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經(jīng)常生氣,并且在生氣時會做出一些傷人傷己的事情或是話語。小男孩的父親也曾教育過他但成效并不是很好,因而,小男孩的父親給孩子準備了這些東西,一盒釘子,一把小錘,和一條木棍。父親告訴小男孩說,從今天開始當你因生氣傷人或傷己一次,就在木條上釘一個釘子。剛開始的一周小男孩在木條上訂了很多釘子,并且每次釘釘子時都很用力,甚至把木條都砸爛了一些。每一顆釘子在釘?shù)臅r候也并非那么容易,小男孩的手也因此被劃過。時間一周周過去,釘子的數(shù)量越來越少,最大的不同是,每周小男孩釘?shù)尼斪釉絹碓缴佟V钡接幸恢,小男孩沒有往木條上釘一顆釘子。這一天小男孩的父親和男孩聊天說到,小男孩似乎最近很少再釘釘子了。男孩回答到,其實他發(fā)現(xiàn),每次自己生氣的問題都很小,只要稍微再想想就不會生氣,平復(fù)自己的心情比釘釘子容易的多。于是。男孩的父親又告訴男孩,從今天起,不用再釘釘子了,但是每當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時就拔出一顆釘子。幾周過去,木條上的釘子已經(jīng)全被拔出。男孩自豪的像父親炫耀。父親,看著孩子高興的臉龐也笑了。之后父親拿過那根木條,問到“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小男孩回答道,“釘子拔出來留下的孔”。父親告訴男孩說:“想想你曾經(jīng)因為生氣說出的話或做出的事就像這些孔,雖說你已經(jīng)改變,可是留給別人的傷害可能是內(nèi)心深處的,是無法彌補的。因而,要記住,任何時候,當你要說出一句話時,三思。一旦傷害造成,很難彌補”。
今天,前面說了這么多,只是因為下午發(fā)生的一件事。一個學生在學校丟了東西,且不說原因是什么,便直接打電話給老師,以一種指責的語氣,要求老師盡快幫他解決?伤恢氖牵俏焕蠋熯在校醫(yī)務(wù)室打點滴,拖著病怏怏的身體,掛著點滴回到辦公室去了解事情。學生過來后,給老師道歉說,老師我錯了,剛說話沒有注意語氣,可是孩子,你知道你的幾句話給老師帶來了多大的影響,一句道歉,一句對不起,真的是什么都能解決的嗎?因為學生的事情已經(jīng)累到生病的老師,突然接到電話,突然毫不知情的被質(zhì)問,換作是你作何感想,你的心態(tài)又是如何呢?
都是成年人,我們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需要處事冷靜,需要學會體諒他人,需要學會不在言辭間傷害到別人。身為老師,我們不應(yīng)該和學生計較那么多,但是一件小事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能毀了一個人,一句話便是一件小事!每一個大學生在學校面對的就是一個小社會,在此期間,要學會如何更好的成長成才,如何更好的適應(yīng)社會。
每一次的交流溝通都是用一句句話語積累的,請學會出口留三分,自我品鑒,給彼此都留有回旋余地。一時的快人快語,留給別人的可能是永久的傷,于你也可能是永遠無法彌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