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
評語看后,有話想說,一時理不出頭緒。你我交識有年,雖平日過從不密,卻似有心性相通。書未出,有“后記”先發(fā)你把脈,這是很自然的事。如你所言“信任”,但你的評語更讓我“信任”。我是一個容易被“誤讀”的人,你卻讀懂了。我們都是過了“天命”的人,于閱讀中感事及人,是一種極好的交流。感懷如煙的世道人情,回望來路咀嚼人生,非人然而為年齡使人然。你讀出了我的心路性情,特別以“兩句”概括相贈,這份“厚道”難得。—— 雖讓我惶然,但我相信你講的是真話,沒有敷衍我。對于幾處具體的修改意見,我以為文鏡,當根據(jù)語境認真對待。
知你事稠,只揀書稿上的三首發(fā)上,算作回謝。又在“后記”中加了一段(藍字標示),一并發(fā)你。
秉 憲
(二)
王老師:
詩文拜讀,遲復為歉。
先向你表達祝賀。兒子博士畢業(yè),工作落實,父親釋然詩志,很有意思。落筆在“從此不做讀書郎”上,我意蘊藉中的“詩意”,是你的“真聲”。
你是按七古寫的,用的是新聲。近體律詩出現(xiàn)后,不少詩人還在寫“古風”,以為較律體更為高古,最起碼恣肆一些,少了刻板(同時失去了齊整)。你頷、頸兩聯(lián)用了對仗,我以為介于七古與七律之間,故按七律的某些要求,建議五、七兩句末字都改為仄聲;最后一句韻腳“郎”與二、四、六句韻腳不通押,亦可改。
與你商量。(一)“忽聞”開篇甚好。“喜訊”為“忽聞”,起伏中又為下句蓄勢,故“翹首”后的“笑顏”,便來得自然。同時又覺得“喜訊”有點直露,“笑顏開”為一般常規(guī)“動作”,分別改為“有書”、“頓釋懷”,或許于突出詩性,表達“自家”感受等方面,更貼切一些。“有書”當然不是傳統(tǒng)書信。“有”上承“忽聞”,下啟“頓”,兩句渾然為一體。“笑顏”發(fā)之于形,“釋懷”出之于心,兒子學習、工作有了著落,父(母)心一塊石頭落地,我意當以內心感受“頓釋懷”為上佳,“笑顏開”之外在表現(xiàn)為次好。(二)頷、頸兩聯(lián)兩兩相對,寫兒子負笈別鄉(xiāng)、數(shù)載苦讀成才,實為題中之義,也是事中之義,無有不妥。我的感覺是,“幾多”對“十年”、“磨礪”對“寒窗”還可以再工對一些;于“寒窗”“苦作舟”少“物象”聯(lián)系,如“學海無涯苦作舟”,因有海(水),才有舟。(三)尾聯(lián)收句超出了一般詩家想像,欣喜之余,養(yǎng)兒念書之萬般滋味定格于“從此不做讀書郎”,平和中的詩力,讀來舒坦。有“郎”字與全詩韻腳不通押,為憾筆。因韻奪情、求工害義,確是詩家經(jīng)常遇到的“兩難”。改成其他字,即便通押,也不如“郎”字義好。“展經(jīng)綸”改為“開經(jīng)緯”(“經(jīng)緯”作天地解),貼近了一般平仄,不知表義是否從了你的初衷。(四)中間四句是全詩的“內臟”。你三、四句傳達的信息是別鄉(xiāng)讀書,五、六句寫的是數(shù)年寒窗成才,與其用每兩句傳達同一個方向的信息,不如一句傳達一個信息使詩意信息量更為豐富飽滿。此四句兩兩為“一對”,雙句牽涉到韻腳,不好改,單句三、五句可分別依四、六句相反的詩意方向,至少是詩意不疊加或詞義不相同的方向去“說”,使三與四、五與六分別“相對”。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你的詩并非完全適應用這番“苛刻”去改。從理論上講,“反對為優(yōu),正對為劣”,同義詞相對比一般正對更“劣”,出句與對句出現(xiàn)同義相對,為“合掌”,為寫詩的大忌,但在實際寫作中,還存在一個表達需要的問題,不一定每聯(lián)都必須“反對”,許多情況下,“正對”也是避免不了的,咱們不必太刻意求工,只要不出現(xiàn)“合掌”就行了。(五)各句每個字的平仄完全可以不按“七律”要求去改,只要把每句最后一字的平仄、聲韻和中間兩聯(lián)的對仗大體弄好就行了。
評詩容易,說得不好,有見仁見智搪塞;給人改詩不易,弄不好會容易破壞了別人的“自家言色”,故當慎之又重。但在你面前,我還是少了顧忌,多了一些放浪。與你交流,是為樂事,其他就忽略不計了。
你的文學批評,我看了數(shù)遍,說是開了眼界,不是矯情。遲遲不敢回復,一是對張的作品讀的太少,《綠化樹》等未曾細看,二是你寫到這個份上,我自覺無資格平等對話。過往的文學批評看過一些,自認為多是居高臨下,或隔靴搔癢,或玩弄新概念嚇人,切入肌里的太少,因而不看便罷,一看便越發(fā)糊涂。你的這篇,我看清白了,有啟發(fā)了。
你是“民間”角度,史學眼光,專業(yè)作法。不全是文學理論、道德政治標準平面說事判“人”。從“人性”入手,既觀照人的社會性,尊重人的“自然性”,又認可“人”的時代性,追認“人”的歷史性。這種非既定的立體多維審判雖不是你的獨創(chuàng),但因你讀得用心,寫得上心,教我感到“人本身就是一個世界”的命題,多了一份厚道。
把議題沒定在“張賢亮的性格藝術追求”上,而不只是以評述作品本身來完成你的文學審美訴求,這一點使我鼓舞。我能感覺到,你接納了張賢亮,因了他創(chuàng)造的“性格形象”。張無疑是當代中國最有文化個性的作家之一,《綠化樹》是一部有思想高度的小說,是故事跟著人物走的(有別于人物跟著故事走)。你是把馬纓花放在作家筆下一系列的人物序列中去剖析,同時又是放在歷史格局中去審判的,這容易使人從一個人物身上去想像“一個世界”的陵谷滄桑,一個民族曾經(jīng)的苦難,一個作家的藝術生命追求和他與這個國家的“靈與肉”的聯(lián)系。張的“大西北”性格人物的出現(xiàn),得益于他的苦難經(jīng)歷,更來自于他的學養(yǎng)、器識與胸懷。似乎只有從他的人物身上,我們才從骨子里發(fā)現(xiàn),只有民族的,才是普世的。
我還從你的文字里讀到了你對文學與人生的真實感悟,你繞過了“文以載道”,還原了文學的多重社會功能,我認為你把文學還給了人生,從而解放了文學,使文學看起來不那么玄虛。我印象覺得,你在用自己的歷史觀、人生觀考量文學,用自己的人生體驗評價“人物”的性格與命運。
我不知道這篇文字是否拿出去發(fā)表過,我確實感到這是一篇像模像樣的文學批評。我強烈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并且知道是哪一所大學老師寫的。因為這對外人尊重一所大學來說,也許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名片”。
石秉憲
2011年6月17日
附
(一)
石老師:大作拜讀,多有啟發(fā)。
拜讀時腦中自然而然冒出這么兩句話,不一定中肯準確,但確實是我當時的真實想法:
詩如其人,文如其人,有操守,有擔當,此君原非桃花源中人;
詩以載道,文以載道,無風月,無媚俗,苦樂還說文章千古事。
總的感覺,此文有見地,有文采,評詩論道有一種厚重感。以我對你的了解,此文確實象你的為人一樣:低調、真實、質樸、坦誠、厚重,一一道來,使人信服。人說“低調不低,高調不高”,我信服這句話,無論行文還是做人,我認這其實是一種境界,是我們身邊很多人達不到的?傊X得這是一篇不錯的文章。
對詩詞我是門外漢,不敢妄發(fā)議論。但作為一個讀者的讀后感,對你文中的觀點,特別是對當下文化生態(tài)現(xiàn)狀的論述,我也深表贊同。
別的也談不出什么看法,只是總體上覺得你在行文上是否過于自謙了。其實依你的功力,在這一行里還是有自信的資本的。
以上僅是我的一點直感,也談不上有參考價值,只是做為你我多年交往,你對我的信任的一種交流或交待吧。
你文中有個別字詞我可能沒有明白你的本意,有(?)處你再看看,不一定準確。
回頭有時間面談。
5月27日
(二)
石老師:
你隨后幾次發(fā)來的文稿補充內容和說明及幾首詩作,又一一拜讀,進一步見識了你行文的細密嚴謹和文學文字的扎實功底。可謂“字字有出處,句句有交待”。
就內容而言,再次讀《后記》一文,感到雖行文謙恭有加,但處處能感受到你對生活的真誠認真,對世道人生的感悟思索,對文字“其心也苦,其情也篤”地執(zhí)著,對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憂思糾結。我意此文是屬于那種讀者須慢慢讀細細品的文章,因為是作者用“心”在寫下的“心路性情”,字里行間,點點滴滴,都給人以真實厚重之感,可讀耐讀。
如你所言,你我多年交往,過從不密,但“心性相通”,我亦深以為然。人之交往能到這一步也算是一種難得的境界了。此種 “以文會友”的交流,心與心的對話,對我來說其實己是一種久違了的精神享受。品評、啟迪、思索,交流,以至油然而生的一吐為快的沖動,都不能不說是一種快意的感受。
此次品讀你的詩文及往還交流,意猶未盡,同時有感于你的厚意與信任,無以回饋。日前偶然翻出我多年前寫的一篇文學評論,雖時過境遷,其中涉及的文學觀念文藝批評理論恐均己落伍于當下的新潮時尚,但卻是我人生中曾經(jīng)有過的一點真實記錄,故而不怕貽笑方家,現(xiàn)傳給你,有閑時看看,權當為你我的過從增添一個談資吧。
我是個懶散之人,隨心所欲,隨遇而安,故而也一事無成。所謂“好讀書不求甚解”,“述而不作”,可能說的就是我這種人。對于思想文化也是興之所至,附庸風雅。雖如此,我還是很有興趣進行如此這般的與你“心性”的交流并討教。
祝“端午”節(jié)愉快。
(三)
石老師:又來滋擾你了。
小兒在重慶大學讀博士,日前論文答辯順利通過,就業(yè)協(xié)議也己簽定(陜西電力科學院)。他自己感慨說“總算把學上完了”。想來也是,自六歲上學現(xiàn)年近三十才將走出校門,此中孩子多年求學的艱辛與家人內心期待的煎熬真是不可與外人道。日前消息傳來,使人有如釋重負之感。
受近日與你網(wǎng)上筆談影響,對此事有感而發(fā),狗尾續(xù)貂,附庸風雅,胡謅了幾句順口溜。于此道我確是門外漢,只是有話想說而己。想在這方面你是行家,且你我多年交往,我也不見外,不怕你見笑,故斗膽呈上,望不吝賜教。此舉完全是關起門來自娛自樂,你也不必當個事,不忙時看看,刪砍斧正,看可否整成一個成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