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是一門理論性思想性特別強的課程,再加上有些教師不創(chuàng)新授課方式,沒有及時更新內容,語言平淡,學生不感興趣,反而還覺得老師就像傳銷組織的負責人一樣,不斷的給他們洗腦,更是反感。學生感覺枯燥,很沒意思,能來上課的學生沒幾個是真正想學習理論知識的,大多數是應付或害怕老師點名。上課時的狀態(tài)也非常的令人擔憂,有部分同學睡覺、說話,大部分在玩手機、看視頻、聊天、網購等。學生的上課狀態(tài)直接影響到了思政課教師的授課情緒和教學效果,上這門課有些課堂簡直成為自由市場。
我本學期負責講授2013級部分專業(yè)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門課,尤其是藝術類專業(yè)的課堂上能夠認真聽講的學生不是很多,大部分也是玩手機。我也曾努力試圖通過改變課堂語言的幽默感,語調的抑揚頓挫,不斷地更新教學內容,加大圖片和視頻的運用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發(fā)現學生的注意力持續(xù)時間不是很長,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內容則抬起頭認真聽一下,覺得沒意思的內容又低頭玩手機了。面對學生課堂玩手機的現象,我也曾經“威逼利誘”想通過“堵”的方式讓學生“乖乖”聽課,后來才發(fā)現那只是我的一廂情愿。
然而本學期在上第八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第三節(ji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時,我講到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時候,有學生突然問:“衡量一個國家是否是文化強國的具體要素有哪些?”,我遲疑下說:“你們上課書筆不拿,只拿手機,那問它吧”。果然有學生很快就百度出來答案并大聲念起來。此刻,我突然感覺很興奮,學生上課玩手機并不都是壞事,今天我不經意間的一句話一下子使我豁然開朗,學生上課玩手機我們是“堵”不住,為什么不進行合理的引導,從而發(fā)揮手機在課堂上的價值呢?之后在授課的過程中,我故意設計一些問題提問,學生不知道,我就鼓勵他們用手機搜索答案。例如在講第九章實現祖國完全統(tǒng)一的理論這一章內容時,在說到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我提問:“哪位同學知道臺灣從什么時候開始就和祖國大陸發(fā)生了聯(lián)系?”我看到學生用手機在搜尋答案,有人舉起了手并站起來并非常詳細的將臺灣和祖國大陸之間的聯(lián)系告知全班,甚至有部分學生在附和。我看著學生如此的認真心里都有些激動了。再如,講到新形勢下臺灣當局對大陸的態(tài)度時,更是發(fā)揮了手機在課堂中的積極作用。學生通過手機百度競選取勝的蔡英文究竟是哪個黨派的代表,她的關于臺灣與大陸的關系態(tài)度是怎樣的?美國關于臺灣當局是一個怎樣的態(tài)度等等,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
通過我對《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門課的實踐,我發(fā)現,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是不可能阻止的一種行為,我們與其費盡心思去“堵”,倒不如順勢去“疏”,這樣或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課堂效果。
思政教學部 吳麗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