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底,我家分到了一處能蓋四間房的宅基地。宅基地在奶奶宅院的西面,隔一條南北胡同,南臨橫貫村莊的中心路。路南有一個水坑,水坑占地一畝多,雨水時節(jié)有六七米深。坑沿路邊上是栽種了兩三年的梧桐,其它三面臉盆粗細的榆樹、柳樹長得左歪右扭,不成材的樣子。坑的南面是生產隊的一大片棗樹行,正逢盛果期。每逢夏日,這里濃蔭蔽日,蛙鼓蟬鳴,成群結隊的蜜蜂“嗡、嗡”地南來北往。
第二年春天,我們家開始從村北一個閑置的坑里挖土,墊宅基地。姐姐和小妹是1979年夏天回到老家,比我們早半年時間,雖說在生產隊掙了些工分,分到小麥、玉米過了年就見了缸底。新宅基地勢低洼,要找莊鄉(xiāng)幫工墊土。我們平時吃地瓜面窩窩饅頭、咸菜,要款待幫工的鄉(xiāng)親,饅頭、肉菜是少不了的。父親每月5元錢的代課費是我們家的主要經濟來源,秋后還要蓋房,自然舍不得花錢再去買麥子磨面,只有借了。
我和母親推著地排車走在去二大爺家的胡同里。二大爺住在我家東邊一個胡同的北半部,他幾天前就和我父親說好借給我家一袋小麥。胡同兩邊是高低參差的院落,院落里總會有一兩棵榆樹探出頭來,一串串嫩綠的榆錢掛滿枝頭。二大娘聽到我們進院的響動,出堂屋門迎出來。她個子不高,瘦瘦的身板,略有褶皺的臉龐泛著紅潤,小而明亮的眼睛因臉上掛著的微笑愈顯小了。去年春節(jié)前,我回老家?guī)еY物去給二大娘拜年,她依舊是我印象中的模樣。當時,她的家人都不再身旁。在鄰居的反復提醒下,她才如夢方醒,一邊嘮叨我的名字,一邊說:老了,老了,憨了,不認人了!她還是當年的微笑,只是眼睛少了些神韻,多了一些迷茫。
母親和二大娘進堂屋聊起了家常。我不關心她們聊天的內容,百無聊賴地打量起這個院落。這是一個四間正房,兩間東屋的院落,房屋是土墻,磚砌堿腳。門是對開的木板門,窗戶是老式的格窗,格窗上鑲著巴掌大小的玻璃。玻璃因長年累月的煙熏布滿了灰塵,壞掉玻璃的木框糊著一層層窗紙,風吹雨打,窗紙也看不清了顏色。兩只綿羊拴在院子空地處一根木撅上,一圈圈地揀食草末中的草梗。著兩只羊邊嚼邊吐,好像不是為了充饑,而是為了磨牙——消磨寂寞的春光。四五只雜色的雞試圖啄食狗盆里的食物,被一只細腰高腿的黃狗一陣亂咬,撲棱棱地飛上了西邊的墻頭,有兩只從墻頭上還沒站穩(wěn),借勢飛到院子西南角的榆樹上,十多根雞毛在榆樹枝條的顫動中飄落下來。一些榆錢落在我的頭上,幾根雞毛落在了羊的嘴邊,羊嗅了一會兒,又繼續(xù)繞圈圈。
二大爺早已把小麥裝滿布袋。這條帆布糧袋跟我差不多高,比狗腰粗些。若是不扶著,糧袋自己應該立不住。我和母親離開二大爺家,走在明媚的陽光里。三五成伙的麻雀跳躍嬉戲在枝頭,嘰嘰喳喳的鳥鳴追逐著一片片榆錢從我的肩頭飄過,我伸手抓住一片,填在嘴里,鮮嫩的汁液甜甜的。有幾片榆錢落在車廂里,一陣風吹過,它們像一只只長著綠色翅膀的精靈鳥又從車廂飛落到墻根、門檐下。糧食布袋在顛簸的車廂里滾動了一下,好像里面裝滿了鳥鳴。
母親拉著載一袋麥子的車子走在前面,我蹦蹦跳跳跟在后面,踢起縷縷塵土,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曬在身上暖洋洋的。我回憶不起母親拉著車子走在深深胡同里的模樣和表情。時光的深處,我儲存的關于母親的影像幾乎都是勞碌的背影。年輕時的母親、中年時的母親,在我的記憶中似乎都是現(xiàn)在的模樣,就是多了些白發(fā),增添了老年斑和皺紋。幾天后,那熱騰騰、用硫磺熏制過的白花花散著青光的饅頭的味道卻讓我口舌生津,那麥香的味道給苦澀的歲月涂抹上了一絲絲甜蜜。
作者:張桂林
通聯(lián):252000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qū)委宣傳部
郵箱:zhgl1966@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