入蔥、姜一炸,把豬肉和蘿卜或豬肉跟青菜倒入鍋內炒拌攪勻,包心就做好了。
做好包心就發(fā)面。母親先燒好一鍋熱水,父親脫下棉襖擼起袖子跪在一堆稻草上,面前擺放著一個大圓匾,旁邊擺著一盆備好的酵子。母親把白面從布口袋里倒出,用瓢舀熱水倒在面上,父親從酵子盆里舀一小碗酵子澆在面上,然后用雙手不停地攪面摶面。摶好的面團放到一個笆斗里,母親把笆斗搬到床上用被子蓋好,保持溫度讓面團發(fā)酵,這就是漲面(醒面)。第二天早上,父母起來揭開被子一看,三個笆斗里的面漲得滿滿的。面漲好了,準備蒸饅頭。
那時,我們家有一個專門蒸饅頭的木板方籠,除了籠蓋有五扇。一扇可以放七七四十九個饅頭。一籠就能蒸二百多個饅頭。蒸饅頭時,左鄰右舍都來幫忙,包饅頭的包饅頭,上籠的上籠。蒸一籠饅頭大概要五十分鐘的時間。一籠饅頭蒸好了,力氣大的男人兩手搬起一扇籠把饅頭掀倒在門前架好的門簾上,父母會請在場的每一個人吃饅頭。大家放下手里的活,一邊吃饅頭一邊夸贊我們家的饅頭好吃,父母聽了滿臉的喜悅。
饅頭全部蒸好后,母親把蒸好的饅頭給每個鄰居送去幾個,讓大家都嘗到我們家蒸的饅頭。當然,我們家送饅頭也不是白送,不過一兩天,鄰居都把他們家的蒸好的饅頭送來了,也讓我們嘗嘗他們家的饅頭味。
蒸完饅頭就到了臘月二十八九,也就是到除夕的前一天,我們家開始炸坨子(肉圓)。這跟蒸饅頭一樣,也是每年過年必需做的一件事。
母親挑出炸坨子用的豬肉,大約有二三十斤。母親先把豬肉洗得干干凈凈,再用菜刀把肉剁成肉糊,放到一個盆子里。
除了肉,炸坨子還要有雞蛋、坨粉等配料,鹽、味精、蔥、生姜等作料。母親把幾十個雞蛋打到一個大碗里,用筷子攪勻倒入到肉糊盆里。坨粉(蠶豆粉)用水稀釋后也倒入肉糊盆中。還有備好的蔥、生姜等作料用刀剁碎,也放到肉糊盆里。再在肉糊里放入適量的鹽和味精。最后,母親把這些放到一起的炸坨子原料一邊兌水一邊用手用力地抓捏攪和,直到把肉糊攪和成不稀不厚正好炸坨子的肉糊。
炸坨子時,母親往鍋里倒入半鍋的棉籽油,我們幫母親坐到鍋堂口燒火。當鍋里的油冒熱氣了,母親用調羹㧚一下肉糊,在另一只手的幫助下將肉糊摶成圓圓的形狀放進油鍋。頓時,鍋里油花四濺,發(fā)出“噼噼啪啪”的響聲,肉香味隨著空氣彌散開來。
聞到坨子的香味我就站到鍋旁邊看。母親知道我想吃坨子,她就㧚一調羹肉糊壓成餅的形狀放到鍋里,因為肉餅是薄的,很快就炸熟了。母親把肉餅用筷子搛起放到一個小碗里遞給我,我顧不上肉餅是滾熱的,馬上用嘴 咬起來。
吃過一個兩個肉餅,我還想吃,母親卻不給我再弄了。母親說,明天就是三十晚上了,等坨子都炸好了,保證讓你們吃個夠。
年三十的這一天中午,父母給我們做了一年中最豐盛的飯菜,坨子、紅燒肉、紅燒魚、紅燒豬大腸、炒雞蛋等農家能做的菜樣樣有。父母和我們兄弟姐妹圍坐一桌敞開胸懷盡情地吃。記得有一年,我一頓就吃了十幾個坨子。
吃過年三十的午飯,我們就幫父親貼對聯(lián)。那時,我們家的對聯(lián)都是父親用毛筆、墨汁和紅紙寫的。寫好對聯(lián),父親就開始貼對聯(lián)。我拿著幾副對聯(lián)跟在父親的身后,父親貼好一副,我就再遞給他一副。父親還時不時問我對聯(lián)貼得齊不齊?我就跑開幾步望一望對聯(lián),告訴父親哪邊高哪邊低。父親就把對聯(lián)挪一挪,直到對聯(lián)貼得齊齊整整。
年三十晚上是我最期盼的時刻。吃完晚飯,父親拿出幾張報紙鋪放在桌子上,從柜子里拿出水果糖、大糕、馃子、柿餅等食物,每一樣都抓得差不多放到報紙上。然后,父親從他的口袋里拿出幾張嶄新的二角錢紙票,每張報紙上放上一張。做完這些,父親把每一份報紙包裹起來,遞給站在旁邊看著的我們。母親還特地關照我們,今晚你們不要吃光啊,留作明天早上(大年初一)吃開口茶呢(說話前吃的)。我們遵照母親的話,即使很想吃,也是少吃一點,不能把第二天早上的開口茶吃光。
大年初一早上,放過鞭炮,吃過早飯,我們小孩就開始跑村子,挨家挨戶地去給村里的爺爺奶奶、叔叔嬸子們磕頭拜年。我們每到一家,這家的主人就給我們或抓一把瓜子或給一個水果糖,還有給我們一根香煙的。這樣,從村頭到村尾一圈跑下來,我們口袋里也就有了不少的水果糖、花生、葵花籽和香煙。香煙送給父親吃,其他的我們留著慢慢吃。
跑完村磕過頭,過年中最熱鬧的氛圍就算過去了。過了大年初一,親戚朋友哪家辦喜事的,我跟著父母走親訪友討些紅包喜糖。一直到正月十五,親戚朋友各家的喜事辦得差不多了,大家的走動就漸漸地減少,這個年也就過完了。
轉眼幾十年過去了,我已從童年走到了中年,父親和母親也離開了我們,真的讓人感嘆歲月不饒人啊。再看看現(xiàn)在人們過年跟我兒時相比,那個變化可真大啊。
現(xiàn)在農家過年大多數(shù)人家不殺年豬了,因為豬肉一點不緊張,城鄉(xiāng)市場上豬肉太多,不管在哪一天,也不管是誰,想買多少豬肉就能買到多少豬肉。普通農家也不養(yǎng)豬了,養(yǎng)豬都是養(yǎng)豬專業(yè)大戶幾百幾千幾萬頭的養(yǎng)。
蒸饅頭也不只是過年才蒸一次饅頭,平時想蒸饅頭就蒸饅頭,想蒸幾次就蒸幾次。饅頭也不用省著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過年時,我們家和很多人家一樣,一進入臘月就開始蒸饅頭,饅頭蒸的多可以放進冰箱冰柜儲存慢慢吃,一次蒸饅頭能吃幾個月。
炸坨子也不是一年只炸一次了,平時什么時候想吃坨子就炸坨子。過年時,我們家早早地就把坨子炸好,放進冰箱里慢慢吃,也能吃很長的時間。
年三十的下午依舊要貼對聯(lián),但現(xiàn)在我們家跟大多數(shù)人家一樣不寫對聯(lián)而是買現(xiàn)成的對聯(lián),F(xiàn)在集市上的對聯(lián)多得很,離春節(jié)還有一段日子,商家們就把對聯(lián)擺到商店柜面和街頭的地攤上銷售。對聯(lián)都是機器印刷,紅底印襯著燙金的字體很好看。
年三十晚上,父母也一樣給孩子壓歲錢,但壓歲錢已不是幾毛幾毛地給,而是幾百幾百甚至更多的給。不僅父母給孩子壓歲錢,爺爺奶奶、伯伯嬸嬸、姑姑、舅舅都會給孩子壓歲錢。家家戶戶每一個人都有錢了。
現(xiàn)在的小孩不喜歡挨家挨戶跑村了,大年初一坐在家里隨心所欲地看好看的電視節(jié)目,玩好玩的電腦游戲。農村跟城市一樣家家戶戶通上了數(shù)字電視和電腦網(wǎng)絡。
反正,現(xiàn)在過年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物質生活豐厚寬裕,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每一家庭每一個人天天都在過年,天天都開開心心幸福快樂地生活。
年味的變遷,不正說明了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富強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