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是一種先天知,是不需要任何后天習得就能夠具備的先知。不需要經(jīng)過理論邏輯的思考、不需要進行權(quán)益得失的衡量而遵從內(nèi)心本身而得出的分辨善惡的能力。“良知”是不自覺的,“良知”是本真的。
一個人看到嚴重擦破外傷所表現(xiàn)出的幫助欲望就是“良知”。他不需要進行這個人是否和我具有親疏遠近關(guān)系的分析。“良知”雖然也是屬于認識論的一種,但是“良知”僅限于直覺認識并非理性判斷和道德審視。人們通常碰到事情有初念和轉(zhuǎn)念。“良知”只是一種初念。如果我們遵循這種初念,做出初念所支撐的行為,那便是他做到了“致良知”。如果一個人看到有老人跌倒,他想扶起來,這便是不自覺得一種純粹的初念。如果一個人害怕自己扶起老人這個事情耽擱了他一個重要工作的時間,他轉(zhuǎn)念從而并沒有做出扶老人的動作,這也并不意味著他沒有“良知”,而是他沒有“致良知”。
按照王陽明的思想來講,“良知”是每一個人在遇到每一件事情的視乎都會產(chǎn)生的東西。與生俱來的。這個與生俱來的“良知”支撐著一個人所有想法與行為的合理性基礎(chǔ)。但是不同的人面對同一件事情卻會做出截然不同的結(jié)果,這便是他們有沒有堅守“良知”的問題,有沒有轉(zhuǎn)念的問題、有沒有做到“致良知”的問題。雖然每一個人都有“良知”,但是不代表每個人在任何時間都能按照“良知”的指向去進行。稍有轉(zhuǎn)念,便是知與行分歧了,便是出現(xiàn)了“良知”與“致良知”的實踐難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