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國路,坐落著張學良將軍公館和西安事變紀念館。 我曾在一墻之隔的建國路83號陜西省作協(xié)大院無數(shù)次穿梭往復,兼職編輯某文學期刊,每次打門前路過,總有一種敬畏縈繞心頭,卻不曾踏入公館半步。辛丑年歲首,帶著崇敬的心情,跨進這所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宅院,瞻仰凝聚著中華民族力量的照片與實物。 一張張泛黃的照片,一幅幅剪紙藝術品,還有栩栩如生的蠟像,保存完好的戎裝與軍刀,立體展現(xiàn)張學良將軍威武形象,記述那個震驚中外的歷史事件——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12日,時任西北“剿匪”副司令、東北軍領袖張學良,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總指揮、西北軍領袖楊虎城,在張學良將軍向時在西安“剿共”督戰(zhàn)的蔣介石“苦諫”無果情況下,與楊虎城將軍出于一腔愛國熱情和對蔣介石倒行逆施的激憤,拋棄個人身后安慰,毅然采取軍事行動,發(fā)動“兵諫”,于華清池扣留蔣介石,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組政府、出兵抗日”。中國共產(chǎn)黨確定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方針,并應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邀請,由周恩來、葉劍英等赴西安談判。最終蔣介石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張。 1935年華北事變后,中華民族的存亡面臨新的嚴重危機,在中國共產(chǎn)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感召下,全國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蔣介石繼續(xù)實行的“攘外必先安內(nèi)”堅持“圍剿”紅軍的反動政策,令國人憤慨。如果沒有后來的西安事變,不形成國共第二次合作,中華民族的命運將面臨怎樣的災難,不得而知,因為歷史沒有假設。唯有銘記曾經(jīng)為民族事業(yè)作出貢獻的一代代前輩,才是這個民族后人的本分,才不致遺忘當下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來的。 游手好閑者扮靚“油菜花節(jié)”,大呼小叫著竟然也能情滿“桃花谷”,就連故鄉(xiāng)老屋門前山頂一垛子將傾的石頭寨墻,也招引來三省八縣攜妻帶子觀光者的身影。在我看來,油菜花開乃時令所致,桃花谷里那座水泥造橋牛郎織女并未在此有過相會,家門前黃龍寨無根無葉傳奇故事只不過是好事者的善意杜撰罷了。 倘若人們拿出一丁點兒游山玩水的瀟灑踏訪革命遺址,離這里不遠處的前坡嶺戰(zhàn)斗、庾家河戰(zhàn)斗處也許不會如此冷清,還有張學良將軍公館、西安事變紀念館,這些沒有畫框的風景,遠比人造的風景悠遠,深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