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早上8:00,西大現(xiàn)代“精準扶貧基層行”走訪慰問團一如既往的走在慰問我校貧困學生的征途中。由于受持續(xù)高溫天氣影響,雖然是清晨,天空中早已經(jīng)懸起了火球似的太陽,但這并沒有影響我們走訪的熱情。歷經(jīng)237公里的長途跋涉,中午11點30分,慰問團一行四人抵達榆林市定邊縣集鎮(zhèn)王同學家。
由于王同學母親外出打工不在家,杜老師說明了我們的來意,并向王同學傳達了學校和老校長的殷切關(guān)心,同時向王同學送上精心準備的慰問品和慰問金。
告別王同學后,我們再次出發(fā)前往位于陜西省榆林市最西端的定邊縣,早就聽聞定邊縣有"東接榆延,西通甘涼,南鄰環(huán)慶,北枕沙漠,土廣邊長,三秦要塞"之說。果不其然,王同學家實在不好找,一路都是在山腰的公路上下盤旋。山路有太多的岔路口,十里八村不著店,山上老鄉(xiāng)一家和一家居住的距離特別遠。我們邊跟著導航走邊打聽當?shù)氐睦相l(xiāng),但是仍然幾次迷失方向在山里亂竄。捏著汗,擔著心,懷揣一份最赤誠的學院愛心,歷經(jīng)兩個半小時終于平安的到達張崾先鄉(xiāng)張同學家。
張同學家中只有年邁的爺爺奶奶,住在三孔土窯洞里,父母都外出打工,在交通不便的山區(qū)里,干旱燥熱的天氣,僅靠種植蕎麥遠不能維持生計,生活條件實在艱苦。
萬幸的是,張同學已被當?shù)睾蛯W院認定為建檔立卡的同學,針對張奶奶爺爺不清楚政策的情況,我們細心的向他們介紹了學院對于建檔立卡同學詳細的精準資助政策,也終于看到了他們臉上溫暖如菊,釋懷輕松的笑臉。
告別這個樸實善良的家庭時,發(fā)現(xiàn)在斑駁陸離的窯洞墻面上,懸掛著“衛(wèi)生示范戶”、“十星級文明戶”的牌匾,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堅強不屈的家庭一定會走出貧困,邁向幸福。

慰問團一行四人抵達榆林市定邊縣集鎮(zhèn)王同學家。

由于王同學母親外出打工不在家,杜老師說明了我們的來意,并向王同學傳達了學校和老校長的殷切關(guān)心,同時向王同學送上精心準備的慰問品和慰問金。

歷經(jīng)兩個半小時終于平安的到達張崾先鄉(xiāng)張同學家。

我們向張同學的爺爺奶奶介紹了學院對于建檔立卡同學詳細的精準資助政策,也終于看到了他們臉上溫暖如菊,釋懷輕松的笑臉。

懸掛著“衛(wèi)生示范戶”、“十星級文明戶”的牌匾,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堅強不屈的家庭一定會走出貧困,邁向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