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哥哥在冰冷干燥的桌球室玩桌球,是十五歲夏天留在江目島的記憶。 這不是某種文學性、修飾性的說法,我跟他擼起袖子,火藥味十足地在臺球桌后對峙的畫面,的的確確被照相機保存了下來,貼在透明的玻璃柜臺后。它挨著那條被磨損得只剩薄薄一層的“享快樂桌球,念幸福時光”宣傳語,看起來許久未經(jīng)整理,歪得不成樣子。 相片中的他留著短寸,穿著t恤,露出壯碩的肌肉。我則一手抽煙,一手撐著球桿,雙眉緊蹙,作若有所思狀。“是在想這球怎么打吧?”此時此刻的我也抽著支煙,站在正午時分灼人的烈日下,瞪大眼睛艱難地注視著那幅場景。老板吹牛說這人他還記得,是他開店這么多年見過球技最好的人,我微微一笑沒有接話。“你是不可能記得他的。”我想。 “因為他已經(jīng)死了。” 那是他剛退伍回來那段日子,夏日無聊,每天都騎著摩托帶我到鎮(zhèn)上玩。他有很多錢,而且對此似乎毫不在乎,看到什么好玩的就問我要不要,只要我稍作猶豫,他就會砸錢把那玩意兒買下來。我半開玩笑跟他說:“如果我是個女的,一定會愛上你。” 矛盾的是,哥哥不在乎錢,對錢卻很有規(guī)劃,除了和我出門,沒看到他在其他地方亂花錢。坦白地講,直到他死,我都沒搞明白他到底是個怎么樣的人。 “下次他來,拿包中華給他吧,就說我請的。” 我將一張百元大鈔壓在柜臺上,對老板說。 01 張惠問她讓我?guī)У南礉嵕娜チ,我拍著腦袋笑道:“我給忘了”,隨即“啪”得關(guān)上門,沒給她數(shù)落我的機會。從生物學上講,這是婚姻教給我的“條件反射”。我結(jié)婚已快十年,早是個訓練有素的“模范丈夫”。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省悟“好難不跟女斗”的道理,跟女人交流邏輯學,我們男性實在不占優(yōu)勢,更何況還有聲音天跑不夠尖細這種“生理劣勢”……我說這話不是跑火車,你如果不信,自可以去翻哈佛大學邏輯學專業(yè)的教師名單,里面的名師教授一排排全是女人…… 正因如此,認可“沉默是金”才是那么重要,有漲紅了臉跟她辯個天朗氣清的功夫,不如老老實實倒躺去買洗潔精。 傍晚的超市沒多少人,等我買完東西回到家,桌上的飯菜仍然冒著熱氣,這更讓我肯定買洗潔精的英明決斷。我心滿意足地扒著飯菜,未注意到一旁的張惠手支著下巴,正不懷好意地盯著我。 “你干嘛?” 老夫老妻的,這神態(tài)令我莫名其妙,“難道是前些日子用私房錢打牌被發(fā)現(xiàn)了?”我心虛地往嘴里扒飯,連帶著餓意也被嚇退了。張惠卻笑瞇瞇的,一個字也不說。 “你猜我今天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她忽然坐直身子,挑眉望向我,彼時的我已準備把“罪行”全都交代了,正猶豫先說大的,還是先說小的。先說大的吧,越說越小,就是難說,先說小的吧倒是容易,就是越說越大…… 我愣愣地盯著她。 “看這個,”她不知從哪里掏出一本筆記本,用墨黑的小扣子扣著,高檔的牛皮封面按下去能顯出一個指印。“你是從哪找到的?”我的手中恢復動作,松一口氣的同時問。——那是我珍藏多年的日記本。 她眨了眨眼,似乎對我平淡的反應感到意外。“收拾你房間的時候翻到的,”她把日記本端至桌上,“寫了很多私密事嘛。” “張惠同志,”我厲聲道,“你這是對我個人隱私的嚴重侵犯!是枉顧法律腳踏人權(quán)的行為!——你知不知道?虧你還是法律顧問,怎么連公民的隱私權(quán)都不放在眼里。” “滾,滾,一邊兒去,別上綱上線,”她揮手道,“我又沒怎么看,就瞟了幾眼。我說老段,你什么時候有了寫日記的習慣?” 這話讓我一愣,“什么叫‘什么時候有了’,”我別了她一眼,“我一直在寫日記啊。”聽到這話,她驚訝地抬眼:“你什么時候?qū)懭沼浟耍?rdquo; “喂,張惠,”我憤慨道,“你還真把我當成你養(yǎng)的寵物啦?我也是有私人空間的好嗎!記日記這個習慣,我大學就有了。” 她“嘖”了一聲:“你小子藏得挺深啊,我居然一點兒也不知道?欤涯氵@些年來的日記本交出來,讓組織審閱審閱。”得,我想,不該多嘴的,這下要考察我的“思想覺悟”了。 時鐘“滴答滴答”地走過晚上六點,夜色漸濃,張惠卻渾然不覺,津津有味地翻著那本日記。“有這么好看?”我嘆了口氣,起身去給她把燈打開。 “老段。”她突然在背后喊我,我“嗯?”了一聲,沒有回頭。 “你最開始,是因為什么才記日記的?” 02 很久以前我是不寫日記的,也不覺得什么東西有記下來的必要,“值得紀念的東西自然會記得,被遺忘的東西不值得紀念”,那時的我這樣覺得。 下定決心把每一天的自己都記錄下來的契機,事到如今已經(jīng)想不起來了,這也是沒辦法的吧,畢竟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被遺忘的東西不值得紀念,”從這個角度來看,寫日記的理由并不重要。 翻開最古早的日記本,年輕時代如畫畫般潦草的字記下的,是和室友出去吃火鍋的事,F(xiàn)在的我給一家私企當財務(wù),為了飯碗,字已經(jīng)圓滑得如同我迎來送往時的笑容了。 “吃了紅油火鍋,很辣,以后絕對不吃辣的東西。” 說是這樣說,張惠是湖南妹子,在她的影響下,我現(xiàn)已近乎“無辣不歡”。為什么吃個火鍋都能辣到不行?那種地方的湯底為了迎合大眾口味,不是只看著唬人而已嗎……隔幾頁又說女朋友莫名其妙發(fā)火,干脆分手好了。“你小子還真是個混球。”讀到這段時,我笑道。 那些瑣碎的感受連在一起,終于讓二十歲的我的面容如吃水太深的貨輪,艱難地浮現(xiàn)在眼底。更為早些的自己則完全沒有佐證了,我只能憑印象勉強回憶。 想到這里,若有所思間,我仿佛想起了當初決定寫日記的理由。 “所謂成長,就是用知識和經(jīng)驗剿殺過去的自己。” 03 江目島的秋風凜冽傷人,張惠把臉深深地埋進圍巾里,生怕她那張“老臉”經(jīng)受一點冷風。我推著行李領(lǐng)著她走出那間小小的火車站,“你不至于路都看不清吧?”我看著她那只緊緊挽住我的手。“這不是很久沒來了嘛。”她嗔道。 父母在車站外等候多時,老舊的SUV駝著笨重的行李,搖搖晃晃地向村子駛?cè)。必須澄清一下,三大箱里有兩箱都是張惠的衣?hellip;… 和上次回家相比,父母臉上的皺紋又多了幾道,這讓我歸鄉(xiāng)的喜悅被沖淡了幾分。好在令人欣慰的是,二老都和年輕時一樣健談。和我比起來,他們跟張惠倒更像一家人,從車起聊到車停,嬉笑聲一路不絕。按理來講,張惠在他們發(fā)起小時候的我這個話題的時候,是沒有話語權(quán)的,但她前幾天剛“審閱”完我的日記本,這件事就不一樣了…… 總之,車子好歹平安開回了家,沒被他們抖出的八卦推進海里。 “你爸爸媽媽真是一點兒沒老,嘴巴還是那么厲害,”張惠靠著書桌,捧著一只老式搪瓷杯,“咯咯”笑著。我們被安置在我高中時住過的房間,此時此刻正收拾行李。雖然已經(jīng)來過好幾次了,但她還是好奇地四處打量著。 “有你在,他們的功力是沒有退步的機會了,”我把她的內(nèi)褲扔給她,開玩笑道。“這不挺好,”她說,“這正是所謂‘家族的傳承’。” 要是“家族的傳承”就是講人閑話,我們段家還真是沒救了。 “你前天說過的,一定要見的那個人,到底是誰?” 我蹲在地上,有條不紊地把她的物品逐個安置,聽到這話,動作微微一滯。“沒什么大不了的,”我說,“現(xiàn)在想想,這么多年沒聯(lián)系,突然去打擾人家怪失禮的。” “什么意思,”她微微蹙眉,作勢要踹我一腳,“老娘為了陪你回老家,可是把中秋假都給請了,結(jié)果你跟我說不想去?” “這也能怪我啊,”我把她的臭腳推開,“我可沒說要你作陪,是你自己無論如何也按耐不住好奇心,非要跟來一看究竟。” “誰叫你小子語氣那么鄭重啊!”她高聲道,“什么‘一定要找她問個清楚’,‘無論如何也要弄明白’,我以為多大的事,怎么現(xiàn)在又不去了?” “其實那人是我的舊情人,。”我假裝沉思了一會兒,說,“我本來想跟她重燃舊情的,現(xiàn)在想想,又覺得有點蠢。” “去你的。”張惠的腳直直踢向我的胸口。 “好了好了,我只是還在考慮。”我站起來,從胸口抽出一支煙,靠著夕陽燦爛的窗戶,打火機燃油不怎么足了,打了好幾下才著。“有些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決定的,尤其是那些可能會傷害到別人的事。”她盯著我的臉看了好一會兒,難得的一言不發(fā)。 “講這么嚴肅,你小子,不會真要去見舊情人吧。” “你猜咯。”我吐出一口煙,笑道。 “混蛋,你要是真敢背著我藕斷絲連,我二話不說就把你的蛋蛋割了。” 04 農(nóng)貿(mào)市場的喧鬧聲幾條街外就能聽見,我們運氣不好,正撞上半月一次的大集。張惠坐在副駕駛打瞌睡,身子一晃一晃的,F(xiàn)在是早晨七點,我們起了個大早。 “本來想著早點來,給她挑最好的禮物,現(xiàn)在看來是沒戲了。” 我對張惠說,她含糊應了兩聲,眼睛卻沒有睜開。“喂,口水流出來咯。”我說,這話倒讓她瞬間清醒。張惠慌張地一揩嘴角,發(fā)現(xiàn)是我誆她后,氣急敗壞地使勁捏了一下我的腰。大概是覺得這樣不解氣吧,又從車前的夾層收走了一包煙:“鑒于你無恥的詐騙行為,我司決定沒收香煙一包。” “整挺好,吸煙有害健康,正好我最近想戒煙了。”我扶著方向盤,另一只手從口袋里掏出根煙叼在嘴里,一邊說。 “你你你!” 折騰了半個小時,終于在市場末尾段買到一箱蘋果,品質(zhì)先不論,價錢倒很有高檔貨的水準。算了,有總比沒有好。 車子無聲地駛過鄉(xiāng)間小路,張惠抱著電話,側(cè)過臉小聲交談。雖然是假日,但她這種工作很難說什么時候來活干,因此一旦來活了,就不太好拒絕。她不說話,我倒覺得有點寂寞了,想到即將見到的人,心中更是忐忑,于是車速不知不覺間放慢。 “開快點啊,”她突然回過頭來,“你還真要去見老情人啊,這么膽怯?”我沒有理她,自顧自地開車。田間風景從眼中穿映而過,一些記憶的碎片浮現(xiàn)在我眼前,音容笑貌宛如昨天。 05 林少曼撐著身子,略顯尷尬地讓我們進屋,兩只眼睛隱秘地打量著我們,心思不顯。 和曾經(jīng)的她相比,現(xiàn)在的她已經(jīng)是個徹徹底底的老太婆了,我想時間的確是毫不留情的東西,任你曾有多么雄高的心氣,與它何干? 很多年前,同樣是這間破破爛爛的出租屋,我差點和林少曼大打出手。那時的我寫字還像畫畫,那時的她頭戴淡粉色的牡丹花飾,濃妝艷抹自一股不服歲月的氣質(zhì)。現(xiàn)在,我落筆即是楷體,她老得不成樣子。 她佝僂著打開房門,拿了兩雙被穿得變形的棉鞋,丟在灰撲撲的水泥地上。墻壁上刷著的白油漆東落一塊西落一塊,顯露出比十幾年前更蕭條的殘破氣質(zhì)。“請進。”見我傻傻站在門口,林少曼猶豫著,說了一句。我沒想到這句“請進”是對我說的,就像十幾年前我沒想到那句“滾出去”是對我說的那樣。 我開始觀察起林少曼,現(xiàn)如今她已完完全全是個慈眉善目的老人了,就像你在社區(qū)活動中心隨處可看到的那種。她顫顫巍巍地為我們泡茶,張惠見狀,連忙上去攙她。“不用。”林少曼說。她用一種頗令人擔心的姿態(tài)把茶端上來,熱騰騰的茶水熱氣四溢。她沒有看我們,而是認真地品味著那杯茶,時不時瞇起眼睛,看起來頗為享受。 “不是什么好茶。”良久,她幽幽地說了一句。 “街道辦那群蛀蟲,良心全部喂了狗。政府發(fā)給我們的茶葉,他們偷偷賣掉,轉(zhuǎn)頭進一批殘次品過來。” 張惠不敢接話,遲疑地望著我。“阿姨,”我笑道,“好多年了。” 林少曼端詳著杯中的茶水,一片比指尖還大點的茶葉死死地沉在水底。“你也變了啊。”沉默良久,她輕嘆一聲,臉上的陰郁如冰川般融化,取而代之的是凄涼的笑容。 “人總是會變的,我以前吃不了辣,現(xiàn)在被她影響,也愛吃辣了。” 她的目光隨之轉(zhuǎn)移到張惠身上,略微打量,便如飽食的獅子見到不感興趣的獵物般移開了。 “你來是為了春兒吧。” 我還想寒暄幾句,她卻早就看穿了我的心思,直奔主題。那些假惺惺的話卡在喉嚨里,出又出不去,回又回不來。 “咳咳,是的,”我不好意思道,“阿——林春,她的事。”林少曼斜了我一眼,卻一字不發(fā)。 “從她走的那天開始,我就一直在等你,跟我來吧。”林少曼徑自起身,向內(nèi)間走去,留下我呆坐在沙發(fā)上,不斷回想“一直”這兩個字。 06 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哥哥會以那樣一種方式離開世界。 誰又能想到呢?把寫字當畫畫的人有一天抬手就能寫出“印刷”體,一點辣不能吃的人終于一頓也少不了辣椒,世界上最強壯的人,有一天再也下不了地。 為了杜絕防不勝防的溺水事故,江目島最近幾年已經(jīng)不組織學生到郊外春游。在最后一次學生大規(guī)模春游活動中,一名退伍軍人為了救一個失足落水的小學生,在湍流中失去意識,幾乎喪失生命體征。讀到這條新聞的時候我并沒有多特殊的感覺,直到哥哥的名字被那個只會說漂亮話的討厭記者冠上“烈士”的頭銜。 他怎么會死呢?這小子張口閉口“生存率不足百分之一”,真是實打?qū)嵉男笊。事實上,哥哥最后也確實活了過來,他抓住了那百分之一的機會,從閻王爺那虎口脫險。哥哥醒后我興奮地翹掉了下午的課,父母還讓我請好假再來,開什么玩笑!我怎么等得及。由于一周沒睡好,還好幾次險些被車撞到。 午后的醫(yī)院靜得嚇人,偌大的走廊只有我的腳步和喘息聲,其實我已經(jīng)盡力放輕聲音了,但不知為何就是“啪啪”響個不停。父母和一個花白頭發(fā)的醫(yī)生在走廊末尾竊竊私語,見到我來,連忙揮手讓我小點聲,我喘著粗氣推開房門—— 哥哥穿著病號服,雙手環(huán)在腦后,正渾身松懈地癱靠在病床上。他的眼睛空空地盯著天花板,臉有些浮腫,面色鐵青,看起來十分憔悴。 “哥哥。”我試探道,小心翼翼地坐在床前。他緘默不言,胸腔一起一伏。 “小峰。”不知過了多久,他微微張了張嘴,聲音沙啞得像生銹的鐵門。“我好像殘了。”他轉(zhuǎn)過頭來,雙目無神地對我說。 07 后面說了些什么,我已經(jīng)記不清了,“醫(yī)生還沒給出結(jié)果”,“別瞎想”之類的吧,根本毫無意義。哥哥比我聰明,只從一個表情,他就能猜到父母那善意的謊言后到底藏著怎樣的真相。 如果沒記錯的話,我就是那段時間染上煙癮的,那時候真是醉生夢死,家里人忙著照顧哥哥和應付電視臺,根本沒時間管我。我莫名不想看到他,——不想看到哥哥,說不清楚緣由,但就是不想。 有那么一天,凌晨一點左右,我和朋友瘋完,踉踉蹌蹌地回到家。打開燈,哥哥竟然還沒睡,他扶著輪椅在玄關(guān)后看著我。“怎么了?”我問一邊脫鞋,一邊問,嘴里含著根棒棒糖棍。——糖早就吃完了。 “沒事,”他推著輪椅進了廚房,“要不要吃點東西,玩了這么久,也該餓了……” 我注視著他的背影,站起來,把手插在衛(wèi)衣口袋里,——這是我最近從電影里學來的姿勢。“我最近交女朋友了。”我鬼使神差說了一句。 哥哥一只手撐在輪椅上,另一只手艱難地舉起,去摸柜架上的面條,此時他完全沒有余力回話。我看不下去了:“讓我來吧。”見我伸手,他悶哼一聲,坐了回去,額間竟泛起微微一層汗珠。他松了口氣,自嘲:“還真是不中用了,這點小忙都要弟弟幫。” 我一言不發(fā)地坐到桌前,哥哥利落地煮好了兩碗面條,一碗雞蛋,一碗青菜。“醫(yī)生說手術(shù)后,飲食必須清淡點。”見我直直盯著他的面,哥哥解釋道。我看著他那碗清湯寡水只有幾根面條的面,鼻頭一酸。“醋可以喝吧。”我說,把醋遞到他跟前。 印象里,哥哥一直是個酷酷的人,雖然知道他會做飯,卻一直沒嘗過他的手藝。那時候我沒有記日記的習慣,味道一點也記不清了。 “你那是什么表情,”吃面吃到一半,他見我久久不動筷子,笑著捏了捏我的鼻子,“我都還沒哭。你委屈個什么勁。” “廢就廢了,日子還得過。” 08 林少曼將鑰匙插在鎖孔里,輕輕一旋便將門打開,那門鎖被保養(yǎng)得很好,絲毫沒有卡頓。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深黑色的厚厚的窗簾,“我睡眠不好,又晝夜顛倒,所以買了這顏色。那種淺色的窗簾根本華而不實吧,誰用那個?”,——耳邊突然響起這句話。“怎么了?”張惠見我一動不動,不解道,我搖搖頭:“沒事。” 林少曼回頭掃了我一眼,走到窗前,“刷”一下,猛然將窗簾拉開。剎那間,刺目的陽光將一塵不染的地面,空蕩蕩的床鋪,被布蒙著的梳妝臺暴露在人眼前。如果不是曾幾何時倚立窗臺的倩影在光影晃動下若隱若現(xiàn),這地方我是完全認不出來了。 “怎么收拾得這么干凈?”我問,這人打掃這里比外面還用心。 “東西都收起來了,”林少曼淡淡道,“她想留給你的東西,我都放在柜子下面了,你自己拿吧。”說完,竟丟下我們不管,獨自離開了房間。張惠小心地往里探身:“哼哼,這就是你老情人住的地方啊……”我沒有否認,默默地俯身,從衣柜下層那個腐朽的幾乎抽不出來的抽屜搬出了林少曼說的東西。 時光如沙,從它表面流逝而過,形成了一層怎么抹也抹不掉的土黃色。張惠看了我一眼,背著手在我耳邊輕語了一句:“早點出來。”隨即便走開了。我點了點頭,打開了那盒塵封了十幾年的,在記憶中湮滅多年的寶物。 09 殘疾第二個月,哥哥謝絕了所有前來采訪的記者。他拜托父母定制了一套木匠工具,把自己在房間里關(guān)了三個月。 我們這地方,一直有木工的傳統(tǒng),舊時候物資匱乏,一個好的木匠會受到十里八鄉(xiāng)的崇拜。近幾年,江目島的木工技藝更是被申為世界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我無論如何也無法將哥哥與木雕綁定在一起,直到他開始研究木雕的第二個月,也沒多少明顯的感受,只是半夜起來上廁所時,偶爾聽到他在房間里又哭又笑。 父母對他的精神狀態(tài)很擔心,但另一方面,能有東西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讓他不去想身體的殘疾,又是不錯的一件事。討論很久后,我們決定不加干預,哥哥是個獨立的人,只是殘疾讓他不得不依靠我們,我們必須尊重他的決定。 三個月后,哥哥拖著暴瘦二十斤的身子和滿屋的木雕出來了,這些日子他用廢的木料幾乎裝滿了兩輛卡車。父親半開玩笑問他小段師傅,是不是可以出山了,他搖搖腦袋:“才剛?cè)腴T。” 接下來幾個月,他發(fā)瘋般參加島上的木雕大賽,不僅島上的,國內(nèi)外各式各樣的木雕比賽他都要摻一腳。拿了名次的作品保留收集,無人問津的則直接丟棄。他還托關(guān)系向各路木工師傅請教,托“見義勇為英雄”這個名號的福,不少能工巧匠愿意伸出援手、指點迷津。 就這么沒日沒夜鉆研了一年半,哥哥終于在木雕界嶄露頭角,其實他的雕刻技術(shù)談不上多頂尖,頂多在業(yè)余里鶴立雞群,但靠著“見義勇為”的事跡,還是被各路媒體爭相報道。在報紙、電視和短視頻平臺里,哥哥是一個才華橫溢、敢打敢拼、永遠樂觀的勇士,但只有我們知道,隨著木雕技藝的不斷精進,哥哥的性子卻越來越偏執(zhí)。 他會一整天無聲無息地坐在強光下,像撫弄嬰兒般雕琢木雕,也會在辛苦一天后,不知是因為哪里不滿意,還是某個小瑕疵,像憎恨誰般把傾注了大量心血的木雕狠狠砸在地上。哥哥的房間是個詭異的地方,被工作燈照射的亮堂堂的桌子上擺滿了象征著祥瑞的木雕,她們形態(tài)各異,或笑或鬧,裝點著喜慶與吉利,漆黑一片的桌下卻堆滿了被砸碎的木雕殘缺的肢體。哥哥走路時會無所謂般踩過那些被淘汰的作品,發(fā)出刺耳的“嘎吱嘎吱”的聲音,即使在半夜也一樣。 我們越來越擔心他,商量著為他請精神醫(yī)生,卻被斷然拒絕。我們也沒辦法,他的精神狀態(tài)本就不穩(wěn)定,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用“精神醫(yī)生”刺激他,情況反而可能更糟。 爆竹聲中,春節(jié)又到了,對木匠來講,春節(jié)不僅是闔家團圓的日子,還得為一年一度的“江目島木雕大賽”準備。 全島最優(yōu)秀的木工都將參加這場比賽,但我們,包括哥哥自己都不覺得能獲獎,只希望他能從其他選手身上學點經(jīng)驗。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哥哥開始為大賽作準備。那些日子他狀況好了很多,大概是心態(tài)放得開吧,有說有笑的,食量都比平時大了幾分,對此,父母頗感欣慰。 大賽在商城門口的空地舉行,幾十位入圍選手的作品由群眾投票選出,陳列在展廳,然后接受十幾名木藝專家的進一步考核。這種專業(yè)的評判就不是普通人能參與的了,一絲微小的瑕疵都將決定勝負。 哥哥的作品被安排在最角落,沒辦法,江目是中國四大木都之一,好幾位全國頂尖的木工師傅集結(jié)在此,角逐金牌,不如說能參加就是萬幸了。我推著輪椅,和哥哥、父母在展廳走走停停,他時不時叫住我,讓我停下來,對著一些我根本看不出區(qū)別的木雕嘖嘖驚嘆。 “總有一天,我也要站在那里。”頒獎儀式開始后,哥哥緊緊地握著輪椅的扶手,堅定地說。 經(jīng)過半天的打分,毫不意外,哥哥的作品沒能出現(xiàn)在前十三位。最后開始的是冠亞軍名詞揭曉,主辦方給足了懸念,磨嘰到最后才把兩塊獎牌端出來。 主持人連說了三遍“亞軍是——”,然后放在耳邊:“是誰呢?”引得現(xiàn)場一陣噓聲。他又吊了觀眾一會兒胃口,才念出亞軍選手的名字——是去年的冠軍得主,一位年過半百、滿頭銀發(fā)的匠人。他疑惑地上臺,在震耳欲聾的得獎音樂中不停打量,大概在想是哪位高人打敗了自己吧。這也沒辦法,我一邊給哥哥揉肩,一邊想,競爭太激烈了,失敗再所難免。 臺上吵吵鬧鬧的,不知何時才能公布冠軍獲得者,主持人竟在亂哄哄的人群中念起廣告詞來,真是敬業(yè)。我打了個呵欠,漫無目的地開始數(shù)廣場柱子上探頭探腦的白雁。哥哥今年確實沒得獎,但只要保持現(xiàn)在這種狀態(tài),總有一天,他的作品也會得到賞識……我漫無邊際地想著,忽然,一只手用力扒了扒我的肩,差點把我推倒。我被嚇了一跳,惱火地轉(zhuǎn)過頭,卻發(fā)現(xiàn)是爸爸。 “干——怎么了?”我問。 “快松手。”爸爸焦急道,我疑惑地盯著他,發(fā)現(xiàn)他的手拼命地往下指。順著他的手指,我看到哥哥目視前方,呆坐著,一動不動。 廣場上的嘈雜不知何時則安靜了下來,只聽到主持人拿著張收手卡,不斷地重復一句話。 “冠軍獲得者——段晉,在嗎?冠軍獲得者——段晉,在嗎?” 10 開著車離開林少曼家,已經(jīng)是晚上八點。 走之前我跟她說阿姨,下次來我給您帶兩瓶最好的染發(fā)劑,您把頭發(fā)染回去,一定能煥發(fā)人生第二春,她漠然道:“不用了,一大把年紀了,沒有那心力了。”我想,這女人雖然老了,心思卻和當初一樣毒辣,她早就看出來我依然恨她,并且永遠不會再來。 和林春在一起的時候,她幾次三番提醒我不要到她家找她,我還以為是所謂“少女的青澀”,現(xiàn)在想想,她那種人根本談不上“少女”,有這樣想法的我才是昏了頭。她只是單純地讓我離她媽遠點,免得白挨一頓罵。 林少曼,大概會無聲無息地死在那房子里吧,在那無論如何也不能被稱為“家”的地方。到頭來,我們都要為自己的“惡”付出代價。 我是從林春那里榨走了東西的,——她毫無猶豫奉獻給我的,明明就不容褻瀆的東西。對她那種人來講,那東西比黃金還寶貴千倍。“我為什么要用‘她那種人’?”我憎恨起自己,連帶著開車的手法都暴虐了許多。 “老公,你沒事吧?”張惠擔憂地望著我,我的胸口悶得慌,但為了安慰她,臉上還是擺出一個勉強的笑容。“沒事。”我說,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老婆,我愛你。” “我也愛你,”張惠緊緊貼在我身上。感受著她的體溫,我的心里一陣惡心。不是對她,而是對我自己。“這些罪原來在這里等我,”我想,“現(xiàn)在我又開始榨取張惠了,——榨取另一些東西。” 11 事實上,這些事情都不能怪我,我的心里缺失了某種東西,這種缺失讓我不擇手段地從他人身上榨取——林春也好,張惠也好。我愛她們,只是我難以控制自己的混亂。 我有什么錯呢?我甚至想過,無論林春的盒子里有什么,我都要坦然面對。怨也好、愛也罷,接受它才能超脫,但我沒想到的是,她留給我的,是一份純粹的惡。那是令人作嘔的東西,僅是存在就足以證明我的可悲與懦弱。然而,比這更可悲的是,我在林春的房間里枯坐了半小時,卻連毀掉它的勇氣都沒有。林少曼這個混蛋,她一定早就知道盒子里有什么,她一定是故意報復我。 這一切,都源于哥哥。 那天,組委會把金獎頒給了哥哥,一個記者在驚愕之余,不忘自己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咔咔”拍下了這一串荒唐滑稽的組照。 直到主持人喊了幾十遍他的名字,哥哥才慢慢地挪上頒獎臺。他站在那兒,在光明正大的亞軍和其他十一名光明正大的“手下敗將”中間,眼神躲閃、大汗淋漓,不像個榮獲冠軍的匠人,倒像個被緝拿歸案的逃犯。他小聲說了句:“這個獎我不能拿。”卻沒有任何人回應。 “這個獎我不能拿。”他不斷重復著,競爭對手們卻紛紛挺著鼻子揚開目光,仿佛跟這樣一個人對視會玷污自己的榮譽,主持人更是自說自話,直接將他無視。坐在主席臺上的專家和領(lǐng)導們其樂融融,一個個站起來,提褲子、系腰帶,仿佛迫不及待要給選手們頒獎了。哥哥望著臺上高高在上的人,倘若明白了什么似的。 現(xiàn)在想想,給哥哥頒獎是一場徹徹底底的炒作,他在短視頻平臺有幾百萬粉絲,換句話講,就是有壓榨不盡的利用價值。木雕大賽在全國雖然有一定的關(guān)注度,但還遠遠沒達到發(fā)展地方的程度。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誰會對正兒八經(jīng)的傳統(tǒng)木雕感興趣呢?選出一個冠軍有什么意思,木雕刻得好的人多了去了,百萬網(wǎng)紅可只有這一個。 我終于明白了,以哥哥的水平,他連預賽都進不了,換而言之,既然他進了預賽,那他就一定能拿冠軍。 12 哥哥死后,整整半年,我和林春廝混在一起。 在她還活著的時候,我不管她叫“林春”,而是“阿春”,林春和阿春是不一樣的,就算她們是同一個人。 總有一天,我還會叫她“阿春”,我痛苦地預感到這點。 我們一起在街上游蕩,一起去溜冰場,一起去火車軌道上踩獨木橋。溜冰場對我們有獨特的意義,然而在冰刃的回舞中,在她輕盈的身軀盡情施展,面上露出笑容之時,我感到溜冰場對我們的意義也不一樣。 只有這時候,拋開那些她全副武裝用來掩飾自己的東西——名牌包包、高級料理、蘋果手機,我才感到,她也是個跟我差不多大的孩子。 第一次做愛后,我們待在一家破爛不堪的旅店里。是那種最廉價的房間,只一張床,一個柜子,一頂燈,對面擺著一張電視柜,上面是一臺失靈的臺式電視。 她斜靠著電視柜,一只腳收起,將絲襪一寸一寸套上皮膚。我知道她只穿比正常碼子小一號的絲襪,因為那樣可以讓大腿看起來更緊繃。 有那么一段日子,我干凈地把這些事情忘記了——很長一段日子。然而現(xiàn)在,彼時彼刻如同倒帶的電影,在我眼前一幀一幀、清晰無比地播放。 臟兮兮的窗簾被風輕輕拂起,整個房間都是油膩的氣味,我開始思考我們昨晚是哪來的興致,竟然在這種地方做愛。不知是不是錯覺,我甚至聞到了輕微的屎尿味。 林春的背后有一個藍色的瓷質(zhì)花瓶,里面插著一株含苞待放的水仙,它孤零零地佇在那兒,高高地將整只花露出瓶口。 “放在這里,過不了幾天就謝了。”我赤裸著身子,一邊抽煙,一邊欣賞她白嫩的身體,那真是艷麗且致命的果實,像她背后的水仙一樣動人。 “這種便宜貨品種不好,在我們這個地方,再怎么養(yǎng)也只能活幾天,”她淡淡道,“無所謂的,養(yǎng)死了再買幾株便是。” 林春開始盤弄起頭發(fā),女孩子的頭發(fā)當真超乎想象,看起來那么簡單的一個發(fā)型,竟然有那么多步驟。打理好發(fā)型,又開始化妝,我饒有興趣地看著她捯飭自己,心中慶幸自己是個糙漢子。忙完這一切,她把一切東西收進包里,又拿出手機擺弄了起來,這次用時出奇的長。 “干嘛呢?”我問,“跟別的男人調(diào)情嗎?” “你以為誰都跟你一樣。”大概是靠累了,她又坐回床上,兩條腿齊靠著,嫵媚動人。我一把將她拉進懷里:“到底在干嗎?” “我在記日記。”她掙扎了兩下,輕輕推開我。“日記?”我毫無頭緒,“寫那玩意兒干嗎?” “有一天早上,我起來,突然覺得過去的自己很陌生,于是用這種方式,希望和她重新認識一下。” “你這……”我干笑兩聲,“還挺文藝啊。” “跟文藝沒關(guān)系,”她依然在手機上敲敲打打,“你不覺得,每天的自己都不一樣么?昨天還喜歡的東西,今天就可能討厭了,如果不用這種方式留下印象,我們就是不斷地在無聲無息中死去。” “為什么不拍視頻,或者留個錄音?” “在這種情況下,文字具有最直觀的表現(xiàn)力。” 我靠在床上,認真想了想,盯著她窈窕的背影,若有所思。“其實不用記下來也沒關(guān)系。”我說。 她轉(zhuǎn)過身來,不解地盯著我。 “人確實每天都在變,就像我現(xiàn)在喜歡胸大的,明天就可能喜歡平胸,”我含著煙道,“但是,有一種東西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消失的,不管你怎么變,它都會像夢魘般纏著你。” “說啊。”林春聚精會神地凝視著我,這是她第一次用這么認真地眼神看我,看來她是真的很在乎這個。 “我們心中的惡,是永遠不會消退的。” 我繼續(xù)說:“惡這種東西,其實都一樣,毀滅一個國家,或者活埋一只小狗,本質(zhì)上沒有區(qū)別,問題是我們?nèi)绾慰创约悍赶碌膼骸?rdquo; “只要你不敢正視心中的惡,惡就會無限膨脹。一個人再怎么變化,也是無法擺脫心中不敢正視的惡的?催^《無間道》嗎?劉德華從一個小混混混成了高級警司,他的變化大吧,可當梁朝偉告訴他他是臥底時,心中那份不敢正視之惡依然瞬間就將他擊潰。所以他瘋了,一邊喊著‘我想做個好人’,一邊槍殺了梁朝偉,那實際上就是‘自我回歸’的表現(xiàn)。” 我長長地吐了口煙,為什么要和她講這種事?我不清楚,但也無所謂了。林春思慮良久,熹光中,漂亮的睫毛一跳一跳。 13 那件事情后,哥哥很久沒有出門,某天,突然讓我推他出去轉(zhuǎn)轉(zhuǎn)。 我心情復雜地搬來輪椅,對他而言,現(xiàn)在出去真是一件好事嗎?連村里的人都相信他利用特權(quán),靠不正當手段強奪了冠軍。“沒事,”大概是看穿了我的想法,他拍拍我的手,“沒事的。” 春意漸濃,十二月的嚴寒還未散盡,澄黃艷亮的迎春花就等不及要開放了。我們行于枯黃中夾雜著早綠的田野,以恣意噴涌著的春泉為背景音,隨意閑聊。 “不知不覺里,”哥哥眺望著不遠處的青山,“木雕成了我存在的理由。” “那不是好事嗎?”我說,“大部分人連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 “對正常人講,這的確是一件好事,”哥哥嘆了口氣,“但是對我這種殘疾人講,把生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件事上無異于自殺。” “你還有我們呢,”我安慰道,“別想太多,過好每一天就夠了。” 我按住他的肩,在一片生意盎然的野地上駐足。他扶住我的手,抬眼望著我的臉,嘴唇翕張,然而片刻后,又把手收了回去。“回去吧。”他長嘆一聲。 輪椅吱呀吱呀地駛過軟綿綿的泥土,駛過花的絢麗和鳥的鳴叫,向家的方向平靜行去。 兩周后,哥哥失蹤了,經(jīng)過一個月的搜查,沒人找到他的尸體,也沒人認為他還活著。 17 哥哥的葬禮上,一群嬉皮士為他演奏了《Luv(sic.)pt3》,那好像是一個日本說唱樂手的遺作。不管怎樣,我覺得挺好聽的,雖然沒什么人在乎。 漆黑的棺木沉沉壓在生滿毛刺的架板上,“鐺”得一聲,法師神色肅穆地呢喃起神秘幽遠的咒語。哥哥面帶笑意目視前方,那是他退伍回來時由媽媽拍下的相片。 嗩吶哀鳴。 當守靈臨近尾聲,靈堂的布簾突然被人撩起,一個女人緩步走了進來。她收了收裙子,跪坐在地,捏起一柱香,插在哥哥靈前。她的動作很慢。 “我生命中,一切的悲惘……” 她念起一首詩,是首不長不短的現(xiàn)代詩,“他寫的,”念完后,她望著相片中的哥哥道。“你們認識?”我輕聲問,父母守了前半夜,此時正在隔壁休息,我不敢大聲說話。女人搖了搖頭:“不算認識。” “那……” “我在夜總會上班,見過一面。” 她遞給我一張名片,我草草掃了一眼,明白了她的意思。哥哥會去那種地方?想來,大概是陪戰(zhàn)友或領(lǐng)導什么的去的吧,但他受傷已經(jīng)快兩年了,那到底是什么時候的事?為什么她還記得? “那天晚上,他醉得七葷八素,在房間里,摟著我念了一夜的詩。”女人說道,眼睛怔怔地盯著地板,語氣中透露出懷念。她驀然淺淺一笑,那是她進入這個房間后第一次有表情:“是個好人啊。” 我問她難道一直默默留心著他嗎,她說倒沒有,只是莫名其妙總能聽到關(guān)于他的消息:見義勇為啊,殘疾啊,當網(wǎng)紅了啊……前些日子給客人陪酒的時候,一個老頭無意間告訴她,他死了。 氣氛沉默良久,“啊,忘了介紹自己,”我伸出手,“我叫段學峰,你呢。” “林春。” 和哥哥在冰冷干燥的桌球室玩桌球,是十五歲夏天留在江目島的記憶。 這不是某種文學性、修飾性的說法,我跟他擼起袖子,火藥味十足地在臺球桌后對峙的畫面,的的確確被照相機保存了下來,貼在透明的玻璃柜臺后。它挨著那條被磨損得只剩薄薄一層的“享快樂桌球,念幸福時光”宣傳語,看起來許久未經(jīng)整理,歪得不成樣子。 相片中的他留著短寸,穿著t恤,露出壯碩的肌肉。我則一手抽煙,一手撐著球桿,雙眉緊蹙,作若有所思狀。“是在想這球怎么打吧?”此時此刻的我也抽著支煙,站在正午時分灼人的烈日下,瞪大眼睛艱難地注視著那幅場景。老板吹牛說這人他還記得,是他開店這么多年見過球技最好的人,我微微一笑沒有接話。“你是不可能記得他的。”我想。 “因為他已經(jīng)死了。” 那是他剛退伍回來那段日子,夏日無聊,每天都騎著摩托帶我到鎮(zhèn)上玩。他有很多錢,而且對此似乎毫不在乎,看到什么好玩的就問我要不要,只要我稍作猶豫,他就會砸錢把那玩意兒買下來。我半開玩笑跟他說:“如果我是個女的,一定會愛上你。” 矛盾的是,哥哥不在乎錢,對錢卻很有規(guī)劃,除了和我出門,沒看到他在其他地方亂花錢。坦白地講,直到他死,我都沒搞明白他到底是個怎么樣的人。 “下次他來,拿包中華給他吧,就說我請的。” 我將一張百元大鈔壓在柜臺上,對老板說。 01 張惠問她讓我?guī)У南礉嵕娜チ,我拍著腦袋笑道:“我給忘了”,隨即“啪”得關(guān)上門,沒給她數(shù)落我的機會。從生物學上講,這是婚姻教給我的“條件反射”。我結(jié)婚已快十年,早是個訓練有素的“模范丈夫”。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省悟“好難不跟女斗”的道理,跟女人交流邏輯學,我們男性實在不占優(yōu)勢,更何況還有聲音天跑不夠尖細這種“生理劣勢”……我說這話不是跑火車,你如果不信,自可以去翻哈佛大學邏輯學專業(yè)的教師名單,里面的名師教授一排排全是女人…… 正因如此,認可“沉默是金”才是那么重要,有漲紅了臉跟她辯個天朗氣清的功夫,不如老老實實倒躺去買洗潔精。 傍晚的超市沒多少人,等我買完東西回到家,桌上的飯菜仍然冒著熱氣,這更讓我肯定買洗潔精的英明決斷。我心滿意足地扒著飯菜,未注意到一旁的張惠手支著下巴,正不懷好意地盯著我。 “你干嘛?” 老夫老妻的,這神態(tài)令我莫名其妙,“難道是前些日子用私房錢打牌被發(fā)現(xiàn)了?”我心虛地往嘴里扒飯,連帶著餓意也被嚇退了。張惠卻笑瞇瞇的,一個字也不說。 “你猜我今天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她忽然坐直身子,挑眉望向我,彼時的我已準備把“罪行”全都交代了,正猶豫先說大的,還是先說小的。先說大的吧,越說越小,就是難說,先說小的吧倒是容易,就是越說越大…… 我愣愣地盯著她。 “看這個,”她不知從哪里掏出一本筆記本,用墨黑的小扣子扣著,高檔的牛皮封面按下去能顯出一個指印。“你是從哪找到的?”我的手中恢復動作,松一口氣的同時問。——那是我珍藏多年的日記本。 她眨了眨眼,似乎對我平淡的反應感到意外。“收拾你房間的時候翻到的,”她把日記本端至桌上,“寫了很多私密事嘛。” “張惠同志,”我厲聲道,“你這是對我個人隱私的嚴重侵犯!是枉顧法律腳踏人權(quán)的行為!——你知不知道?虧你還是法律顧問,怎么連公民的隱私權(quán)都不放在眼里。” “滾,滾,一邊兒去,別上綱上線,”她揮手道,“我又沒怎么看,就瞟了幾眼。我說老段,你什么時候有了寫日記的習慣?” 這話讓我一愣,“什么叫‘什么時候有了’,”我別了她一眼,“我一直在寫日記啊。”聽到這話,她驚訝地抬眼:“你什么時候?qū)懭沼浟耍?rdquo; “喂,張惠,”我憤慨道,“你還真把我當成你養(yǎng)的寵物啦?我也是有私人空間的好嗎!記日記這個習慣,我大學就有了。” 她“嘖”了一聲:“你小子藏得挺深啊,我居然一點兒也不知道?欤涯氵@些年來的日記本交出來,讓組織審閱審閱。”得,我想,不該多嘴的,這下要考察我的“思想覺悟”了。 時鐘“滴答滴答”地走過晚上六點,夜色漸濃,張惠卻渾然不覺,津津有味地翻著那本日記。“有這么好看?”我嘆了口氣,起身去給她把燈打開。 “老段。”她突然在背后喊我,我“嗯?”了一聲,沒有回頭。 “你最開始,是因為什么才記日記的?” 02 很久以前我是不寫日記的,也不覺得什么東西有記下來的必要,“值得紀念的東西自然會記得,被遺忘的東西不值得紀念”,那時的我這樣覺得。 下定決心把每一天的自己都記錄下來的契機,事到如今已經(jīng)想不起來了,這也是沒辦法的吧,畢竟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被遺忘的東西不值得紀念,”從這個角度來看,寫日記的理由并不重要。 翻開最古早的日記本,年輕時代如畫畫般潦草的字記下的,是和室友出去吃火鍋的事,F(xiàn)在的我給一家私企當財務(wù),為了飯碗,字已經(jīng)圓滑得如同我迎來送往時的笑容了。 “吃了紅油火鍋,很辣,以后絕對不吃辣的東西。” 說是這樣說,張惠是湖南妹子,在她的影響下,我現(xiàn)已近乎“無辣不歡”。為什么吃個火鍋都能辣到不行?那種地方的湯底為了迎合大眾口味,不是只看著唬人而已嗎……隔幾頁又說女朋友莫名其妙發(fā)火,干脆分手好了。“你小子還真是個混球。”讀到這段時,我笑道。 那些瑣碎的感受連在一起,終于讓二十歲的我的面容如吃水太深的貨輪,艱難地浮現(xiàn)在眼底。更為早些的自己則完全沒有佐證了,我只能憑印象勉強回憶。 想到這里,若有所思間,我仿佛想起了當初決定寫日記的理由。 “所謂成長,就是用知識和經(jīng)驗剿殺過去的自己。” 03 江目島的秋風凜冽傷人,張惠把臉深深地埋進圍巾里,生怕她那張“老臉”經(jīng)受一點冷風。我推著行李領(lǐng)著她走出那間小小的火車站,“你不至于路都看不清吧?”我看著她那只緊緊挽住我的手。“這不是很久沒來了嘛。”她嗔道。 父母在車站外等候多時,老舊的SUV駝著笨重的行李,搖搖晃晃地向村子駛?cè)。必須澄清一下,三大箱里有兩箱都是張惠的衣?hellip;… 和上次回家相比,父母臉上的皺紋又多了幾道,這讓我歸鄉(xiāng)的喜悅被沖淡了幾分。好在令人欣慰的是,二老都和年輕時一樣健談。和我比起來,他們跟張惠倒更像一家人,從車起聊到車停,嬉笑聲一路不絕。按理來講,張惠在他們發(fā)起小時候的我這個話題的時候,是沒有話語權(quán)的,但她前幾天剛“審閱”完我的日記本,這件事就不一樣了…… 總之,車子好歹平安開回了家,沒被他們抖出的八卦推進海里。 “你爸爸媽媽真是一點兒沒老,嘴巴還是那么厲害,”張惠靠著書桌,捧著一只老式搪瓷杯,“咯咯”笑著。我們被安置在我高中時住過的房間,此時此刻正收拾行李。雖然已經(jīng)來過好幾次了,但她還是好奇地四處打量著。 “有你在,他們的功力是沒有退步的機會了,”我把她的內(nèi)褲扔給她,開玩笑道。“這不挺好,”她說,“這正是所謂‘家族的傳承’。” 要是“家族的傳承”就是講人閑話,我們段家還真是沒救了。 “你前天說過的,一定要見的那個人,到底是誰?” 我蹲在地上,有條不紊地把她的物品逐個安置,聽到這話,動作微微一滯。“沒什么大不了的,”我說,“現(xiàn)在想想,這么多年沒聯(lián)系,突然去打擾人家怪失禮的。” “什么意思,”她微微蹙眉,作勢要踹我一腳,“老娘為了陪你回老家,可是把中秋假都給請了,結(jié)果你跟我說不想去?” “這也能怪我啊,”我把她的臭腳推開,“我可沒說要你作陪,是你自己無論如何也按耐不住好奇心,非要跟來一看究竟。” “誰叫你小子語氣那么鄭重!”她高聲道,“什么‘一定要找她問個清楚’,‘無論如何也要弄明白’,我以為多大的事,怎么現(xiàn)在又不去了?” “其實那人是我的舊情人,。”我假裝沉思了一會兒,說,“我本來想跟她重燃舊情的,現(xiàn)在想想,又覺得有點蠢。” “去你的。”張惠的腳直直踢向我的胸口。 “好了好了,我只是還在考慮。”我站起來,從胸口抽出一支煙,靠著夕陽燦爛的窗戶,打火機燃油不怎么足了,打了好幾下才著。“有些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決定的,尤其是那些可能會傷害到別人的事。”她盯著我的臉看了好一會兒,難得的一言不發(fā)。 “講這么嚴肅,你小子,不會真要去見舊情人吧。” “你猜咯。”我吐出一口煙,笑道。 “混蛋,你要是真敢背著我藕斷絲連,我二話不說就把你的蛋蛋割了。” 04 農(nóng)貿(mào)市場的喧鬧聲幾條街外就能聽見,我們運氣不好,正撞上半月一次的大集。張惠坐在副駕駛打瞌睡,身子一晃一晃的,F(xiàn)在是早晨七點,我們起了個大早。 “本來想著早點來,給她挑最好的禮物,現(xiàn)在看來是沒戲了。” 我對張惠說,她含糊應了兩聲,眼睛卻沒有睜開。“喂,口水流出來咯。”我說,這話倒讓她瞬間清醒。張惠慌張地一揩嘴角,發(fā)現(xiàn)是我誆她后,氣急敗壞地使勁捏了一下我的腰。大概是覺得這樣不解氣吧,又從車前的夾層收走了一包煙:“鑒于你無恥的詐騙行為,我司決定沒收香煙一包。” “整挺好,吸煙有害健康,正好我最近想戒煙了。”我扶著方向盤,另一只手從口袋里掏出根煙叼在嘴里,一邊說。 “你你你!” 折騰了半個小時,終于在市場末尾段買到一箱蘋果,品質(zhì)先不論,價錢倒很有高檔貨的水準。算了,有總比沒有好。 車子無聲地駛過鄉(xiāng)間小路,張惠抱著電話,側(cè)過臉小聲交談。雖然是假日,但她這種工作很難說什么時候來活干,因此一旦來活了,就不太好拒絕。她不說話,我倒覺得有點寂寞了,想到即將見到的人,心中更是忐忑,于是車速不知不覺間放慢。 “開快點啊,”她突然回過頭來,“你還真要去見老情人啊,這么膽怯?”我沒有理她,自顧自地開車。田間風景從眼中穿映而過,一些記憶的碎片浮現(xiàn)在我眼前,音容笑貌宛如昨天。 05 林少曼撐著身子,略顯尷尬地讓我們進屋,兩只眼睛隱秘地打量著我們,心思不顯。 和曾經(jīng)的她相比,現(xiàn)在的她已經(jīng)是個徹徹底底的老太婆了,我想時間的確是毫不留情的東西,任你曾有多么雄高的心氣,與它何干? 很多年前,同樣是這間破破爛爛的出租屋,我差點和林少曼大打出手。那時的我寫字還像畫畫,那時的她頭戴淡粉色的牡丹花飾,濃妝艷抹自一股不服歲月的氣質(zhì),F(xiàn)在,我落筆即是楷體,她老得不成樣子。 她佝僂著打開房門,拿了兩雙被穿得變形的棉鞋,丟在灰撲撲的水泥地上。墻壁上刷著的白油漆東落一塊西落一塊,顯露出比十幾年前更蕭條的殘破氣質(zhì)。“請進。”見我傻傻站在門口,林少曼猶豫著,說了一句。我沒想到這句“請進”是對我說的,就像十幾年前我沒想到那句“滾出去”是對我說的那樣。 我開始觀察起林少曼,現(xiàn)如今她已完完全全是個慈眉善目的老人了,就像你在社區(qū)活動中心隨處可看到的那種。她顫顫巍巍地為我們泡茶,張惠見狀,連忙上去攙她。“不用。”林少曼說。她用一種頗令人擔心的姿態(tài)把茶端上來,熱騰騰的茶水熱氣四溢。她沒有看我們,而是認真地品味著那杯茶,時不時瞇起眼睛,看起來頗為享受。 “不是什么好茶。”良久,她幽幽地說了一句。 “街道辦那群蛀蟲,良心全部喂了狗。政府發(fā)給我們的茶葉,他們偷偷賣掉,轉(zhuǎn)頭進一批殘次品過來。” 張惠不敢接話,遲疑地望著我。“阿姨,”我笑道,“好多年了。” 林少曼端詳著杯中的茶水,一片比指尖還大點的茶葉死死地沉在水底。“你也變了啊。”沉默良久,她輕嘆一聲,臉上的陰郁如冰川般融化,取而代之的是凄涼的笑容。 “人總是會變的,我以前吃不了辣,現(xiàn)在被她影響,也愛吃辣了。” 她的目光隨之轉(zhuǎn)移到張惠身上,略微打量,便如飽食的獅子見到不感興趣的獵物般移開了。 “你來是為了春兒吧。” 我還想寒暄幾句,她卻早就看穿了我的心思,直奔主題。那些假惺惺的話卡在喉嚨里,出又出不去,回又回不來。 “咳咳,是的,”我不好意思道,“阿——林春,她的事。”林少曼斜了我一眼,卻一字不發(fā)。 “從她走的那天開始,我就一直在等你,跟我來吧。”林少曼徑自起身,向內(nèi)間走去,留下我呆坐在沙發(fā)上,不斷回想“一直”這兩個字。 06 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哥哥會以那樣一種方式離開世界。 誰又能想到呢?把寫字當畫畫的人有一天抬手就能寫出“印刷”體,一點辣不能吃的人終于一頓也少不了辣椒,世界上最強壯的人,有一天再也下不了地。 為了杜絕防不勝防的溺水事故,江目島最近幾年已經(jīng)不組織學生到郊外春游。在最后一次學生大規(guī)模春游活動中,一名退伍軍人為了救一個失足落水的小學生,在湍流中失去意識,幾乎喪失生命體征。讀到這條新聞的時候我并沒有多特殊的感覺,直到哥哥的名字被那個只會說漂亮話的討厭記者冠上“烈士”的頭銜。 他怎么會死呢?這小子張口閉口“生存率不足百分之一”,真是實打?qū)嵉男笊。事實上,哥哥最后也確實活了過來,他抓住了那百分之一的機會,從閻王爺那虎口脫險。哥哥醒后我興奮地翹掉了下午的課,父母還讓我請好假再來,開什么玩笑!我怎么等得及。由于一周沒睡好,還好幾次險些被車撞到。 午后的醫(yī)院靜得嚇人,偌大的走廊只有我的腳步和喘息聲,其實我已經(jīng)盡力放輕聲音了,但不知為何就是“啪啪”響個不停。父母和一個花白頭發(fā)的醫(yī)生在走廊末尾竊竊私語,見到我來,連忙揮手讓我小點聲,我喘著粗氣推開房門—— 哥哥穿著病號服,雙手環(huán)在腦后,正渾身松懈地癱靠在病床上。他的眼睛空空地盯著天花板,臉有些浮腫,面色鐵青,看起來十分憔悴。 “哥哥。”我試探道,小心翼翼地坐在床前。他緘默不言,胸腔一起一伏。 “小峰。”不知過了多久,他微微張了張嘴,聲音沙啞得像生銹的鐵門。“我好像殘了。”他轉(zhuǎn)過頭來,雙目無神地對我說。 07 后面說了些什么,我已經(jīng)記不清了,“醫(yī)生還沒給出結(jié)果”,“別瞎想”之類的吧,根本毫無意義。哥哥比我聰明,只從一個表情,他就能猜到父母那善意的謊言后到底藏著怎樣的真相。 如果沒記錯的話,我就是那段時間染上煙癮的,那時候真是醉生夢死,家里人忙著照顧哥哥和應付電視臺,根本沒時間管我。我莫名不想看到他,——不想看到哥哥,說不清楚緣由,但就是不想。 有那么一天,凌晨一點左右,我和朋友瘋完,踉踉蹌蹌地回到家。打開燈,哥哥竟然還沒睡,他扶著輪椅在玄關(guān)后看著我。“怎么了?”我問一邊脫鞋,一邊問,嘴里含著根棒棒糖棍。——糖早就吃完了。 “沒事,”他推著輪椅進了廚房,“要不要吃點東西,玩了這么久,也該餓了……” 我注視著他的背影,站起來,把手插在衛(wèi)衣口袋里,——這是我最近從電影里學來的姿勢。“我最近交女朋友了。”我鬼使神差說了一句。 哥哥一只手撐在輪椅上,另一只手艱難地舉起,去摸柜架上的面條,此時他完全沒有余力回話。我看不下去了:“讓我來吧。”見我伸手,他悶哼一聲,坐了回去,額間竟泛起微微一層汗珠。他松了口氣,自嘲:“還真是不中用了,這點小忙都要弟弟幫。” 我一言不發(fā)地坐到桌前,哥哥利落地煮好了兩碗面條,一碗雞蛋,一碗青菜。“醫(yī)生說手術(shù)后,飲食必須清淡點。”見我直直盯著他的面,哥哥解釋道。我看著他那碗清湯寡水只有幾根面條的面,鼻頭一酸。“醋可以喝吧。”我說,把醋遞到他跟前。 印象里,哥哥一直是個酷酷的人,雖然知道他會做飯,卻一直沒嘗過他的手藝。那時候我沒有記日記的習慣,味道一點也記不清了。 “你那是什么表情,”吃面吃到一半,他見我久久不動筷子,笑著捏了捏我的鼻子,“我都還沒哭。你委屈個什么勁。” “廢就廢了,日子還得過。” 08 林少曼將鑰匙插在鎖孔里,輕輕一旋便將門打開,那門鎖被保養(yǎng)得很好,絲毫沒有卡頓。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深黑色的厚厚的窗簾,“我睡眠不好,又晝夜顛倒,所以買了這顏色。那種淺色的窗簾根本華而不實吧,誰用那個?”,——耳邊突然響起這句話。“怎么了?”張惠見我一動不動,不解道,我搖搖頭:“沒事。” 林少曼回頭掃了我一眼,走到窗前,“刷”一下,猛然將窗簾拉開。剎那間,刺目的陽光將一塵不染的地面,空蕩蕩的床鋪,被布蒙著的梳妝臺暴露在人眼前。如果不是曾幾何時倚立窗臺的倩影在光影晃動下若隱若現(xiàn),這地方我是完全認不出來了。 “怎么收拾得這么干凈?”我問,這人打掃這里比外面還用心。 “東西都收起來了,”林少曼淡淡道,“她想留給你的東西,我都放在柜子下面了,你自己拿吧。”說完,竟丟下我們不管,獨自離開了房間。張惠小心地往里探身:“哼哼,這就是你老情人住的地方啊……”我沒有否認,默默地俯身,從衣柜下層那個腐朽的幾乎抽不出來的抽屜搬出了林少曼說的東西。 時光如沙,從它表面流逝而過,形成了一層怎么抹也抹不掉的土黃色。張惠看了我一眼,背著手在我耳邊輕語了一句:“早點出來。”隨即便走開了。我點了點頭,打開了那盒塵封了十幾年的,在記憶中湮滅多年的寶物。 09 殘疾第二個月,哥哥謝絕了所有前來采訪的記者。他拜托父母定制了一套木匠工具,把自己在房間里關(guān)了三個月。 我們這地方,一直有木工的傳統(tǒng),舊時候物資匱乏,一個好的木匠會受到十里八鄉(xiāng)的崇拜。近幾年,江目島的木工技藝更是被申為世界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我無論如何也無法將哥哥與木雕綁定在一起,直到他開始研究木雕的第二個月,也沒多少明顯的感受,只是半夜起來上廁所時,偶爾聽到他在房間里又哭又笑。 父母對他的精神狀態(tài)很擔心,但另一方面,能有東西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讓他不去想身體的殘疾,又是不錯的一件事。討論很久后,我們決定不加干預,哥哥是個獨立的人,只是殘疾讓他不得不依靠我們,我們必須尊重他的決定。 三個月后,哥哥拖著暴瘦二十斤的身子和滿屋的木雕出來了,這些日子他用廢的木料幾乎裝滿了兩輛卡車。父親半開玩笑問他小段師傅,是不是可以出山了,他搖搖腦袋:“才剛?cè)腴T。” 接下來幾個月,他發(fā)瘋般參加島上的木雕大賽,不僅島上的,國內(nèi)外各式各樣的木雕比賽他都要摻一腳。拿了名次的作品保留收集,無人問津的則直接丟棄。他還托關(guān)系向各路木工師傅請教,托“見義勇為英雄”這個名號的福,不少能工巧匠愿意伸出援手、指點迷津。 就這么沒日沒夜鉆研了一年半,哥哥終于在木雕界嶄露頭角,其實他的雕刻技術(shù)談不上多頂尖,頂多在業(yè)余里鶴立雞群,但靠著“見義勇為”的事跡,還是被各路媒體爭相報道。在報紙、電視和短視頻平臺里,哥哥是一個才華橫溢、敢打敢拼、永遠樂觀的勇士,但只有我們知道,隨著木雕技藝的不斷精進,哥哥的性子卻越來越偏執(zhí)。 他會一整天無聲無息地坐在強光下,像撫弄嬰兒般雕琢木雕,也會在辛苦一天后,不知是因為哪里不滿意,還是某個小瑕疵,像憎恨誰般把傾注了大量心血的木雕狠狠砸在地上。哥哥的房間是個詭異的地方,被工作燈照射的亮堂堂的桌子上擺滿了象征著祥瑞的木雕,她們形態(tài)各異,或笑或鬧,裝點著喜慶與吉利,漆黑一片的桌下卻堆滿了被砸碎的木雕殘缺的肢體。哥哥走路時會無所謂般踩過那些被淘汰的作品,發(fā)出刺耳的“嘎吱嘎吱”的聲音,即使在半夜也一樣。 我們越來越擔心他,商量著為他請精神醫(yī)生,卻被斷然拒絕。我們也沒辦法,他的精神狀態(tài)本就不穩(wěn)定,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用“精神醫(yī)生”刺激他,情況反而可能更糟。 爆竹聲中,春節(jié)又到了,對木匠來講,春節(jié)不僅是闔家團圓的日子,還得為一年一度的“江目島木雕大賽”準備。 全島最優(yōu)秀的木工都將參加這場比賽,但我們,包括哥哥自己都不覺得能獲獎,只希望他能從其他選手身上學點經(jīng)驗。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哥哥開始為大賽作準備。那些日子他狀況好了很多,大概是心態(tài)放得開吧,有說有笑的,食量都比平時大了幾分,對此,父母頗感欣慰。 大賽在商城門口的空地舉行,幾十位入圍選手的作品由群眾投票選出,陳列在展廳,然后接受十幾名木藝專家的進一步考核。這種專業(yè)的評判就不是普通人能參與的了,一絲微小的瑕疵都將決定勝負。 哥哥的作品被安排在最角落,沒辦法,江目是中國四大木都之一,好幾位全國頂尖的木工師傅集結(jié)在此,角逐金牌,不如說能參加就是萬幸了。我推著輪椅,和哥哥、父母在展廳走走停停,他時不時叫住我,讓我停下來,對著一些我根本看不出區(qū)別的木雕嘖嘖驚嘆。 “總有一天,我也要站在那里。”頒獎儀式開始后,哥哥緊緊地握著輪椅的扶手,堅定地說。 經(jīng)過半天的打分,毫不意外,哥哥的作品沒能出現(xiàn)在前十三位。最后開始的是冠亞軍名詞揭曉,主辦方給足了懸念,磨嘰到最后才把兩塊獎牌端出來。 主持人連說了三遍“亞軍是——”,然后放在耳邊:“是誰呢?”引得現(xiàn)場一陣噓聲。他又吊了觀眾一會兒胃口,才念出亞軍選手的名字——是去年的冠軍得主,一位年過半百、滿頭銀發(fā)的匠人。他疑惑地上臺,在震耳欲聾的得獎音樂中不停打量,大概在想是哪位高人打敗了自己吧。這也沒辦法,我一邊給哥哥揉肩,一邊想,競爭太激烈了,失敗再所難免。 臺上吵吵鬧鬧的,不知何時才能公布冠軍獲得者,主持人竟在亂哄哄的人群中念起廣告詞來,真是敬業(yè)。我打了個呵欠,漫無目的地開始數(shù)廣場柱子上探頭探腦的白雁。哥哥今年確實沒得獎,但只要保持現(xiàn)在這種狀態(tài),總有一天,他的作品也會得到賞識……我漫無邊際地想著,忽然,一只手用力扒了扒我的肩,差點把我推倒。我被嚇了一跳,惱火地轉(zhuǎn)過頭,卻發(fā)現(xiàn)是爸爸。 “干——怎么了?”我問。 “快松手。”爸爸焦急道,我疑惑地盯著他,發(fā)現(xiàn)他的手拼命地往下指。順著他的手指,我看到哥哥目視前方,呆坐著,一動不動。 廣場上的嘈雜不知何時則安靜了下來,只聽到主持人拿著張收手卡,不斷地重復一句話。 “冠軍獲得者——段晉,在嗎?冠軍獲得者——段晉,在嗎?” 10 開著車離開林少曼家,已經(jīng)是晚上八點。 走之前我跟她說阿姨,下次來我給您帶兩瓶最好的染發(fā)劑,您把頭發(fā)染回去,一定能煥發(fā)人生第二春,她漠然道:“不用了,一大把年紀了,沒有那心力了。”我想,這女人雖然老了,心思卻和當初一樣毒辣,她早就看出來我依然恨她,并且永遠不會再來。 和林春在一起的時候,她幾次三番提醒我不要到她家找她,我還以為是所謂“少女的青澀”,現(xiàn)在想想,她那種人根本談不上“少女”,有這樣想法的我才是昏了頭。她只是單純地讓我離她媽遠點,免得白挨一頓罵。 林少曼,大概會無聲無息地死在那房子里吧,在那無論如何也不能被稱為“家”的地方。到頭來,我們都要為自己的“惡”付出代價。 我是從林春那里榨走了東西的,——她毫無猶豫奉獻給我的,明明就不容褻瀆的東西。對她那種人來講,那東西比黃金還寶貴千倍。“我為什么要用‘她那種人’?”我憎恨起自己,連帶著開車的手法都暴虐了許多。 “老公,你沒事吧?”張惠擔憂地望著我,我的胸口悶得慌,但為了安慰她,臉上還是擺出一個勉強的笑容。“沒事。”我說,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老婆,我愛你。” “我也愛你,”張惠緊緊貼在我身上。感受著她的體溫,我的心里一陣惡心。不是對她,而是對我自己。“這些罪原來在這里等我,”我想,“現(xiàn)在我又開始榨取張惠了,——榨取另一些東西。” 11 事實上,這些事情都不能怪我,我的心里缺失了某種東西,這種缺失讓我不擇手段地從他人身上榨取——林春也好,張惠也好。我愛她們,只是我難以控制自己的混亂。 我有什么錯呢?我甚至想過,無論林春的盒子里有什么,我都要坦然面對。怨也好、愛也罷,接受它才能超脫,但我沒想到的是,她留給我的,是一份純粹的惡。那是令人作嘔的東西,僅是存在就足以證明我的可悲與懦弱。然而,比這更可悲的是,我在林春的房間里枯坐了半小時,卻連毀掉它的勇氣都沒有。林少曼這個混蛋,她一定早就知道盒子里有什么,她一定是故意報復我。 這一切,都源于哥哥。 那天,組委會把金獎頒給了哥哥,一個記者在驚愕之余,不忘自己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咔咔”拍下了這一串荒唐滑稽的組照。 直到主持人喊了幾十遍他的名字,哥哥才慢慢地挪上頒獎臺。他站在那兒,在光明正大的亞軍和其他十一名光明正大的“手下敗將”中間,眼神躲閃、大汗淋漓,不像個榮獲冠軍的匠人,倒像個被緝拿歸案的逃犯。他小聲說了句:“這個獎我不能拿。”卻沒有任何人回應。 “這個獎我不能拿。”他不斷重復著,競爭對手們卻紛紛挺著鼻子揚開目光,仿佛跟這樣一個人對視會玷污自己的榮譽,主持人更是自說自話,直接將他無視。坐在主席臺上的專家和領(lǐng)導們其樂融融,一個個站起來,提褲子、系腰帶,仿佛迫不及待要給選手們頒獎了。哥哥望著臺上高高在上的人,倘若明白了什么似的。 現(xiàn)在想想,給哥哥頒獎是一場徹徹底底的炒作,他在短視頻平臺有幾百萬粉絲,換句話講,就是有壓榨不盡的利用價值。木雕大賽在全國雖然有一定的關(guān)注度,但還遠遠沒達到發(fā)展地方的程度。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誰會對正兒八經(jīng)的傳統(tǒng)木雕感興趣呢?選出一個冠軍有什么意思,木雕刻得好的人多了去了,百萬網(wǎng)紅可只有這一個。 我終于明白了,以哥哥的水平,他連預賽都進不了,換而言之,既然他進了預賽,那他就一定能拿冠軍。 12 哥哥死后,整整半年,我和林春廝混在一起。 在她還活著的時候,我不管她叫“林春”,而是“阿春”,林春和阿春是不一樣的,就算她們是同一個人。 總有一天,我還會叫她“阿春”,我痛苦地預感到這點。 我們一起在街上游蕩,一起去溜冰場,一起去火車軌道上踩獨木橋。溜冰場對我們有獨特的意義,然而在冰刃的回舞中,在她輕盈的身軀盡情施展,面上露出笑容之時,我感到溜冰場對我們的意義也不一樣。 只有這時候,拋開那些她全副武裝用來掩飾自己的東西——名牌包包、高級料理、蘋果手機,我才感到,她也是個跟我差不多大的孩子。 第一次做愛后,我們待在一家破爛不堪的旅店里。是那種最廉價的房間,只一張床,一個柜子,一頂燈,對面擺著一張電視柜,上面是一臺失靈的臺式電視。 她斜靠著電視柜,一只腳收起,將絲襪一寸一寸套上皮膚。我知道她只穿比正常碼子小一號的絲襪,因為那樣可以讓大腿看起來更緊繃。 有那么一段日子,我干凈地把這些事情忘記了——很長一段日子。然而現(xiàn)在,彼時彼刻如同倒帶的電影,在我眼前一幀一幀、清晰無比地播放。 臟兮兮的窗簾被風輕輕拂起,整個房間都是油膩的氣味,我開始思考我們昨晚是哪來的興致,竟然在這種地方做愛。不知是不是錯覺,我甚至聞到了輕微的屎尿味。 林春的背后有一個藍色的瓷質(zhì)花瓶,里面插著一株含苞待放的水仙,它孤零零地佇在那兒,高高地將整只花露出瓶口。 “放在這里,過不了幾天就謝了。”我赤裸著身子,一邊抽煙,一邊欣賞她白嫩的身體,那真是艷麗且致命的果實,像她背后的水仙一樣動人。 “這種便宜貨品種不好,在我們這個地方,再怎么養(yǎng)也只能活幾天,”她淡淡道,“無所謂的,養(yǎng)死了再買幾株便是。” 林春開始盤弄起頭發(fā),女孩子的頭發(fā)當真超乎想象,看起來那么簡單的一個發(fā)型,竟然有那么多步驟。打理好發(fā)型,又開始化妝,我饒有興趣地看著她捯飭自己,心中慶幸自己是個糙漢子。忙完這一切,她把一切東西收進包里,又拿出手機擺弄了起來,這次用時出奇的長。 “干嘛呢?”我問,“跟別的男人調(diào)情嗎?” “你以為誰都跟你一樣。”大概是靠累了,她又坐回床上,兩條腿齊靠著,嫵媚動人。我一把將她拉進懷里:“到底在干嗎?” “我在記日記。”她掙扎了兩下,輕輕推開我。“日記?”我毫無頭緒,“寫那玩意兒干嗎?” “有一天早上,我起來,突然覺得過去的自己很陌生,于是用這種方式,希望和她重新認識一下。” “你這……”我干笑兩聲,“還挺文藝啊。” “跟文藝沒關(guān)系,”她依然在手機上敲敲打打,“你不覺得,每天的自己都不一樣么?昨天還喜歡的東西,今天就可能討厭了,如果不用這種方式留下印象,我們就是不斷地在無聲無息中死去。” “為什么不拍視頻,或者留個錄音?” “在這種情況下,文字具有最直觀的表現(xiàn)力。” 我靠在床上,認真想了想,盯著她窈窕的背影,若有所思。“其實不用記下來也沒關(guān)系。”我說。 她轉(zhuǎn)過身來,不解地盯著我。 “人確實每天都在變,就像我現(xiàn)在喜歡胸大的,明天就可能喜歡平胸,”我含著煙道,“但是,有一種東西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消失的,不管你怎么變,它都會像夢魘般纏著你。” “說啊。”林春聚精會神地凝視著我,這是她第一次用這么認真地眼神看我,看來她是真的很在乎這個。 “我們心中的惡,是永遠不會消退的。” 我繼續(xù)說:“惡這種東西,其實都一樣,毀滅一個國家,或者活埋一只小狗,本質(zhì)上沒有區(qū)別,問題是我們?nèi)绾慰创约悍赶碌膼骸?rdquo; “只要你不敢正視心中的惡,惡就會無限膨脹。一個人再怎么變化,也是無法擺脫心中不敢正視的惡的。看過《無間道》嗎?劉德華從一個小混混混成了高級警司,他的變化大吧,可當梁朝偉告訴他他是臥底時,心中那份不敢正視之惡依然瞬間就將他擊潰。所以他瘋了,一邊喊著‘我想做個好人’,一邊槍殺了梁朝偉,那實際上就是‘自我回歸’的表現(xiàn)。” 我長長地吐了口煙,為什么要和她講這種事?我不清楚,但也無所謂了。林春思慮良久,熹光中,漂亮的睫毛一跳一跳。 13 那件事情后,哥哥很久沒有出門,某天,突然讓我推他出去轉(zhuǎn)轉(zhuǎn)。 我心情復雜地搬來輪椅,對他而言,現(xiàn)在出去真是一件好事嗎?連村里的人都相信他利用特權(quán),靠不正當手段強奪了冠軍。“沒事,”大概是看穿了我的想法,他拍拍我的手,“沒事的。” 春意漸濃,十二月的嚴寒還未散盡,澄黃艷亮的迎春花就等不及要開放了。我們行于枯黃中夾雜著早綠的田野,以恣意噴涌著的春泉為背景音,隨意閑聊。 “不知不覺里,”哥哥眺望著不遠處的青山,“木雕成了我存在的理由。” “那不是好事嗎?”我說,“大部分人連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 “對正常人講,這的確是一件好事,”哥哥嘆了口氣,“但是對我這種殘疾人講,把生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件事上無異于自殺。” “你還有我們呢,”我安慰道,“別想太多,過好每一天就夠了。” 我按住他的肩,在一片生意盎然的野地上駐足。他扶住我的手,抬眼望著我的臉,嘴唇翕張,然而片刻后,又把手收了回去。“回去吧。”他長嘆一聲。 輪椅吱呀吱呀地駛過軟綿綿的泥土,駛過花的絢麗和鳥的鳴叫,向家的方向平靜行去。 兩周后,哥哥失蹤了,經(jīng)過一個月的搜查,沒人找到他的尸體,也沒人認為他還活著。 17 哥哥的葬禮上,一群嬉皮士為他演奏了《Luv(sic.)pt3》,那好像是一個日本說唱樂手的遺作。不管怎樣,我覺得挺好聽的,雖然沒什么人在乎。 漆黑的棺木沉沉壓在生滿毛刺的架板上,“鐺”得一聲,法師神色肅穆地呢喃起神秘幽遠的咒語。哥哥面帶笑意目視前方,那是他退伍回來時由媽媽拍下的相片。 嗩吶哀鳴。 當守靈臨近尾聲,靈堂的布簾突然被人撩起,一個女人緩步走了進來。她收了收裙子,跪坐在地,捏起一柱香,插在哥哥靈前。她的動作很慢。 “我生命中,一切的悲惘……” 她念起一首詩,是首不長不短的現(xiàn)代詩,“他寫的,”念完后,她望著相片中的哥哥道。“你們認識?”我輕聲問,父母守了前半夜,此時正在隔壁休息,我不敢大聲說話。女人搖了搖頭:“不算認識。” “那……” “我在夜總會上班,見過一面。” 她遞給我一張名片,我草草掃了一眼,明白了她的意思。哥哥會去那種地方?想來,大概是陪戰(zhàn)友或領(lǐng)導什么的去的吧,但他受傷已經(jīng)快兩年了,那到底是什么時候的事?為什么她還記得? “那天晚上,他醉得七葷八素,在房間里,摟著我念了一夜的詩。”女人說道,眼睛怔怔地盯著地板,語氣中透露出懷念。她驀然淺淺一笑,那是她進入這個房間后第一次有表情:“是個好人啊。” 我問她難道一直默默留心著他嗎,她說倒沒有,只是莫名其妙總能聽到關(guān)于他的消息:見義勇為啊,殘疾啊,當網(wǎng)紅了啊……前些日子給客人陪酒的時候,一個老頭無意間告訴她,他死了。 氣氛沉默良久,“啊,忘了介紹自己,”我伸出手,“我叫段學峰,你呢。” “林春。”
電話:1886869487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