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不能寐之時,隨手翻開枕邊的《孝經(jīng)》新解。老師在國學(xué)堂上的宣講言猶在耳,不覺時間飛逝倦意頓消,那些充滿哲理的至理名言敲擊著我的心扉,不時讓人淚沾枕席。
人常說: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現(xiàn)如今我們“為人妻,為人母”,社會家庭賦予我們很多責(zé)任義務(wù)。在人生苦旅里,為了興家立業(yè),我們不辭幸苦的跋涉,始知父母的不易,但我們最初“為人女”的責(zé)任義務(wù)履行的如何呢?
《孝經(jīng)》上說:“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
《孝經(jīng)》新解對此評議,所謂孝,就是從善待父母開始,然后效力于國家,最終達(dá)于功成名就。
對此我深以為然,百善孝為先。老在上,子在下,這不僅僅是一個形象的漢字,更象征著“孝”的特殊意義。我喜愛的女作家畢淑敏說過,“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xiàn)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是的,孝是諸德之本,孝是人們的責(zé)任與根基。一個人因為有了孝悌的熏染,才會有孝心,有孝行,有責(zé)任,有擔(dān)當(dāng)。遙想孩子呱呱墜地起,父慈母愛、含辛茹苦將兒女撫養(yǎng)成人,如今父母垂垂老矣,需要兒女的付出與陪伴,然而常常是兒女有各種理由不能付諸行動。烏鴉尚能反哺,羔羊尚能跪乳,為人子女怎能不盡孝道呢?非要有“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切膚之痛才能悔悟嗎?為人子不能盡孝,為人君不能盡責(zé),為官一任造福百姓有人信嗎?王陽明說:“知行合一方為真知。”所以嘴上說得好,行動也要漂亮,你的選擇,才是你真正的價值觀。
正可謂人品是細(xì)枝末節(jié)的所作所為得到的評價,家庭是社會的一個小單元,家庭成員德行的細(xì)微變化也會映射社會的影響。一個人對自己的生身父母心懷感恩,顧念父母的心理感受,那么這個人就很難成為大奸大惡之人,即便德行有虧,也容易回頭是岸,反之不能孝敬父母,往深里說是泯滅天良,往淺里看這人不可交,難成氣候。沒有善心則沒有善行,沒有善行則沒有善報,薄情寡義則人脈凋零,人脈凋零則事不舉,業(yè)不成。孝順是只有人才有的崇高情感,高尚品德,孝能使愛心由己推人。人人孝敬父母,世風(fēng)自然就會歸肅,孝敬父母養(yǎng)成習(xí)慣,尊敬上級就形成自然,盡忠報國便成為己任,顯親揚(yáng)名則指日可待。
人生的路上來往過客無數(shù),行色匆匆,只有父母陪兒女走過的每一段,都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扶關(guān)愛,他們會越走越慢,步履蹣跚,需要兒女停下來,轉(zhuǎn)過身去攙扶他們。物轉(zhuǎn)星移,總有一天作為兒女清醒的看著父母的離去而無能為力,那種憂傷讓兒女不能觸碰,那種殘酷讓兒女不敢注視。父母在,家是港灣,兄弟姐妹是一家;父母不在,兄弟姐妹是親戚,只有功德無量的孝行才會讓愛傳遞。善待家人,善待與自己并無血緣關(guān)系的他人,讓社會和諧穩(wěn)定,所以說父母安好,便是晴天。
夜色闌珊,思緒潮涌,影響華夏文明的《孝經(jīng)》宛若春風(fēng)化雨,潤澤著兒女的心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掩卷沉思,我想說: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
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公寓樓 王春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