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chǎn)影視劇的雙女主敘事是目前最受關注的議題。大多女性敘事議題是空洞的,懸浮的,缺乏真實感的。尤其是今年以雙女主敘事為噱頭的《喬妍的心事》,它用著空洞的人物敘事描繪著空虛的女性困境,讓女性在影片中成為空心的符號。
影片中的人物塑造充滿著懸浮感,不論是姐妹兩個人共用一個身份還是姐妹之間的關系轉(zhuǎn)變均缺乏邏輯的支撐。在電影中,姐妹倆共用喬妍一個姓名,妹妹是光鮮亮麗的女明星,姐姐卻是灰頭土臉的緬北黑戶孕婦,兩者身份天差地別。作為家庭的受害者,兩個人的糾葛和對喬妍這個身份的爭奪是敘事的關鍵。在原小說中,姐妹兩人的階層差距僅在于城市中產(chǎn)階級和小鎮(zhèn)底層階級,沒有鴻溝式的差距。因而,小說的敘事更關注平靜生活下的暗涌,兩人對身份的爭奪更多的展現(xiàn)出一種微妙的矛盾感。而電影極的敘事將階級差距表現(xiàn)得過于明顯,因而當兩人的關系從對立到攜手共助的過程是空洞的,缺乏可信度的。
電影展現(xiàn)的女性困境是空虛的。電影探討了計生政策、階級差距、娛樂圈女性困境等深刻的社會議題,但缺乏落地。與小說初始展現(xiàn)大喬和小喬面對的細碎的生活困難相比,電影采用了宏大的敘事。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和話題度,影片中幼年弒父、跨境犯罪、買兇勒索接連出現(xiàn)。視覺上色調(diào)偏灰,充滿懸疑色彩。敘事卻忽視了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挖掘和情感關系的細膩刻畫,人物的行為邏輯是淺顯的,充滿功利性的。因而,這些嚴重的社會問題的解決只能通過字幕的形式呈現(xiàn),不具備邏輯的閉環(huán)。這些均由父權社會帶來的迫害只能將男性角色塑造為臉譜化的形象才能實現(xiàn)。
女性作為影片中的核心符號是缺少支撐點的。雙女主的敘事內(nèi)核大多數(shù)情況下聚焦于女性雙方的情感變化和互相救贖。本片的主題是如何自處與尋找自我,因而兩姐妹應是共生與排斥、依賴與并存的雙重人物關系。但本篇更多的將視點放置于小喬作為明星的境遇。詳細的描繪著她作為明星在黑暗的娛樂圈的反擊。探討她在性別規(guī)范、社會期望與個人欲望之間的沖突。而忽視姐妹兩人之間的互動與情感聯(lián)系,以及女性的自我覺醒和相互支持。偏離了雙女主敘事應該重點關注的女性雙方的彼此救贖和成就。
電影中的雙女主敘事呈現(xiàn)的問題是目前這類題材頻繁出現(xiàn)的。因為不論議題的核心為何,影視創(chuàng)作仍然是男性居多,他們很難精準的把握雙女主敘事的內(nèi)核。因而,不論是人物、主題還是女性作為影片核心的符號化作用都是虛假的、缺乏核心競爭力的。盡管今年出現(xiàn)了《好東西》、《小巷人家》等這些口碑票房雙豐收作品,觀眾可以看到刻畫深刻又美好的女性關系。這只是國產(chǎn)影視作品中的鳳毛麟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