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是我對位于家鄉(xiāng)陜西涇陽的西邊張家山的昵稱。一是覺得離住處僅十多里之遙,叫起來順口親切,打小心里就父親般的敬畏,母親般的依戀。自小喝著山中流淌出的涇水,吃著澆灌農(nóng)田長出的玉米麥子長大。二是對張家山稱為某家某姓在潛意識里抵觸,那是公共資源,為何某家私有?這種想法當(dāng)然滑稽、可笑,也知道有悖于自然歷史形成,可到底叫出還是覺得別扭。為此曾查資料,更覺得還是有點道理。張家山本是九嵕山和北仲山相交處,以形象命名,古今人稱之為西鳳山、筆架山、硯臺山。但約定俗成,不知從哪個年代相傳,張姓人氏開辟居住并繁衍生息,人多了,勢大了,名遠了,久而久之,張家山便被固定叫下來。 這座山有名得益于有一條河從中流出,更得益于有依托河水修筑的一條古渠,乃是世界最早渠系,灌溉樞紐形成端倪雛形之一。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七雄爭霸,齊國為了削弱秦國力,而施“疲秦之計”,派水工鄭國反間,適得其反卻富庶了秦腹地,使秦國力強大,成就了稱雄立霸之先決,繼而漢之白公渠、宋之豐利渠、元之王御史渠、明之廣惠渠、民國之涇惠渠,完備之水系灌溉,關(guān)中無不受益,逃之旱虐,受益滋潤。 人們?yōu)榱思o(jì)念施益者,或以其名命名,或修墓刻碑以示感恩,表彰功德,垂其后世,流芳千秋。當(dāng)?shù)匕傩、政府最著名的紀(jì)念要數(shù)鄭國和李儀祉了。中國百姓崇拜敬仰英雄,懷想知恩以報是有傳統(tǒng)的。以此激發(fā)著眾多仁人志士為百姓利益舍生取義、鞠躬盡瘁、奮斗不止。這種傳統(tǒng)美德孕育著英雄先賢層出不窮,把人民疾苦、百姓幸福掛在心上。同樣,人民心甘情愿跟著他們拼生死、流血汗、去奮斗、去拼搏,改變生存條件。這山這水就熔鑄著前赴后繼,激勵著繼往開來。 自小慕名美景,常去那兒游玩,卻無暇無法探究奧秘,細數(shù)古今;子杏啵瑤讉老頑童老玩伴相約乘車漫步?jīng)芩L、家山高、上古遠,取今近的短旅。 沿涇惠渠南側(cè)的公路出發(fā),未曾坐穩(wěn),看到清碧泛綠的渠水,就有人感慨:“涇惠渠、鄭國渠、太白、中干幾支渠,把人都弄糊涂了,到底叫啥渠嗎?”“起名有啥說法?”望著石砌水泥混凝的斜面渠岸和網(wǎng)狀防護欄,“這渠更名多次了,以我親歷的就有幾個名字呢!年少時,稱為‘白渠’,還因身處塬畔,見識少,常常渠水漫在兩土渠岸沿,從視角沖擊看村前混濁兇猛的黃泥沙水,就叫‘大白渠’。有時候清澈見底,碧綠如翡翠,我們也叫‘一道渠’或‘頭渠’,年長者稱之為 ‘首渠’。官文中都稱為‘涇惠渠’”。“哪有頭道,就有幾道吧?”有人有點縫隙就發(fā)問。“上世紀(jì)七十年代前,離橋底街道2里處有條深三四丈、寬約50米的一條渠,村民們叫‘二道渠’,有叫‘南干渠’,最多的人叫‘中干渠’。6里遠處還有一條叫‘三道渠’,多數(shù)人稱為‘八支渠’。在涇河北岸5.6里處,街道西南4里處,還有一個發(fā)電廠,廠的上右方是沿地面流水的渠。廠的東下處是巨大的跌水90度斜坡。據(jù)說是為發(fā)電而修。在王橋寺背后村前有一個閘門,把渠水分成幾股而成為多道渠。久而久之,這個閘便成了涇陽縣地標(biāo)式的村莊名和地名,當(dāng)?shù)厝朔Q為‘分水閘’。后來,上世紀(jì)七十年代末全面填平。不瞞諸位”,我用拇指向內(nèi)指著,“鄙人曾帶幾百人參加平整填埋其中一段哩。不過在那兒我被青春撞了腰,那時一平二調(diào),勞力和整后分配土地,一味聽上級的,幾個老隊長指責(zé)我娃娃書記瓜著哩,給咱大隊分的太少了,連一點給本村爭土地的意思都沒有,而退敗下陣來。” 語音剛落,有人喊:“李儀祉陵園到了!”這地方老熟了,學(xué)生時代幾乎每年清明節(jié),都要組織掃墓祭奠,咋去咋回,獻花圈啥情景已忘記,但老校長的講話“只要為百姓做過有益事的,大家都要記住,永遠記著他”卻時常敲擊著心靈。蒼老的聲音,依稀久久響在耳畔。車未停穩(wěn),王橋接陪的老同學(xué)喊:“下來參觀博物館!” 巨大的人物雕像凸現(xiàn)在眼前,巨大顯眼遮掩了造型奇特的門牌,大家眼光全集中射向先生。那筆挺的身段,顯示著文人志士的風(fēng)骨;那傳統(tǒng)的中國大褂衣角被微風(fēng)吹皺起,微昂著的頭,眸望遠方,更蘊涵了先生的大氣、深謀。或許也潛含著先生守望關(guān)中,涇惠渠造福一方的欣慰和幸福。 我們輕緩移步,不知是怕驚動先生的思考,還是怕破壞了館內(nèi)的肅穆嚴(yán)整,漫散地看著館內(nèi)的一切。 沿著水文化大道、文化廣場、主展館、水文館和儀祉墓園走著,誰也不發(fā)問,只有靜靜地看,慢慢地走,享受著百米浮雕、文化柱,紀(jì)念碑帶給每個人的思考、感嘆和回味,咀嚼著一個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或許勾起渠水的前世今生;享受著竹林、柏樹林,曲里拐彎的節(jié)水灌溉示范園,雨水回收的景觀別致,水流灌溉的復(fù)雜和意蘊,或許勾起對歷史、對英雄先賢志士的懷念;甚至從李儀祉遙想當(dāng)年的大禹治水,懷想、敬畏自始從終浸潤著我們的身心,油然而生的崇拜,自然而生地不斷縈繞的是“對人民做出有益事的人民總會記著他、懷念他”的話語。感嘆他們的順應(yīng)歷史、服嘆他們的情懷、驚嘆他們的果敢毅力、贊嘆他們的歷史功績。是的,忘記英雄,遺棄歷史是民族的悲哀。 正在深思,王橋同學(xué)悄悄拽了我的衣角,“走吧,還有很多地方要去。”于是丟下許多細幽可嘆、可思、可究,又坐車前行。 車到趙家溝,老張?zhí)嶙h步行,看看景色,舒展視野美餐,涇河碧綠和家山的雄姿,不枉游。于是下車展望,抬頭便是那山間峰巒,云霧罩峰、碧綠掩石、青壁樹斜、殘照映壁,真應(yīng)了明代詩人喬奉先的詩境:“矗矗峰巒插碧空,浮云流水各西東,嵐光晴滴山頭雨,樹色涼生洞口風(fēng),一抹淡煙青峰外,豐林殘 照翠微中,揮毫幾欲留新句,只恐山靈消未工。”觀之耳目一新,神清氣爽,賞之奇松怪石、驚嘆自然,議之泛起一股情愫,家鄉(xiāng)的山青水碧,清悠悠、青翠翠、水靈靈。仰看山勢挺拔俊俏,奇峰突起,起伏連綿,巖石林林總總,崢嶸怪異,草木郁郁叢綠;俯瞰涇水蜿蜒,百折不回,騰挪游弋;直視河壁峭崖,飛泉激玉,似珠落盤,時而如簾,時而龍口吐珠;遠看藍天如洗,白云流動,嵐氣裊裊,青綠深碧,層次錯落有致;近看奇石異姿,雄奇突兀,壁間松樹搖曳,偶爾一色紅黃,留在半空,姿相嫵媚,傲視貧瘠,斑駁枝葉,斜空突出,頑強趨上,耳畔水聲節(jié)奏潺潺,嘩嘩作響,更增添風(fēng)光的美妙情趣?諘缂澎o的山間氣流,頑強不屈的自然生態(tài),基石屹立穩(wěn)固的神態(tài),趨利避害的動物本能,養(yǎng)眼修身,貫通一身。腦際驀然一閃,那全然一幅精氣神貫注著家山父老鄉(xiāng)親氣度性格的藝術(shù)形象,堅強、質(zhì)樸向上,百折不回,歷經(jīng)日月洗禮,刻求生存,美化生活,難道不是么? 俯視碧透的清流,時而緩緩,時而急喘,時而曲折回旋,時而跌撞而下,浪花泛起,擊打河石,把河石的底色沖洗的晶瑩剔透。涇河水蜿蜒湍下,似銀龍游曳,深澗碧透,恰似翡翠落入澗中。飛泉激石,珠飛玉濺,懸崖礦泉,如腰舞銀練,姿似流霞,聲色俱佳,鳥語歡歌,山風(fēng)伴奏,太享受了!冷不防誰問:“感覺怎樣?”不約而同,“真是心曠神怡。”我們由衷的贊嘆:自然之神的巧奪天工,不由人心生敬畏和感激。我們必須敬畏自然,感謝自然之神給予家鄉(xiāng)人民生息的美好環(huán)境。 “走,看大壩去!”不知誰大聲喊,大家也戀戀不舍地往里走,有的還回望幾眼。 不遠處,橫跨山谷兩崖約有百米,六孔相連東西方向的壩面,如六條綠色飄帶,翻卷而下,跌入深澗。濺著浪花,旋著,盤著,回旋者,游弋著,又跌跌撞撞的沿澗流去,壩面的上方,天空一片瓦藍,飄起幾朵云絲,始寬終窄的讓人遐想,山外有山,天外又是浩瀚無垠的藍天,兩邊崖上接茬處蔥蔥蘢蘢的綠樹,像畫家著意重筆涂抹形成的兩道綠痕,鑲嵌在斑駁的壁上,星星點點的綠樹野草,像一幅水墨畫掛在天邊。右側(cè)一座拱門石洞,洞中涌出一簾流動,匯入澗中,悠悠幽幽地悄無聲息地加入飛動的濺花,那也叫“迅雷不及”呢!我問趙姓同學(xué),“這壩幾時修的?” “傳說是從宋代就有攔水石壩,土壩,我沒有資料查證。上世紀(jì)30年代李儀祉在原鄭國渠的基礎(chǔ)上修建涇惠渠,有了水泥混凝石砌的攔水壩,五六十年代加固,修筑了六門排水大壩,九十年代又新建起泄洪大閘,這無需考證,我是親眼見過的。比這更雄偉的大壩還有兩個,上邊涇禮兩縣分界處有東莊水庫攔河大壩,往前有‘文涇水站’攔河大壩,形成一個湖,供游覽呢。”“唉,真要研究,得去博物館查。”有人提出。有人感嘆,“咱們孤陋寡聞,沒有研究。”。“我覺得肯定有!凡重大的,給老百姓有益的,人們都記住呢。”是的,單憑感恩都會不同形式地留存。“對著呢,沿路就有很多遺址傳說。” 折身走石渠回望,大家才發(fā)現(xiàn)有一泉水急湍蹦出,泉水如玉珠般,飛蹦跌撞而散,絲塵不染,粒沙可散。石壁之上,青苔墨綠,凹凸交替,濃淡錯落,深淺層次,映玉透亮。涓涓絲絲,跌跌撞撞,彈起落下,彈奏著一曲歡歌。 我佩服自然的力量,欣賞自然的審美情趣,刀斧神工,造化如此仙境。老張揣測著問:“腳下這石渠是不是為保持泉水清澈而修?”老趙肯定地說:“沒錯,這山中泉眼極多,名字繁多,也能形成深潭。猛不丁,哪兒就有一眼流出。據(jù)說,秦時人們就發(fā)現(xiàn)了。唐太宗都喝過。清朝就開始修,我見過的現(xiàn)在能看到的就是這水庫,還有過去的抽水站,有引水流程,收集泉水,處理泉水,輸送泉水。唉,你們縣城人就喝著‘我’這里的水。”帶著自豪調(diào)侃的口味。 “這是政府近年為群眾辦的實事。王橋、橋底、中張、涇干人都喝的這水,還賣到西安、咸陽等地哩。” “凡做實事的官,百姓啥時候都不會忘記!” “給群眾解決喝營養(yǎng)水、衛(wèi)生水、安全水確實好!” 大家議論紛紛,我看著清冽的水,陷入沉思。激靈一動,脫口賦詩“誰把碎玉藏于此,珠璣相撞濺清壁,解除農(nóng)人水之苦,那管龍王可否知?疲秦爭霸計未成,今朝緣何傾盤溢,寶藏易主無須問,飲玉為民謀福祉。” “喲,又用詩唱頌歌呢?” “誰為民謀利,誰為百姓辦實事,就應(yīng)該歌頌。” “對,還要后代牢記哩,吃水怎忘掘井人,人要知道感恩哩!” 大家附和著,離開了去,卻發(fā)出感嘆:妙哉,奇哉,巧奪天工,大自然咋那么神奇! 說話間,走入一條早被改造的老路。趙同學(xué)指著一塊巨大的石塊,平面約3平方米,說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臥牛石,據(jù)說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8月8日,涇河潮漲,最后流量是有記載以來之最,水位至此石,人畜喪命居多,四周群眾驚恐萬分,搬遷撤離,逃命于高處,唯獨一條老牛臥在此石平臺,紋絲不動,水落牛起身,百姓刻 ‘臥牛石’以記。”大家驚詫,“為什么?是否是迷信?”老張世故地說,“未必,有些事沒辦法解釋,但是確實發(fā)生。”“對,1976年9月大地震前蛇鼠出洞亂竄,雞不上架。1998年地震也有‘九月桐樹槐樹開花,井底冒煙氣’等無法解釋的現(xiàn)象。”“恐怕動物有靈性,植物有感應(yīng)吧?”“老百姓不理解,抱著敬畏自然、敬畏靈性,紀(jì)念都是應(yīng)當(dāng)?shù)摹?rdquo;大家七嘴八舌,也說不出道道來,但“敬畏自然”確是一致的。趙同學(xué)又指著一酷似饅頭的墳塋說,那叫石匠墳,不草不樹,不光不滑,沒看頭。但游人總是爬上墳去東瞅西瞧,俯仰觀看。有學(xué)者派頭的同學(xué),很有見地地說道:“至先秦到現(xiàn)在,引涇利民用水幾千年了,這多少民工都付出了血和汗,這石山需要開鑿。那時科技不發(fā)達,都靠人搬鑿。石匠苦力不斷,喪失性命。再加上統(tǒng)治者的無睹,催工鞭笞,死者無數(shù)。死者于此掩埋,后者敬仰懷念才有這種傳說。” 是的,凡是做益于百姓事而死去的,不管有姓無姓,留名不留名,人們都崇敬和懷念哩。 沿著大渠往回走,望著碧綠清凌的涇水,我的思緒復(fù)雜起來:幾千年來,有多少仁人志士為之傾注心血,又有多少百姓為之付于血汗和生命;綿延千年的長流水不斷,多少人為之流過淚、傷過心,先賢們是如何費猜詳,絞腦汁描繪這家山這母親河的;有多少富豪劣紳憑借這山這水敲詐強奪過窮苦百姓,又有多少饑民、災(zāi)民為這山這水哭天嚎地,求神拜佛而終為乞丐或佃戶;多少英雄獻出生命,多少能工巧匠精做細磨,多少石匠民工灑盡血汗,忠骨埋在大渠兩旁、山腳下,默默而未享香紙……隨著情緒的變化,忽而為先賢仁人的善行義舉肅然起敬,靜靜地追念,愿精神不死,后者當(dāng)追,牢記功勛,繼承遺志;忽而為無名亡魂祈禱:安息靜臥,享受山清水秀的寧靜,目睹心血澆出的良田肥豐,花盛葉茂。讓血淚聰智力量匯聚的這條大渠滿載的血淚故事,悠長細綿的情歌,歡快流淌的節(jié)奏,繼續(xù)滋潤著山前山后,碧水兩岸土地,孕育生息更替的子民們。 噢,我身上流淌著這條渠碧水綠血,充盈著這座山的風(fēng)骨氣節(jié)。這條渠、這座山夜夜入夢,把我的眷戀和癡愛溶進了奔流不息、曲折迂回中,凝化在巍然凜冽、多姿多彩中。 喲,家山。」沤穸加懈,中外都留名,一草一木我所惜,一聲一響都動聽,悲喜憂歡伴我終身。 車在行,我凝望,望不盡的家山和涇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