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孤獨(dú)的人想親人!
又是清明時節(jié),又是一年,父親是2008年重陽節(jié)走的,母親是去年端午節(jié)前走的,兩位老人,帶著無限的不舍和滿肚未了的心事離開了我們姐弟倆。
父親的一輩子是只為別人活了一場從來沒想過自己的一個人,父親是一個孝子,他一輩子唯一對自己奢侈的就是每天兩包幾塊錢官廳牌子的香煙,在那個一個月只爭幾十塊錢的年代他一個人養(yǎng)活了一家老小五六七口人,聽母親說,他常常把礦上發(fā)的糧票和干糧從不舍的吃,攢起來到了回老家的時候交給奶奶來補(bǔ)家用以至于年紀(jì)輕輕的弄了一身的重病,從來也沒人能問他一聲知冷知熱的話,娶了母親以后才好點才有個人知冷知熱,雖然兩個人的脾氣有時有點不投但總的來說道理上母親是為了父親好,不想讓父親再擔(dān)那么多負(fù)擔(dān)和擔(dān)子,而父親是個孝子為了那個家,為了那個上有孤苦老娘下有未成年的弟弟妹妹的家,他不管誰管。父親一輩子唯一的愿望就是能看到他千辛萬苦省吃儉用培養(yǎng)出來的兒子能有出息,因為那是他全部的希望和驕傲,盼著有一天能享兒子的福,盼著能有一天抽上兒子給自己買的煙,可是他始終沒能等到那一天,帶著遺憾睜著誰有合不上的眼走了,嘴里卻還念著我想兒了我想兒了,心里還想著姑姑和叔叔還有和他那一起工作了幾十年的老伙計們多想讓他們來多看看他。
父親臨終留給我的遺言就是,要自力更生,不要指望別人。這就是我的父親,因為他就是這樣一生從來沒有指望過別人的人。
在父親去世的日子里,母親整天看著父親的遺像念叨著父親的名字,一天一天的熬著歲月,母親是個性較強(qiáng)的女人,也是這一輩子從來就沒有給別人服過軟說過一句軟話的女人,雖然脾氣不好但我知道那是歲月和生活的磨難造就的,從來也沒人說過她一句好,,她給人的感覺就是自私,孤僻和不和群,其實別人都不了解和不理解她,她不是自私她是不想連累別人想自己靠自己,不是孤僻和不和群是她不想讓別人看低和看輕她,她有一個殘疾的女兒也是從來沒人看的起她的原因,母親經(jīng)常給我們說不要往別人跟前站,別讓人家“害怕”不要讓人覺得咱們是窮不值錢,這是她教育我們最多的話。她做事從來都是先想別人以誠待人的,不管別人對她怎么冷怎么不屑她都是這樣,有的就是有時自己暗地里偷偷地哭一下而已,從沒想過自己她臨終時心里卻還在放不下別人,一直到臨終的前幾天她心里和嘴上還是每天始終惦記她的五弟和嘮叨著她的兒子和未來沒有過門的兒媳婦,在盡管最后的日子里母親已經(jīng)失明和腦子不太清楚了,但她每天早上還是吃力的用手摸著摸著一步一步的挪到外屋里的床上去叫上幾遍,蛋(兒子),英的(兒媳婦),保平(五弟弟)起來了,吃飯了,該上班,上學(xué)了。到了晚上還要問一遍他們回來了沒有啊!每次我都想出各種答案來應(yīng)付回答她,因為這些人都是母親心里最掛念最深刻的幾個人,母親這輩子的遺憾就是沒能好好的看一下兒媳婦看看自己的兒媳婦長的啥樣,也沒能看著自己的兒子事業(yè)有成,成家立業(yè)。因為這是她要是的夙愿和期盼。這就是我的母親,臨終前嘴里喊了一句弟弟的名字,就永遠(yuǎn)的離開了我們姐弟倆。
我感恩父母帶給我們的一切,老子曾經(jīng)說過,“愛以身為天下,愛可托天下”.每當(dāng)想起這句話,我心中一陣陣的酸楚。因為我時常懷念著父母的不易與艱辛的一生,所以父母不在的日子里,雖然日子過的清貧,像是一個人孤獨(dú)地吃著咸菜就著饅頭,給弟弟守著這份父母為他掙下的這份家業(yè),替父母完成未完成的夙愿,卻也是心里充滿希望,與活著的勇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