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英語課上,結合《新視野大學英語1》第四單元的內容,我組織同學們討論了一個目前比較熱點的話題:社交媒體的應用。課堂上要求同學們分組討論三個問題,即你每天花多長時間在社交媒體上,主要用來做什么?對你來說什么是社交媒體最重要的用途?社交媒體會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如何避免呢?
參與同學共計110名。同學們先自己進行頭腦風暴,整理語言,然后再與同桌或小組同學一起分享討論。隨后在班級里進行觀點的分享。根據大部分同學對于三道問題的答案,發(fā)現大部分同學平均每天要花費7到8個小時在社交媒體上,有的同學甚至花費10到11個小時。而在社交媒體上他們主要是用于娛樂、消遣,比如看視頻、購物、在視頻號發(fā)布照片或視頻、與親朋好友聯系等。只有幾名同學談到他們會利用社交媒體來獲取知識或信息。在談到社交媒體的消極影響時,大部分同學都提到會傷害眼睛,有一部分同學提到會傷害身體,僅有一名同學提到了社交媒體對于心理方面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科技的發(fā)展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更便捷,我們之所以使用社交媒體源于它可以增強社交聯系。通過微信等社交媒體我們可以與朋友、家人隨時保持聯系,無論距離多遠都能隨時交流分享生活。網絡還能讓人們結識志同道合的人,拓展社交圈,找到歸屬感。此外,社交媒體可以促進信息傳播。網絡是信息傳播的加速器,在緊急情況時可幫助人們及時了解危機動態(tài),采取應對措施。對于我們廣大師生來說,社交媒體還可以為我們提供學習平臺。網絡上涵蓋各領域知識,如公開課、科普賬號、學術論壇等,人們可以在線學習新知識、提升技能。當然,社交媒體還能助力自我展示與表達。人們可以在平臺展示才華、興趣和觀點,如通過發(fā)布文字、圖片、視頻等作品,增強自信心和創(chuàng)造力,獲得他人認可。另外,社交媒體也可用于推動商業(yè)發(fā)展。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等為企業(yè)和個人提供營銷推廣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產品銷量,也為創(chuàng)業(yè)者提供商業(yè)機會。最后,社交媒體也為人們提供豐富的娛樂方式:提供各種娛樂內容,如搞笑視頻、音樂、電影等,讓用戶在閑暇時放松身心,緩解壓力。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社交媒體也不例外。在了解它的便捷之處時,一定謹記它的消極影響:首先就是影響身心健康。過度使用社交媒體易導致沉迷,影響睡眠、視力等身體健康,還可能引發(fā)焦慮、自卑等心理問題,因看到他人精彩生活而產生攀比心理和對自身生活的不滿。其次,就是減少現實互動。人們花更多的時間在虛擬社交上,減少了與身邊人面對面交流,導致社交能力下降。有人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你我面對面,可是各自看著各自的手機。”另外,線上交流缺乏非語言線索,易產生誤解。此外,社交媒體的使用還會導致隱私泄露。各大平臺收集大量用戶數據,若管理不善易被泄露,給用戶帶來安全隱患,如個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財產損失等。最后,我們必須注意到社交媒體上人們使用的語言。因為在虛擬世界里,人們不用考慮太多的交際禮節(jié),及他人的感受,因此容易產生網絡暴力:部分人會在網上發(fā)表攻擊性、侮辱性言論,對他人進行網絡欺凌,給受害者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影響其正常生活。
最后,有必要提醒同學們,當前我們應該思考的不是如何限制我們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而是重新思考我們使用社交媒體的方式。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社交媒體為我們提供的各種渠道、平臺,獲取相關知識和信息,讓自己成為有能力掌控科技、利用科技的人而不是被科技控制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