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后的一天,吳家村的低保戶吳大伯拿到了一本叫“扶貧手冊”的小本子,打開看看,里面的內容主要是家庭基本情況、致貧原因、幫扶計劃、幫扶措施等。而當吳大伯看到幫扶計劃中的春節(jié)慰問內容時,他突然愣住了,因為手冊上明明記錄著慰問金200元、豬肉10斤、食用油10斤,可自己清楚地記得過年時去村里只拿過200元錢,根本沒有拿豬肉和食用油啊?雖然他看到村部的辦公室里擺放著不少豬肉和食用油還有饅頭、肉圓什么的,但村干部并沒有分發(fā)給他。自己真沒有拿到東西,扶貧手冊上卻又明白地寫著,這讓吳大伯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吳大伯想去問問村干部,是不是春節(jié)時村里給他家發(fā)錯了慰問品?可又想,自己的低保戶還是人家村干部給批準的,每個月還拿幾百塊錢的低保金。何況,過年時村里也沒把他全忘了,不是還發(fā)給他200元錢的慰問金嗎?怎么還好意思去問呢?假如人家村里不給你批低保戶,你什么也得不到啊。吳大伯想了很多很多,最后覺得還是算了,不必要去問個水落石出,那樣說不定會給找來麻煩。
不久后,吳大伯在跟村里人閑聊時,無意間又扯到了過年時村里發(fā)放慰問品的事情上。有人就對吳大伯說,您是村里的低保戶,過年應該領到不少政府發(fā)給的慰問品哩。
吳大伯“嘿嘿”一笑說,我只領到了200塊錢啊,別的什么也沒有啊。
有人馬上說,不可能的啊,人家王大毛、黃大嫂不是低保戶還拿得豬肉、豆油、饅頭、肉圓等不少東西呢,您是低保戶怎么會沒拿到呢?
吳大伯說,我說沒拿到真沒拿到啊,我為啥要跟你們撒謊呢?
雖然吳大伯這樣說得很認真,但有人還是搖頭不相信。
不過,這次閑談倒讓吳大伯確信過年時村里是肯定向貧困戶發(fā)放慰問品的,但讓他疑惑的是,別人不是貧困戶為什么能拿到自己卻拿不到?何況,扶貧手冊上還寫得清清楚楚有他的份呢?雖說沒有拿到慰問品并沒有影響過日子,可吳大伯的心里真有的不平衡。
有一次,吳大伯的一個外村的親戚來看望他。閑談時,吳大伯就把過年時村里發(fā)放慰問品的事告訴了親戚。
這親戚“呵呵”一笑說,大伯,我也曾經(jīng)在村里做過干部,就告訴您實話吧。其實,像你們這些低保戶、扶貧戶啥的,過年時政府真有慰問金、慰問品慰問的,本來你們也都應該拿到的。不過,做村干部的也有難處啊。每當要過年時,村里有些村民就來找我們村干部,訴說他們家遭遇到什么困難,甚至還有人?匏Y囈@要那,我們沒法子只好答應他們的一些要求,給他們發(fā)放一些慰問品。我們又總不能自己掏腰包吧,就只好根據(jù)你們貧困戶中的家庭情況,把政府原本發(fā)給你們的春節(jié)慰問品拿出一部分發(fā)給了他們?纱甯刹窟得交差啊,要應付上面檢查慰問品的發(fā)放情況啊,所以還得要把慰問品的去向記錄在你們貧困戶的頭上。
吳大伯聽了親戚的一番話,嘆了一口氣說,現(xiàn)在誰不想當貧困戶呢?反正都是公家給錢給物,只要干部沒有自己拿回家去,那還能說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