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帝被立為天子后,舉用皋陶為帝位繼承人,并把國政授給他,但是皋陶沒有繼任就死了。后來禹又舉用了益,把國政授給他。過了十年,禹帝到東方視察時在會稽逝世。服喪三年完畢,益又把帝位讓給禹的兒子啟,因為啟賢德,天下人心都歸向于他。但有扈氏不來歸從,啟便前往征伐,在甘地大戰(zhàn)一場。戰(zhàn)斗前,啟作了一篇誓辭叫做《甘誓》,對六軍將領進行訓誡:“有扈氏蔑視仁、義、禮、智、信的規(guī)范,背離天、地、人的正道,因此上天要斷絕他的大命。如今我恭敬地執(zhí)行上天對他的懲罰。戰(zhàn)車左邊的射手不從左邊射擊敵人,車右的劍手不從右邊擊殺敵人,就是不服從命令。馭手不能使車馬陣列整齊,也是不服從命令。聽從命令的,我將在祖先神靈面前獎賞他,誰不聽從命令,就在社神面前殺掉他,而且要把他們的家屬收為奴婢。”①
于是很快消滅了有扈氏,天下都來朝拜。從《史記》這段記載來看,如果說禹直接把天下讓給兒子啟的話,多少對禹還是不公平的,因為他先是舉用皋陶為帝位繼承人,并把國政授給他,但是皋陶沒有繼任就死了。他又舉用了益,把國政授給他。是益在大禹死后又把天下還給了禹的兒子啟,從此才真正開啟了中國歷史上世襲制度的先河,直至夏朝最后一個君主夏桀。夏桀本名癸、履癸,商湯給他的謚號為桀。履癸本來文武雙全,赤手可以把鐵鉤拉直,但荒淫無度,暴虐無道,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暴君,以至于國破家亡,被放逐而餓死。這就為“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之商湯提供了歷史機遇。②
這里所說的“湯”,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統(tǒng)治王朝的開基者——成湯(商湯),“武”就是周武王。成湯很有仁德,一天他外出游獵,看見郊野四面張著羅網(wǎng),張網(wǎng)的人祝禱說:“愿從天上來的,從地下來的,從四方來的,都進入我的羅網(wǎng)!”成湯聽了說:“噯,這樣就把禽獸全部打光了!”于是把羅網(wǎng)撤去三面,讓張網(wǎng)的人祝禱說:“想往左邊走的就往左邊走,想向右邊逃的就向右邊逃。不聽從命令的,就進我的羅網(wǎng)吧。”諸侯聽到這件事都說:“湯真是仁德到極點了,就連禽獸都受到了他的恩惠。”③正因為他有濃厚的仁德,因此在他統(tǒng)治期間,階級矛盾較為緩和,政權較為穩(wěn)定,國力也日益強盛。他的所作所為,符合人民的愿望,得到后人的肯定和贊揚。但是令商湯想不到的是,商王朝一代一代傳到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暴君商紂王帝辛手中,很快給商王朝帶來了滅頂之災。
紂荒淫無度,百姓怨聲載道,一些諸侯背叛了他。這就為即將取代他的周文王、周武王創(chuàng)造了難得的便利條件。而他不但沒有收斂,反而加重刑罰,設置了叫做炮烙的酷刑,讓人在涂滿油的銅柱上爬行,下面點燃炭火,爬不動了就掉在炭火里。紂任用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有個美麗的女兒,獻給了紂,她不喜淫蕩,紂大怒,殺了她,同時把九侯也施以醢刑,剁成肉醬。鄂侯極力強諫,爭辯激烈,結果鄂侯也遭到脯刑,被制成肉干。西伯昌看到九侯、鄂侯被紂如此折磨時,情不自禁地暗暗嘆息了一下,沒想到卻被崇侯虎得知向紂去告發(fā)了,這樣紂就把西伯囚禁在羑里。西伯的臣僚閎夭等人,找來了美女奇物和好馬獻給紂,紂才釋放了西伯。西伯回國后暗地里修養(yǎng)德行,推行善政,諸侯很多背叛了紂而來歸服西伯。西伯的勢力更加強大,紂因此漸漸喪失了權勢。西伯昌也就是后來的周文王姬昌,他在位期間,能夠“克明德慎罰”④。也就是說能夠崇尚德教,慎用刑罰。能夠勤于政事,重視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禮賢下士,廣羅人才,拜姜尚為軍師,問以軍國大計,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⑤。建都豐京,為武王滅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西伯昌死后,他的兒子周武王在耐心地等待中選準時機率軍東征。公元前1122年,紂的軍隊被打敗,紂倉皇逃進內(nèi)城,登上鹿臺,穿上他的寶玉衣,跑到火里自焚而死。周武王趕到,砍下他的頭,掛在太白旗竿上示眾。周武王又處死了妲己,釋放了箕子,修繕了比干的墳墓,表彰了商容的里巷。還封殷的后代為諸侯,隸屬于周,并讓他們承續(xù)殷的祭祀,施行盤庚的德政,使得殷商的民眾非常高興⑥。就這樣,周武王姬發(fā)終于滅商建周,做了天子,并追尊姬昌為文王。之所以稱王而不是稱帝,是因為后世人貶低帝這個稱號,所以稱為王。周武王滅商后不久逝世,其子成王繼位,因成王年齡尚小,由其弟周公攝政,輔佐成王⑦。
周公姬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發(fā)弟。因封地在周(今陜西省寶雞市),故稱周公或周公旦。他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輔助周成王治國期間,曾勸誡成王說:“今文子文孫,孺子王矣!其勿誤于庶獄,惟有司之牧夫。其克詰爾戎兵以陟禹之跡,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以覲文王之耿光,以揚武王之大烈。嗚呼!繼自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⑧在這里,他以長輩和攝政王的身份,諄諄告誡成王:作為先王賢明的子孫,您已做君王了!希望您在治理天下過程中,不要在各種獄訟案件上耽誤時間,這些事情大膽讓主管官員和牧夫去治理就行了。您要把要主要精力用在治理好軍隊上,要步著大禹的足跡,遍行天下,直至海外,這樣就沒有人不服從您。以此顯揚文王圣德的光輝,繼續(xù)武王偉大的功業(yè)。嗯還有,從今以后繼位君王所設立官員,必須任用善良的人。”
周公以商朝滅亡為鑒,特別重視對成王和奴隸主貴族及其子弟進行政德教育。他告誡成王說“古之人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競,吁俊尊上帝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謀面,用丕訓德,則乃宅人,茲乃三宅無義民。”古代的人只有夏代的君王會選拔人才,所以他們的卿大夫很強。夏王還呼吁他們長久地尊重上帝的教導,使他們知道誠實地相信九德的準則。……如果以貌取人,不依循德行,假若這樣考察人,你們的常任、常伯和準人就沒有賢人了。⑨
周公一生禮賢下士,勤政為民,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唐代韓愈為辟佛老之說,大力宣揚儒家“道統(tǒng)”,提出“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統(tǒng)序: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謂道也,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⑩
從以上歷史脈絡可以看出,歷代先王注重倫理教化,倡導仁愛相濟,發(fā)奮勤勉,嚴于律己,制禮作樂,啟智糾偏,為孔子后來創(chuàng)立儒家學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