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溜身穿綠白黑相間校服的孩童,一人一句地唱著:我是你們藤上結(jié)出的瓜/也是你們懷里抱大的娃/含辛茹苦把兒女拉扯大/有苦全咽下有淚偷偷擦/一雙老繭手滿頭的白發(fā)/風風雨雨撐起幸福的家……一輩子總操心究竟圖個啥/就算天大就算地大/也比不上你們的恩情大……省吃儉用嘗盡了酸甜苦辣…… 我聽到第三句的時候,眼淚奪眶而出,撲簌簌滾落。不知源于豁牙巴齒一臉童稚的真誠面容,還是濃重鄉(xiāng)音透出的質(zhì)樸無華,抑或飽含深情的歌詞悠揚蕩氣回腸的曲調(diào)婉轉(zhuǎn),讓我此刻再難抑制住情緒,任由淚水肆虐在臉龐流淌,釋放內(nèi)心深處的壓抑。這興許是人們常說的詩歌是悲情的藝術(shù)音樂體現(xiàn)著悲情之美的緣故吧。 到了易于懷舊的年齡,一觸碰某些畫面或場景,哪怕一句在別人看來無關(guān)緊要的話語,都會勾起我的遐想,特別關(guān)乎父母的話題,總讓人心境掀起波瀾,再難平復。 我曾自詡是個孝子,可經(jīng)歷的過往,有太多的瑣碎令我暗自神傷,豈是撰寫的那幾篇諸如《有一種愛不能等待》《也說父親節(jié)》文字所能涵蓋得了的,也難怪往事不愿回味,是不想觸碰那話題。 現(xiàn)如今不知哪兒來的恁多節(jié)日,就拿正流行著的父親節(jié)來說吧,在我的觀念里,乃是舶來品,沒啥稀罕,據(jù)說源于美國,那就更讓人覺著凄惶,一個喜歡指手畫腳、建國不過兩百余年歷史的國度里,咋都掂不出作為父親應(yīng)擔負起的責任!有說國人有自己的父親節(jié),起源可上溯到民國時期,咱可沒閑心情翻閱史料去稽考這無關(guān)痛癢的節(jié)日,把那些個有著濃郁華夏民族歷史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過隆重,也算不失龍之傳人的本分…… 辦公室對面墻壁,是單位開辟的廉政文化墻,《趁父母親大人還健在時我們應(yīng)做的88件事》一欄,最令我慚愧,比照下來,二老健在之時,我做到了幾件呢。如今,每當看到別人偎在父母身畔享受做子女的快樂,我只能在后山梁森森柏樹下面對一抷黃土自說自話,耳畔回響起不厭其煩的嘮叨,浮現(xiàn)布滿老繭雙手的不停勞作,還有微風吹拂的滿頭白發(fā),只有父母對子女才做得到的樁樁件件歷歷在目。記不清那年我?guī)讱q,膝蓋一個膿瘡讓我不能行走,父親專程從單位趕回家,從山上挖回來帶刺寬葉片子合著大蒜瓣搗碎成泥,用一塊布包著敷衍在膿瘡上,隔著布吸膿包里的膿,疼痛讓我拼命喊娘,罵人的臟話全使出來,手攥成拳頭在父親頭上豁出命地捶打,任我怎樣鬧騰,父親不曾停歇,當取下敷衍的布和藥泥,一個亮晃晃的膿瘡了無蹤影,愣是被父親吸干消掉,父親是歇手了,我嘴里的謾罵還沒停下來…… 讀過一則真實故事,一個學生經(jīng)常翻院墻到附近的網(wǎng)吧上網(wǎng)。一天晚上又去翻越院墻,正當他騎在墻頭準備跳下的時候,卻縮回了雙腳,拔腿就跑,折回宿舍用被子捂著頭。從那天起,他發(fā)奮讀書,補齊所有掛科,以優(yōu)異成績大學畢業(yè),同學們都以為那一晚他撞見了鬼。他說,正當要跳下院墻的時候,一個熟悉的身影兒靠在墻根,定眼細看,是父親坐在那里,從千里之外大山深處趕來給他送生活費,舍不得花錢住旅館,在院墻角坐了一夜。 都說世上最蠢的事是給人講道理,自己覺悟了,哪還稀罕人家的苦口婆心。當我身為父親,才感受到從前在父母跟前行得那丁點兒孝道,比起父母對我的恩情,不及萬一,那叫個不值一提。 我在《有一種愛不能等待》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知不道算不算得在傻傻地給人講道理,原文是這樣的,“當父母還健在的時候,牙齒還咬得動的時候,腿腳還靈便的時候,耳朵還聽得見的時候,讓他(她)吃好喝好,陪他們轉(zhuǎn)轉(zhuǎn),讓他們活得有滋有味。這樣,晚輩就會少一些遺憾多一份寬慰……” 不經(jīng)意間,孩童們演唱的畫面又在眼前浮現(xiàn),熟悉的旋律在耳畔響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