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人生性懶散,愛好很多,但堅持下來的卻很還少。唯信手寫寫隨筆的習慣卻一直沒間斷。
最早時,雖也愛好,但始終沒有堅持在本子上寫,只是在紙上信手寫些隨筆抒發(fā)一下情感,自己欣賞一下,也便隨手棄了,所以,以前寫的很多小文都沒有留下來,現(xiàn)在想來也感到十分可惜。我留底稿的習慣是從1997年發(fā)表的第一篇文章開始的。說來也十分具有戲劇性,1996年的暑假,妻子參加了縣級骨干教師培訓班的培訓,臨近畢業(yè)時,培訓班的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是:每位教師寫一篇教學論文。并且說,如果能夠發(fā)表可以參加市級的教研活動,還給他們留下了幾個全國性報社的聯(lián)系方式。當時,寫論文可是個新鮮事,尤其我們那時在偏遠的鄉(xiāng)村小學任教,沒有電腦,也沒有資料可查,這可難壞了妻。我看著妻發(fā)愁,便主動承擔了這個任務,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洋洋灑灑地寫了一篇關于作文修改的論文。妻子看了也覺得很不錯,對我說:“家里有現(xiàn)成的郵票和信封,不如按照培訓班老師的要求投稿試試。”我想了想說:“如果被退稿,那還不成為笑談!還是不要投了!”雖然,我沒有投過稿,但是在電視和書中都見過發(fā)表文章之難,所以有些退縮。妻子鼓勵我說:“不用怕!署上咱們兩人的名字不就行了。就說是為了完成培訓班的任務,退稿也不沒有人笑話你!”在妻子的鼓勵下,稿子投了出去,過了很長時間也未見音訊,便也將此事忘卻了。寒假中的一天,我們全家去鄰家串門回來,天色已晚,見窗臺上放著一封信,寄信的地址是山西。我們一邊開門進屋,一邊猜著是誰來的信。到了屋內開燈細看,原來是教學刊物《小學語文》的編輯老師寄來的錄稿通知。于是,懷著雀躍的心情,就開始盼望著樣刊和稿費,一個月過去了,2017年3月份,樣刊和稿費也收到了。
我和妻受到了初次投稿成功的激勵,便開始了幾乎瘋狂的寫稿和投稿,但好事多磨,半年中投出的近百份稿件都石沉大海音信皆無。于是,我們的熱情開始減退,投稿的興趣也漸漸消退了。
帶來轉機的又是一次偶然。1998年10月學校要出節(jié)目參加鎮(zhèn)里的校園藝術節(jié)。于是,我請來富有藝術細胞的朋友來幫忙。朋友帶來了一張《求知報》,說是上面有一首小詩很適合學生朗讀。待我打開細看時,卻發(fā)現(xiàn)這期報紙上登了我寫的一篇科普小文章。雖然只是豆腐塊大小,卻又燃起了我寫作的熱情,于是,又重新開始投稿。
隨著發(fā)稿數(shù)量的增加,寫稿的種類也變得多樣,既寫教育教學論文,也寫科普文,看到女兒讀兒童詩,便也詩性大發(fā),帶著女兒學著寫了起來。教學時,讀文有所感悟,便又成了我散文的靈感。寫的、投的稿件多了,漸漸地有了編輯的約稿,更有了堅持的動力。有時,已經脫衣入睡,思緒中忽有靈感閃現(xiàn),也必披衣而起,簡略記錄下來,才能放心睡下,否則一是在腦中反復推敲,久久難以入睡,二是常常是經過一場睡夢,發(fā)現(xiàn)昨日的佳句早已飛到九霄云外,只留下一地的悔恨了。雖寫作有苦,但收獲是甜,這些年來,我已在十四個省市近六十余家報刊中發(fā)表了數(shù)百篇文章。每每思之,成功原因有二:一是妻子的鼓勵,給了我啟動的動力;二是機緣巧合的成功給了我堅持下去的勇氣。其實,許多人的文筆都很不錯,只是被時間磨平了堅持的勇氣。
時光荏苒,歲月悠悠,我的很多愛好都已改變,唯有與文學之緣,卻越來越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