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詩歌沒有月份,寫完一首雪花就悄然漫過了,而清代舉人王象賢隱居張載祠寫下的詩“云樹森森,默想閑居氣象;水田漠漠,堪追往日經(jīng)綸”,仍在。
康熙皇帝留下的“學達性天”的御匾,仍在。在橫渠書院。在同一片陽光下的事物蜂擁而至中,令沿途的樹枝一次次搖曳。豪情也壯志。
二
在橫渠書院,我彳亍在千年的古柏之中。
讀“四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我知道了:天地萬物都是統(tǒng)一于“氣”的,氣有聚散而無生滅,氣聚則有形可見的,氣散則無形可見,氣聚就能看到萬物,氣散就會恢復到宇宙中去。
三
松柏千年,思想千年,古老的北風,在風雨中滄桑。
在晨鐘暮鼓,在歲月厚重的底蘊里,把現(xiàn)代融進《東銘》和《西銘》。
此刻,我就坐在渭河邊,思緒溯流而上,我不知道1000年前,遙遠的想象此時會抵達渭河的哪一個斷面。
但我知道,這寧靜的河水,絕對有一些來自橫渠書院的流淌。
我讀著《東銘》:“不知戒其出汝者。歸咎其不出汝者。長傲且遂非,不知孰甚焉。”
我也讀著《西銘》:“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四
風輕輕地從頭頂飛過,遠古的聲息從關學中吟詠,書聲瑯瑯的誦讀,讓我也站成樹的形象鞠躬。
風從不斤斤計較,也不會輕易說出形容詞或者感嘆詞。
沒有誰親自看見過一場暴雨叫醒泥土之下的孤獨,這些雨常常下在深夜里,下在不為人知的暗處。
我不想用回憶融化泥土,只想站在祠院站立的一棵棵樹上,高高地看云,向上攀爬,看一樹樹的繁花。人往高處走,走過風塵,走過蒼白,走過萬物的聲響,時間就這樣被時間模仿著。一滴水,一粒沙,一塊石頭。一株樹,一捧泥,一片風景。相逢或者告別,相信都會從這些詞中萌生動詞,萌生情意。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環(huán)境。
五
那些伸手可摘的云朵、那些極目可望的山峰、那些清新的空氣,還有那些云煙深處一代又一代的傳說,都沒能走出,年復一年的都成了這里的一個文學的符號。
兩被召晉,三歷外仕,著書立說,終身清貧,始終堅持不懈,矢志不移,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用自己的行動、人格和思想作則,推陳出新,為后代人起到了楷模作用。
一輩子一輩子的都在這里,成了這里的人,成了在這里的陽光和雨水,是魂牽夢繞的家園。
六
河流,無論生來是奔騰,或者婉約,都會匯流成江。
太白山下,匯集山麓多情的溪水,攔溪筑壩,讓山與溪和諧共融,讓平地生出一片風景,誕生了一個思想。
在渭河流域,河水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鏡里,碑文蕩漾,一座座碑石林立,拜謁、敬仰、厚重。
一個名號,一塊匾牌,發(fā)出絢爛的光芒,都熠熠生輝。
“六有”啟示,是做人所需。
“四為”精神,是飲水思源。
精湛的學術是厚德載物,為人就應該至臻至善。
七
漫步在寧靜的時光里,遠山近水,空氣如洗,往事不請自來,那些驚心動魄的記憶,悲傷和憂郁早已成為幻影,都印著昨日的足跡,笑聲和嘆息都在路上。
那么多的人,從這里出發(fā),離開故鄉(xiāng),或遠或近,始終抱著大道至簡,大言希聲,至純至善的詞語:
用虔誠的心,祈禱、祝福、懷念。
用恭敬的心,仰松柏,祭圣賢,敬張載。
只有懷揣一顆敬畏的心靈表達對他的敬意,一個真實的自我才能在自我中,帶著新的夢想,再來一次美麗的出發(fā)。
八
當靈魂經(jīng)過歷史的明鑒,沉淀下來的就是生命的至真至純和至善至美了。
而你,像太白山 的一位老者,靜默,睿智,在犬牙交錯的山體里,記錄著所有遠去的故事。
在這里,讓我再一次領略了什么是遼闊。領略了他的“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這個地方,偉大的思想情懷,都是民族的魂魄,都是我們世世代代的精神家園,都是厚重、肅穆、莊嚴,彰顯儒者的器識與宏愿,都透著文化的魂,也將源遠流長,千古不朽。
九
古老的土地,應該承載古老的文化;古老的文化,當然承載著古老的歷史。
言有教,動有法,晝有為,宵有得,息有養(yǎng),瞬有存,都是民族的魂魄,都是我們世世代代的精神家園,必將源遠流長,千古不朽。
張載提倡的“關學”理念,“民胞物與”“尊禮貴德”“篤實尚行”“敦本善俗”等偉大的思想情懷,愈來愈彰顯出中國文化的價值取向和追求……
地址:陜西省寶雞市太白縣城夏都花苑二期徐斌會
電話:13891779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