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自舞蹈中由來已久。從原始人的拉手相圍,合圓而舞,到民間族群的儀式性或娛樂性的圍圓起舞。從中國古典舞身體律動中的“圓”“曲”之象,以圓為美,再到西方芭蕾舞中的挺拔屹立之余也有圓之律動。以此可見,無論從古至今的原始舞蹈或民族民間舞,從身體的外在形式到內在律動,從中國古典舞至西方古典舞。“圓”舞的展現(xiàn)與表達由來已久且無處不在。
“圓”之于外在表現(xiàn)。原始人拉手合圓、踏地為節(jié),而舞目的在陶冶情操、自娛自樂,或許在進行某種與神靈溝通的儀式表達,以表敬畏或尊重,也或許為捕到獵物而鼓舞士氣,激昂斗志,振奮精神之用?傊,原始時期的“圓”舞目的性明確、儀式感強烈,在自娛之外也具備一定的功能性。
在當現(xiàn)代,在群舞或獨舞的舞蹈表演時,舞蹈編導或多將“圓”編排至舞蹈構圖之中,因此圓形的舞蹈隊形在舞蹈表演中也是屢見不鮮。編導設定圓形隊形的目的或為敘事表達或為情感烘托。如舞劇《雷和雨》開場時由主人公們在圓形隊形上流動,相互交錯。通過“圓”的隊形表達出繁漪、周萍、四鳳等主人公之間糾葛復雜的情感與矛盾的人物關系。再此,通過圓形隊形上的敘事表達,為觀眾厘清人物關系做了有力的鋪墊。在情感烘托方面,圓形隊形呈現(xiàn)多有象征團結與和諧、促進平等、包容、流暢之感,因此在舞蹈中出現(xiàn)圓形隊形時可謂觀眾傳遞出緊密團結、和諧統(tǒng)一的感受。使觀眾在觀看舞蹈時升華情感,同時也增強了舞蹈的觀賞力與感染力。
由此可見,“圓”之隊形在舞蹈中的表達是豐滿的也是多義的,充分合理的運用會增強整體舞蹈效果,升華情感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