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豐厚的歷史文化成就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偉大的中華民族也成就了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國豐富的歷史文化在被以各種形式所體現(xiàn)的進程中也得到了有效的傳承,比如文學、舞蹈、音樂、服飾、圖騰、影視作品等等。這其中能夠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最容易被人們接受的就是歌曲,尤其是流行歌曲旋律簡單,容易上口,能快速的被傳唱,比如早些年周杰倫的一些根據(jù)中國古詩詞改編《菊花臺》、《東風破》、《青花瓷》、《蘭亭序》等歌曲已成為經(jīng)典,近年來一些帶有戲腔的歌曲也被廣大歌迷備受推崇,如《清明上河圖》、《新貴妃醉酒》、《琵琶行》、《身騎白馬》,其中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無論是從扮相還是唱法都讓人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令人如癡如醉。但是我們熟悉的是這些歌曲大多數(shù)或是對古詩詞的改編,或是對唱法的創(chuàng)新,有一些歌曲背后的歷史故事卻鮮為人知。
人們非常熟悉的歌曲《夢駝鈴》中有一句歌詞是“風沙揮不去印在歷史的血痕,風沙飛不去蒼白海棠血淚”,這里的“海棠血淚”背后有著一段屈辱國土分裂史,今天的中國人都知道中國地理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然而就在清朝鼎盛時期,國土面積曾經(jīng)達到1316萬平方千米。隨著近代歷史上不斷的割地賠款,中國版圖不斷縮小,直到1946年中華民國被迫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我國再次喪失了外蒙古這片近1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從此中華版圖由美麗的秋海棠葉子變成了今日的雄雞形狀,了解了這段歷史,我們再聽這首歌除了思鄉(xiāng)的感情之外又多了一份家仇國恨的歷史沉重,這份沉重讓我們砥礪前行,自強不息!
還有一首年輕人非常喜愛的古風戲腔的歌曲《赤伶》,這首歌的背后也有一段家仇國恨的悲壯歷史。“赤”,紅色也,我國國旗是紅色的,少先隊員的紅領(lǐng)巾也是紅色的,可見紅色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代表色,“伶人”在古代通指演員、戲子,社會地位很低。而歌曲中的戲子卻以生命寫出了大義之意。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日本開始了對中國的全面進攻,大江南北陷入了戰(zhàn)火之中,江西省贛州市的安遠縣城也未能幸免,日軍殘暴侵略的同時還要踐踏國人尊嚴,以全縣百姓性命威脅當?shù)貞驁@戲子裴宴之為其演出,全體演員在演出前把整座戲樓所有的門堵得嚴嚴實實,并在小鬼子不知不覺間潑灑了油,正當臺上唱的一往情深,臺下聽得如癡如醉之時,一把火點燃,所有人與日軍共同赴死,位卑未敢忘憂國。我想這正是歌名叫做“赤伶”的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