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姑和老娘家,就在我們村西邊的南張井村。站在西嶺的山頭上,一眼就能看到老娘家: 山下的無名河,零星稀落,溝寬谷深,時斷時流,時隱時現(xiàn); 眼前的南張井,石屋錯落,炊煙裊繞,欲走還留,欲靜還鬧; 旁邊的大山上,草碧樹茂,風輕影搖,且歌且舞,且思且說; 彎曲的道路中,車罕馬稀,音微聲弱,若有若無,若離若即。 老娘家在南張井村的最高處,那高大威嚴的四合院,清晰在望。這位置,這氣派,充分顯示出地主家建房的地位和心思:居高臨下,一覽無余;能進能退,防守兼?zhèn)。村里有一點風吹草動,早已盡在掌握中。 那種地主家獨享的高高在上、藐視一切的心理,霸氣洋溢; 那種老財家特有的防范戒備、監(jiān)控操縱的態(tài)勢,不言自明。 站在老娘家門外的走廊上,向四周望去,村莊地貌盡收眼底。 炊煙升起的村莊,樹木郁蔥的青山,辛勤忙碌的村民,游覽觀光的游客,構(gòu)成了一派天然雕飾的美景,繪就了一幅和諧自在的錦繡。 曾經(jīng)的荒山禿嶺,變成如今的碧樹成蔭; 以往的石街舊廟,變成眼前的奇寶華品; 過去的窮鄉(xiāng)僻壤,變成現(xiàn)在的旅游勝地; 昔日的殘屋破路,變成當下的民宿景觀。 我小時候,去過最多的村莊,便是南張井。一是母親常帶著我去串親戚,二是每年必不可少的過年節(jié)目,是去看社火。 每年正月十五的時候,南張井要放焰火。那個時候,娛樂活動少,看焰火,對我們來說,那是相當?shù)芈≈睾拖矐c,絕不能錯過。 南張井的老虎火,現(xiàn)在是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家鄉(xiāng)著名的旅游景點。老虎火的起源,祖祖輩輩就這么流傳著,也考究不出是從什么年代開始的。 過年看焰火表演,是附近十里八鄉(xiāng)人們的必備節(jié)目,我家自然也不例外。只不過,我家享有更加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們會提早一天來到親戚家住下,不是到老娘家吃,就是去老姑家玩。那幾天,是我一年中最為開心的日子之一。跑啊跑,笑啊笑,吃個沒完,玩?zhèn)沒夠。 老虎火的表演場地,在離老姑家不遠的學校操場上。元宵節(jié)的晚上,人們早早吃完晚飯,搬上凳子去現(xiàn)場占地。本來以為很早了,卻不想四周早已是黑壓壓的一片。人們在說笑著、期待著。 北山的寒風,吹刮到南山,又回傳過來,讓身體感到瑟瑟的刺骨,疼痛并擁擠著。 東嶺的說笑,撞擊到西坡,又彈射回來,讓耳朵發(fā)出嗡嗡的回聲,難受并期待著。 焰火開始表演后,只見場下人們熟練地揮舞著各式各樣的老虎形狀的花炮車,這就是南張井最負盛名的老虎火,每個人都是上身赤裸,一邊喊叫,一邊奔跑。 高高的旗桿,掛滿各種的花炮,點燃火捻后,火星依次從下向上延伸,在高空中盡情地綻放噴發(fā)。火花不時落在觀眾群中,引起男女老少此起彼伏的驚呼。雖然人擠著人,沒有一點活動的空間,人們還是作勢要躲閃,一邊恐慌地喊著,一邊慶幸地笑著。 長長的火龍,布置各樣的爆竹,人們跑跳著,龍身在幾十人的舞動下,在人群中恣意地張牙舞爪。火龍擦著操場邊緣轉(zhuǎn)圈,嚇得周圍人群不時凌亂騷動。盡管有些危險,人們還是喜歡近距離,直接感受刺激和沾染氣氛,一面歡喜地觀看,一面小心地躲閃。 因為我們是南張井的親戚,所以享有特殊的待遇。我們爬到親戚的房頂上看焰火,只需要記著高興蹦跳時,別掉到房下就行。 記著有一年,旗桿上的爆竹設(shè)置得不好,整個旗桿上的花炮同時燃燒爆炸起來,驚天動地,火光沖天。我能感覺到房子在顫抖,人群不停地驚慌嘶喊。 燃爆聲、驚呼聲、尖喊聲,聲聲震耳; 火焰光、花炮光、恐懼光,光光刺心。 看完驚心動魄、華美絢爛的焰火,我的心一直在砰砰地劇烈跳動著。一方面感覺深受刺激,一方面又覺得結(jié)束得太早。 到南張井,必須經(jīng)過老姑家。老姑家經(jīng)濟條件好,老姑老姑夫待人特別親。老姑夫是工人,那個時候,一個家庭如果有一個工人,那就是幸福的象征、富裕的保證。所以,我們常常被留在老姑家吃飯,炒菜數(shù)量又多又豐盛,主食不是大米就是白面饅頭。要知道,那可是我們過年才能吃上的美食。因此,我們好多次都是在老姑家吃完飯,再去老娘家。 老娘家被斗地主分財產(chǎn)以后,家道直線墜落。只剩下老娘帶著舅舅他們一家人過日子。老娘從小就是一個受苦人,跟著姥爺沒有享過一天的福,起早貪黑,吃糠咽菜,受著小媳婦的氣,干著牛馬的活,生活都比不上村里一個普通的百姓。 這世界,就是這樣,總有晴天撥日出,總會改地換新顏。解放后,地主被打倒,人民翻身當家做了主人。老娘雖然名義上在地主家,實際上,她也是地主階級的壓迫者和犧牲品。 老娘為人極為和善、待人十分真誠。看到要飯的,本來自己還沒有吃飽,卻把自己的口糧,拿出來接濟別人。老百姓看在眼里,記在心中,分房分地的時候,把現(xiàn)在的這座四合院,留給了老娘,并沒有掃地出門。耕地雖然偏遠一點,但也總算是能養(yǎng)家糊口。厚道的中國百姓,良心的村民鄰居啊! 我們總是在老姑家吃飯,幾次以后,妗子就不干了。有時候給父母告狀,有時干脆當面抱怨我們嫌舅舅家窮,說我們總是在老姑家吃完飯,才來老娘家看看,留不住飯。父母也說過我們幾次,后來,就采取折中的辦法,老姑家吃一次,老娘家吃一次。 老娘家的飯,比不上老姑家飯菜的質(zhì)量和數(shù)量。但是,老娘家的紅薯面條或者抿須,加上酸菜粉條鹵湯,卻是我的最愛,百吃不厭,千回不煩。 紅薯面條,是由紅薯面和白面二合一構(gòu)成的,切出的面條,黑白色相間,粗細糧摻雜,帶有甜味,又很筋道。加上自己腌制的酸菜,粉坊制作的紅薯粉條,那味道,美極了!抿須,一般是豆面摻玉米面,比較短,配上酸菜粉條,也可算是老家一道必吃的風味美食。 長大后,也曾反思,之所以喜歡去老姑家,一方面是因為老姑家條件好,好吃的多,再有就是老姑待人熱情真誠,讓人如沐春風。老娘家的生活,和解放前掉了個個。生活清貧,日子緊巴,能吃飽肚子,就算不錯。怪不得妗子常說我們,外甥子是狗,吃完飯就走。雖然難聽,在某種程度上,卻也是真實情況的反映。 當然,老娘家也是很親的。老娘永遠是柔和的,慈愛的,從來不曾對我們說過一句重話,總是寵著我們,慣著我們,一生都是這樣。 舅舅永遠是超脫的,大事不管,小事也不管;地里活不干,家里活也不干,只管唱戲敲鼓。舅舅是我們縣遠近聞名的鼓手,敲得極好,這是他的生命。只要天塌下來還沒有砸到他的頭上,只要油瓶子倒了還沒有淹到他的鼻子,他就只管敲鼓,哪怕是農(nóng)忙,哪怕是家里揭不開鍋,他也不管。 妗子既是老娘家的童養(yǎng)媳,又是我們本家一個伯伯家的妹妹,是我的姑姑,我們有著極近的血緣關(guān)系。因此生活中就形成一個奇特的局面:舅舅到我家,真是串親戚,謹言慎行,客客氣氣,不讓不坐,不請不吃;妗子到我家,像是回到自己家,該吃就吃,該干就干,該說就說,該管就管。一副主人的架勢,從不客氣,從不見外。 老娘是小腳,干不了重體力活;舅舅雖然沒有享過地主公子的福,卻養(yǎng)成嬌生慣養(yǎng)的毛病,什么活都不干;解放后,家庭的重擔,一下子壓在妗子這個十二三歲的小女孩身上。耕種搬運,擔挑肩扛,小小的妗子肩負起全家生活的重任。那個時候,有一雙手伸出來幫助,都是無比的珍貴;有一句話站出來聲援,都是莫大的支持。 性格不強勢,就會招來欺負;意志不堅強,就會惹來唾沫。就這樣,生活把妗子變成了女漢子,壓力把妗子逼成了女強人。 我對妗子從小承擔全家重任的認識,也有一個過程。歲數(shù)越大,越同情妗子;閱歷越多,越理解妗子。裝逼的人們,有什么理由去苛責孤立無助的家庭;虛偽的親戚,有什么資格去評判孤兒寡母的處境。 在妗子的嘴里,我小時候的形象是很慘的。妗子見到我的面,總是說:唉呀,你小時候,一到老娘家,就抱著你媽的腿,哭喊著說,咱走吧,咱走吧,真煩人。見一面,說一次,從無遺漏,從無例外。直到她病重彌留之際,我和愛人小米到南張井專程去看她,最后一面也不曾遺漏。 長大后,我之所以不吃肉,據(jù)說是因為小時候,老娘家有一次拿來羊肉,我吃完以后,讓寒風給頂著了,從此便不再吃肉。妗子為了讓我吃肉,把肉餡說成素餡,把肉說成油條。因此形成后來的搞笑現(xiàn)象:我不吃肉,卻極愛吃肉餃子,這就是妗子的功勞啊。 寫著寫著,不知何時,我的眼淚已經(jīng)不知不覺地掉落下來,眼前是一片的模糊。 想著想著,不知何故,我的心臟開始忽高忽低地顫抖起來,心里是一陣的刺痛。 慈祥可親的老姑,熱情仗義的老姑夫,慈愛善良的老娘,潑辣能干的妗子,還有那天塌也不管、惟一好唱戲的舅舅如今都已不在人世了。但她們的音容笑貌,卻鮮活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永久銘刻在我的心里。 不知道修了多少世,我們才有緣,修成血脈相連的親戚; 不知道度過多少劫,我們才有幸,結(jié)成密切走動的關(guān)系。 以往的一幕幕,都變成親情的回憶; 曾經(jīng)的一件件,都刻成永恒的經(jīng)歷。 為什么那時候日子貧苦,親戚之間卻不離不棄,不嫌不怨,守望相助,真情相待? 為什么小時候交通偏僻,徒步翻山卻有說有笑,有親有情,不計貧富,傾囊招待? 曾幾何時: 經(jīng)濟發(fā)展了,親情卻不見了。金錢已經(jīng)代替親戚,成為人們最愛的標的。 生活富裕了,良心卻丟掉了。社會赤裸追求私利,血緣已經(jīng)是一錢不值。 我們自古就崇尚人類大同,我們也曾跟著人民領(lǐng)袖,熱火朝天奔向共產(chǎn)主義。如今,我們要致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想,其中,有一條是應(yīng)有之義: 親人、親情、親戚,都要回歸人類的本初; 真心、真愛、真情,也要重回我們的身上。 這才是生活的原始初心,這才是血緣的本真面目。 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qū)幸福城B區(qū)8號樓2單元 聯(lián)系電話:13513218617 微信號:y1351321861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