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永遠在繼續(xù),只不過有人與生活同行,在享受中與時光蒼老。但在1965年的光景里,大多數(shù)的人托兒拽女地推著生活緩慢前行,苦才是那個時代的主旋律。 在計劃生育之前,陜西農(nóng)村盛傳這樣一句話,“生孩子是最便宜的投資”,這句話之所以被盛傳,是因為孩子多勞力就多,工分掙得就多;或是因為孩子多,成才的可能性就大,都期待能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美夢落在自己的頭上。但在期待成才的時日里,大家是最難熬的。 劉虎賢就是在苦里熬著,卻不曾放棄的人。劉虎賢總共有7個孩子,三男四女。最小的是個兒子,才四歲,名叫“球蛋”。剩下兩個兒子在學(xué)堂里,大的11歲,小的7歲。四個女兒,大的17歲,叫劉芳蓮,在前面跟著父親割麥子,幫著家里掙著工分,但早已許了人家,明年就成了別人家的人了。后面的三個女兒一直在田里撿散落的麥穗,拔田里的麥根。三個小女兒在烈日下曬著,只敢喝水,不敢嘟囔著要回家。 終于,上午休工的時間到了,劉虎賢帶著四個女兒回家了,兩個兒子在學(xué)堂里不回家吃飯,小兒子球蛋在他爺懷里睡得正香,劉虎賢老婆徐淑花做了白水煮面,但看著清湯寡水的,就往鍋里扔了紅薯葉當(dāng)作青菜,沒想到把面湯熬成了黑水,嚇得不敢跟自己的掌柜說,劉虎賢見狀也沒作聲,放了鹽醋和沒油的干辣椒就吃了起來。因為下午全村的男人要去麥場里碾麥子,去早一點就能搶上工分高一點的活,吃罷飯,劉虎賢把嘴一擦就走了。婦女們下午要去土壕里拉土給牛羊墊圈,家里就剩下四個女兒和睡覺的爺孫,劉芳蓮坐在院子里給未婚夫用就舊毛線打著毛衣,還要操心給自己的弟弟沖面糊,給爺爺做糖水泡饃。三個女兒坐在門檻上翻著交交。 到了下午六點,劉芳蓮早已做好了晚飯,飯很簡單,辣子水拌的蒜苗,蒸的黑面饃,用水和面散得面水。這時母親忙完也從外邊回來了。七點左右,父親被眾人抬了回來,原來是劉虎賢去得早,搶上了拽牛拉碌碡的活,這活工分高,但是很危險,牛在高溫下特容易發(fā)驚,劉虎賢這次就是牛發(fā)驚,碌碡砸了腳。劉芳蓮哪里見過這樣的陣仗,嚇得躲到屋外去哭。徐淑花把枕頭墊好,讓丈夫躺好睡平,抹著眼淚去隔壁給他借紅花油。劉虎賢緊閉雙眼,默不作聲。他爹嘆著氣,只有球蛋不知道咋回事,跪坐在父親身旁,摸著胡子。 劉芳蓮擦干眼淚,舀好飯,拾好饃,擺好炕桌。讓三個妹妹在門口等兩個弟弟放學(xué)回來,劉芳蓮把飯菜放到偏房,自己帶著弟弟妹妹,不敢去正房炕桌上吃飯,怕大人見著心煩。只有球蛋坐在爺爺懷里,一個勁的用饃蘸著菜水吃,眼看菜水就要被蘸干了,劉虎賢無心吃飯,呆呆地望著。徐淑花心疼丈夫,菜水被娃子吃光,劉虎賢的這碗飯會更難以下咽,就用筷子在球蛋手背上敲了一下,瞪著眼睛制止了孩子,球蛋頓時哭了起來。劉虎賢看著哭鬧的孩子,微帶哭腔地說:“日子咋就過成了這般光景,讓自己兒子連菜水都吃不飽,現(xiàn)在腳又傷了,明天以后吃什么。”說完就把炕桌掀翻在地,劉虎賢雙手顫抖,青筋暴起。球蛋沒見過這樣的父親,嚇得臉色發(fā)青,哭不出聲來了……爺爺見兒子把小孫嚇得愣神,一手護著孫子,一手拿著銅煙鍋去打劉虎賢。 晚飯就在一地零碎中結(jié)束了,但苦日子一直還在繼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