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節(jié)氣,這天太陽到達(dá)黃經(jīng)45度,古人以此作為夏季開始的標(biāo)志。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dá)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在民間也一樣重視立夏這個日子。在民以食為天的國度里,一到立夏這天,家家戶戶都會做上一大鍋米粿,村子里一片粿香。
俗諺說:“吃了立夏粿,就要捋大腿。”意思從立夏這天開始,農(nóng)民就要開始下田做重活了,也就是說,真正的農(nóng)忙來了。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為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瘦,立夏應(yīng)該進(jìn)補(bǔ)。我們這兒把立夏吃粿、吃蛋統(tǒng)統(tǒng)稱之為“鋼夏”。意思就像打鐵匠給他的刀具加上鋼一樣給自己身體進(jìn)補(bǔ),讓自己增加一些力氣,好干農(nóng)活。
做立夏粿要選上好的早米,浸泡幾小時后磨成漿,而后將潔白濃稠的米漿倒入燒熱的大鐵鍋中,用鍋鏟不停地?cái)嚢。慢慢地鍋里的米漿越來越稠,最后變成固體的粿,用鍋鏟抹開,蓋上鍋蓋,小火慢烤,鍋底的粿變成銅錢厚鍋巴,把上面的粿舀起,菜刀沿著鍋邊刮去,一口小鍋樣的金黃金黃鍋巴被馱起來了。這剛起鍋的鍋巴重新放入鍋中走一下油。又酥又脆的鍋巴,包上粿菜或不包菜,真是又脆又香又爽口。米粿在鍋里反復(fù)燜到用手搓時不粘手為熟。
這些熟了的粿,用鍋鏟鏟起,裝在木盆里,趁熱搓捏成一個個圓溜溜的粿皮,包上用香菇、山間小筍、肉絲、姜末,或腌菜,芋頭絲等佐料炒成的菜,包成一個個鵝蛋大小的粿包。這種粿包軟而爽口,別具風(fēng)味。
另外一種吃法就是將粿搓成粿條,不包餡,要吃時起高湯,另上自己喜歡的肉呀,青菜一起煮?芍^清香撲鼻,柔滑綿密。
據(jù)說,立夏吃粿,除了進(jìn)補(bǔ),還有一種愿望就是出于祈求身體健康無恙,防止生病,順利度過炎熱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