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對自己的妻子什么都滿意,只有一點遺憾,那就是妻子看待自己的父母和公婆總是戴著一副有色眼鏡。每當“端午節(jié)”、“七月半”、“八月十六”(當?shù)氐?ldquo;中秋節(jié)”叫做“八月十六”)什么的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不僅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而且送去的錢和物也一定要比公婆的多一些;若是娘家人或夫家人遇到了什么紅白喜事,夫家的,她就隨俗而行,而娘家的,她便要破例弄得特別體面一些。老王對此不滿意,嘀咕妻子不該有“兩樣心”,可是,妻子卻反唇相譏丈夫“沒良心”,說:“我這是在替你做面子!老話說,‘親不親,自家人’,自家人好說話,長一點、短一些沒關(guān)系,讓丈母娘說聲‘乖女婿’卻是不容易,‘千錢買不得外名聲’,你知道不知道?!”老王完全明白妻子的意思,更是像魚骨哽在喉嚨里。
老王原本是個民辦教師,恢復高考制那年考進了大學,遲到的“春天”,倍加珍惜,如饑似渴,喝了不少墨水,出來后也想擺脫“貧困”,讓妻子風光風光,便去下海趕“潮頭”丟了老本行,在一家中型企業(yè)里當上了總裁辦公室主任,家境逐漸好起來,妻子像是掉進了蜜缸里,對丈夫更加滿意,對娘家人的手段也隨之大起來,動不動就是“桂圓荔枝”、“燕窩鹿茸”的;可對夫家人,卻手里仍然緊握著那個“金箍圈”,‘有樣看樣,沒樣打思量’,絲毫不肯松手。老王是個孝子,十分敬重父母,也非常孝順岳父母。他早就覺出了妻子的“偏心眼”,卻一直只在打“肚里官司”。老王是個非常注重面子的人,信奉“家和萬事興”,生怕“家丑外揚”。起初,老王試圖通過旁敲側(cè)擊來打動妻子,他給妻子講《蘆花記》里的狠心繼母(給自己的親生兒子穿真棉做的棉襖,而給丈夫前妻的兒子穿蘆花做的棉襖),《珍珠塔》里的方朵花(方卿的姑媽,不僅欺貧愛富想賴婚,還百般挖苦嘲笑自己的親侄兒,結(jié)果方卿發(fā)奮讀書,金榜題名,做了七省巡安,方朵花頭頂香盤去跪接)……妻子每次都聽得很認真,并且夸老王是口吐蓮花,說得好聽,可依舊沒有一點兒行動。老王無奈,便收起“暗箭”,執(zhí)杖“明槍”,迎頭鑼、當面鼓地向妻子挑明了燈火,誰知妻子卻是掩口葫蘆地笑個不停,笑罷便認真地對老王說:“我說你呀,往后別再‘清水馬桶里釣鰻’了,我知道你的心思,你也知道我的心思,你我的心思便又都是大家的心思,人心都是肉長的,親是親,鄰是鄰;里是里,外是外,誰個心里沒桿秤?雖說你媽待我也不錯,但在她的眼睛里,媳婦總是外人,總沒有像對待自己的兒子你那樣的心貼心、肉貼肉,你說不是么?”
老王一聽啞了口,心想:這事情嚴重了!聽她說來,“偏心眼”倒是成了一種“人性”了!改變意識尚難,改變“人性”又談何容易!想想也是,母親對自己和媳婦也確實有些異樣,有好幾回母親背著媳婦“咬”自己的耳朵,生怕媳婦聽見,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再看看左鄰右舍,好多婆媳之間的關(guān)系都緊張。老王越想越?jīng)]勁,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心里說:“常言道,‘請官難斷家務(wù)事’,算了吧,‘橡皮碉堡’最難攻,我也不必自找麻煩了!再說,一個人有點‘偏心眼’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何況,比起別家媳婦來,自己的妻子對婆婆也還算是體面的,不像有些婆媳那樣動不動就挽褲管、捋袖子,揮菜刀、敲占板的,一天到晚“炒螺螄”、“爆米花”。那才是真正讓人受不了哩!”于是,老王便忍下了這口氣,自此,開一只眼睛,閉一只眼睛,一切聽憑妻子自然了……
這一天,老王妻正在院子里晾衣服,忽然聽見電話鈴響,趕緊跑進屋里抓起耳機,只聽一個氣喘吁吁的聲音,告訴她,她媽突然拉倒在路上打滾,現(xiàn)已被人送進了醫(yī)院搶救,叫她立即帶錢去醫(yī)院。老王妻聽得即刻面色轉(zhuǎn)藍,趕緊拿了錢便沒命地往醫(yī)院跑,一路上嘀嘀咕咕地埋怨自己的娘:“哎呀,我的娘哎,你這個‘死老太婆’真是活得不耐煩了,如今家里吃的油,穿的綢,神仙過的日子,不知掉來掉去的還到哪里去‘顯騷’,有得清福不享,好安穩(wěn)不安穩(wěn)哪……我就不明白,敲都敲不倒的身子骨,怎么一下子就成了粉捏泥做的了呢?‘天靈靈、地靈靈’,菩薩保佑我媽平安無事……”
老王妻剛踏進醫(yī)院,迎面便有醫(yī)生來問誰是病人家屬,她急忙答應(yīng)并詢問病情,醫(yī)生說是急性闌尾炎,已嚴重化膿,要立即開刀動手術(shù),叫她簽字。老王妻不假思索當即簽了字,長長地透出一口氣來,她知道這闌尾炎是小手術(shù),要不了人命的……
手術(shù)室的門終于開了,老王妻趕緊迎上去想看母親,卻始終被幾件白大褂遮擋著眼睛,直到母親被推入病房平放在床上,她才瞄上了母親的那張臉,一瞧不覺倒抽了一口冷氣:哦,原來病床上躺著的不是母親,而是婆婆!頓即,老王妻的心里便爬出十七八條毛毛蟲來,痛不像痛,癢不像癢,不知是何滋味……
婆婆睜開眼睛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媳婦,只見媳婦憂心忡忡地站在自己面前,不覺翻動了五臟六腑,眼眶即刻濕潤起來……
“媽,別擔心,闌尾炎,小手術(shù),一個禮拜便好了。”
“花了幾百,還是幾千了?斷命的什么大頭鬼摸著了我的頭,好端端地去真君殿燒香拜菩薩,怎么一眨眼工夫便要剖肚皮了呢?唉,敗家婆,敗家婆,我真是倒了八輩子大霉了!”
“媽,別多想了,跌也跌了,剖也剖了,肚痛還去埋怨什么灶司?身體要緊,要花的錢你不花也做勿到,‘有晦無晦,青刺勾腳背’,您又不是神仙,誰能沒個想不到的?!快閉上眼睛,好好休息,我去給你熬粥湯、買補品,醫(yī)生說等放了屁便可以吃薄粥湯的!”
“萍萍……”婆婆抖抖索索地伸出一只手來,媳婦趕緊接過來放在自己的胸前輕輕地撫摸,又輕輕地把它放進被窩里……
“萍萍,我這回是碰到‘掃帚星’了……”
“媽,你千萬別這么說……”
“遠遠他為什么沒有來?”
“哦,我忘了告訴你了,遠遠他出差去新疆了。媽,有我在,不是一樣的么?”
“一樣……一樣的……”婆婆連連點頭,眼眶里滾出了兩顆大珠淚。
“媽,快閉上眼睛躺著,醫(yī)生說,休息好,才會恢復得快。”
媳婦步出病房,婆婆卻眼睛睜得越大,轉(zhuǎn)過臉來去看媳婦的脊背,似乎這已是一個陌生的身影……
萍萍出得病房,又長長地透了口氣:“怎么啦,今日我稀里糊涂地在婆婆跟前做了些什么了?來時,腦子里可全是母親的,如今倒全是婆婆的了,我是不是對婆婆過頭了?婆婆她是否看出我一些苗頭來了呢?……唉,怪都怪那個打電話的不跟我說清楚是母親還是婆婆,害得我……”但不管怎么說,萍萍覺得斷不該去埋怨那個打電話的,人家是好心,不能當作驢肝肺,自己也是應(yīng)該這么做的,“救死扶傷”是人之常情,何況她不是我的母親,也是我的婆婆。
婆婆出院了,對媳婦換了一張新的臉孔,媳婦明白婆婆這張新臉孔的來歷,倒是覺得有些對不住婆婆。捫心自問,這回子自己確是把婆婆當作母親了,不然,自己肯定不會這樣著急的。過去自己對婆婆確也有些“偏心眼”,沒像對自己母親那樣的貼心貼肉。這完全是自己的思想在作怪,我要是真把婆婆當作母親,婆婆不也就真成了母親了?!自上醫(yī)院之后,婆婆不也像對待自己的親身兒子一樣對待我了嗎?其實,婆、媳之間哪有什么天然的鴻溝?都是自己的眼睛看出去變了色!我看婆婆是這樣,婆婆看我也是這樣,普天下所有的婆婆看媳婦,或是所有媳婦看婆婆,都是這樣:你看她好就會好,你看她不好就不會好!人心都是肉長的,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婆婆如今待我好,不就是因為那次我在醫(yī)院里“假戲真做”么?前半夜想想別人,后半夜想想自己,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還是老話說得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萍萍越想越覺得內(nèi)疚,對婆婆更加關(guān)心體貼;婆婆對萍萍也就越加呵護有加,倒是把個老王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腦袋……
國慶節(jié)前夕,娘家人捎信來說,村里請來了縣“小百花”越劇團在做戲文,萍萍聽得一蹦三尺高。萍萍是個越劇迷,從小就想當傅全香、王文娟,先后曾三次報考過越劇團。她臉蛋兒生得漂亮,聲音又好聽,就是一雙眼睛太小(她的眼睛的確是小,幾乎瞇成了兩條縫),一次次沒能進得越劇團。她哭著要爹媽陪她到上海去割雙眼皮,結(jié)果被父親罵了頓“騷貨”、“狐貍精”。她傷心極了,一頭撞在門外的石坎上,至今還留下一個“半月亮”。但她仍然癡迷越劇,方圓幾十里她都要趕去看戲,還評頭品足,說這個演員臉型不如她;那個演員喉嚨沒她好。如今,赫赫有名的縣“小百花”來到了自家村里,她連飯都不想吃了。萍萍趕緊打電話叫丈夫一起去看戲,可老王搞企業(yè),腳步走得快,說越劇節(jié)奏慢,太沉悶;她又想叫婆婆一起去,婆婆說她是“雞毛眼”,一到夜里就看不清楚。于是,萍萍便早早地關(guān)門落鎖自個兒匆匆回了娘家。萍萍蹦蹦跳跳地來到自家門前,忽聽屋里嘰嘰喳喳的一片女人聲音:
張大娘夸耀她媽說:
“萍萍她媽,你呀,真是好福氣,尋得個老板女婿像頭大象,一年十幾萬,貓貍進雞窩,老鼠落米缸,哪里還吃得完、用得完呀!”
“是呀,是呀,”李大嬸說,“金山、銀山勿稀奇,難得女婿一片好良心,我就沒這個‘八字’,我那個殺頭女婿也肥得像頭豬,可就是一毛不肯拔。”
“對、對、對,黃狗、黑狗兩樣心,鳳凰、烏鴉不一樣,萍萍媽的那個女婿呀,笑呵呵,如彌勒;威赫赫,像財神!”馬大媽附和張大娘和李大嬸。
萍萍聽大伙都在“嘖嘖”夸獎她男人,仿佛是六月里吃著冰淇淋,忽聽她媽大聲嚷道:
“你們這班陰溝鴨呀,難怪男人要說咱們頭發(fā)長,見識短,歪脖子看戲,戲臺都歪了。老話說得好,‘女婿是半子’,再好的女婿也只抵得半個兒子,是不是?就說我那個女婿吧,雖說他待我也不錯,可哪有我女兒萍萍貼著我的心,要是我女兒不孝順,我那女婿說不定也是一頭一毛不拔的大肥豬哩!老話說得沒錯,‘新親熱棉被,老親趕上壁’哪!”
“那可不能這么說。”有個女人在反對。
“那你要怎么說?你倒自己屎肚里去翻翻看,你的那個男人待你老娘有多好?”
萍萍媽唇槍舌劍一出,屋里立即鴉雀無聲。
萍萍早已聽得柳眉倒豎:“娘啊娘,你可不能這般沒良心,同張棉床不睏兩樣人,你女婿不好,女兒有個屁用!難道我去偷夫家的‘金銀財寶’來給你嗎?”
“騰”的一聲,萍萍跨進了屋里,嚇了眾人一大跳……
戲場上人山人海,演的是《碧玉簪》,女人們尤其愛看。萍萍媽瓜子花生、糖果水果帶了一大袋,邊吃邊看,邊不斷往女兒手中塞,女兒默不作聲,一臉不高興,她卻全然不知覺。
戲演到李秀英歸寧探母,她丈夫王玉林要她原轎去,原轎回,女兒不能明說,母親誤解了女兒,母女倆抱在一起生離死別……萍萍媽已是珠淚簌簌,忍不住開口罵道:
“這個千刀萬剮的畜生爛女婿!”
“是媒婆做了手腳,這也難怪他!”萍萍輕聲應(yīng)母親的嘴,母親仍然不知覺。
戲進入高潮了,玉林娘捧著耀眼的鳳冠東鞠躬、西作揖地懇求李秀英,“手心肉,手背肉,手心手背都是肉”地唱個沒完……萍萍媽又忍不住嘟噥道:
“這個牛角犄老太婆,也是個花臉婆,當面呵呵笑,背后作鬼叫,你看她,打俏眼,摸屁股,哪一點不是向著自己的寶貝兒子!唉,媳婦總歸是媳婦,兒子總歸是兒子,我要是李秀英呀,偏不接這頂臭鳳冠!”
“媽,你嘀咕什么呀?人家婆媳可是有真情的!”
“真情?嘿嘿嘿,你呀,‘老虎外婆’叫門也會去開的,‘莧菜梢子’、‘嫩豆腐’!”
“偏心眼!”
“你說什么?”
“我說你是‘偏心眼’!媽,女人都是要做媳婦、婆婆的,婆婆要待媳婦好,媳婦也要待婆婆好!”
“我那爛婆婆待我就不好!”
“那是因為你待你婆婆不好!”
“什么?難道你婆婆待你好?”
“好,我婆婆待我木佬佬的好!媽,人心都是肉長的,我們往后呀,都別再做‘偏心眼’了!”
“萍萍,你瘋啦?”
“我不瘋,是懂啦!”
“你懂什么啦?”
“母女、婆媳一樣親!”
“啐——哪個婆婆看見媳婦有母親看見女兒那樣好的?”
“李秀英的婆婆就比她母親還要好!”
“你別瞎說!”
“我沒瞎,心里亮得很哩,媽,我們快回家去洗把臉吧!”
“媳婦大娘還沒接‘鳳冠’呢?”
“她一定會接鳳冠的,‘真金不怕火煉’,你還是多去顧顧自己的女婿吧!”
“我女婿怎么啦?”
“沒什么,她在想您啦!”
萍萍拉起母親就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