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在成長,這種成長是一個不斷向上發(fā)展的過程。楊瀾說過,你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長。成長伴隨著歡笑與喜悅卻也伴隨著疼痛與魯莽,我們的成長都一樣,如春蠶破繭,蛻變而來。沒錯,我們都是這樣成長的,這是一段五味雜陳的時光。
青春的我們叫囂著自己的夢想,計劃著太多的事情,卻沒有回頭看看自己完成了多少,再多的計劃也只是癡心妄想。有多少人宣布自己長大后要開一家屬于年輕人的咖啡廳;有多少人想要背起單反環(huán)游世界。成長中的我們似乎都有著同樣美好的夢想與憧憬。然而當轉身面對這個世界,我們卻都遍體鱗傷,才知道自己的夢想是那么不堪一擊。我們寒窗苦讀十二年為的是踏入大學的門檻,我們迷迷茫茫,認為自己所讀專業(yè)如此抽象。當被問及以后就業(yè)打算,更是一臉惆悵。我們來不及停下腳步去思考,人云亦云,匆匆忙忙,都被夢想與現(xiàn)實的距離沖昏了頭腦。
成長中的我們都一樣,有著同樣的苦楚,有著被刺痛的傷感。每個人都假裝堅強,那些華麗而凜冽的外殼不過是單薄的偽裝,生怕被看穿。我們內心敏感,心中總有一些東西一觸即發(fā),泛濫的情緒任由發(fā)展,恨不得世界由你主宰,最終受傷的還是那顆搖搖欲墜的玻璃心。我們假文藝,真裝逼來附和這個桌酒文化盛行的時代。青春的我們手機不離手,甚至睡覺不關機,刷著微博聊著微信,以為這樣就可以跟上時代的步伐,卻永遠忽視背后父母深切的企盼。我們活得瀟瀟灑灑,放蕩不羈,殊不知這一切背后要付出的代價。
我們都成長得太過急,以為這樣就是長大。卻發(fā)現(xiàn)生病時,照顧你最為你擔心的永遠是父母親。你以為你和伴侶可以一直走下去,卻因為你的任性你無意間的話語,兩人從此各自天涯。原本以為無話不說的朋友,卻在你最需要的時候轉身離去。偶爾你發(fā)了一條朋友圈表達喜悅的心情,評論與點贊寥寥無幾;然而失意時所發(fā)表的話語,卻換來無數(shù)的點贊與同情,是虛偽亦或是竊喜?你抓狂著,你咆哮著,質問這個世界怎么了?這個世界沒變,只是你未曾發(fā)現(xiàn)。
我們開始小心翼翼,開始學會收斂自己的鋒芒。年少輕狂,放肆時光,把鋒刃捅進對方的心里卻不以為然。我們學會了處世之道,我們不再莽撞,不再誤傷,更多的是表現(xiàn)出了謙虛與躬卑。自己痛過了才知道痛得滋味,才能感同身受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我們開始懂得關心父母,與父母促膝長談,方知家才是最溫暖的港灣。我們總是對陌生人很寬容,對身邊的人很苛刻。我們隨心所欲拋開偽裝的面具,所有偽劣的本性暴露無遺,在父母面前我們永遠是那個長不大的孩子,我們可以做那個最真的自己,卻不要忘了送上及時的關懷。我們不再放縱自己,游蕩情緒,我們學會腳踏實地,認真努力,也學會了反思自己。我們開始有意識的規(guī)劃,不再眼高手低,不切實際。即使現(xiàn)實很近,夢想很遠,只要我們始終帶著正能量出發(fā),用盡那顆蠢蠢欲動的心,會發(fā)現(xiàn)夢想其實離我們也很近。再累也懂得照顧好自己,睡覺關機,不再熬夜玩命,天大的事都沒有自己身體重要。允許自己有偶爾的小情緒,因為生活并非一切如你所意,不再波濤涌起,只是悄悄訴說給日記聽,心平氣和,寵辱不驚。我們擦干模糊的雙眼,看清世界,知道一切的努力都要靠自己。
這個世界很清晰,美麗卻也哀傷,苦楚卻也甜蜜。我們身在其中,無一幸免,關鍵在于你對它的態(tài)度。這個世界很公平,所有的故事都有結局,所有的結局都并非如愿,只是在最終來臨之前,你是否能做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成長中的我們痛過,哭過,但誰又能說自己的成長沒有笑過。磕磕碰碰,越挫越勇,即使做過的事再荒唐,再尷尬,再不堪,那畢竟也是叫做青春。當你回憶起那段時光,能夠淡然一笑,說明你心中已經(jīng)放下。在這個世間被磨得圓滑,道出了一句:“當時真是不懂事”。然而當時也是最美好的年華。
沒錯,我們都是這樣成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