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初制定配套集體備課計劃
馬克思主義學院結合每學期的教學計劃,每兩周組織開展一次集體備課活動。預計邀請黨委書記、校長參加集體備課進行指導,并選擇合適時間開展專題講座,包括黨委書記闡述黨的建設相關理論、校長解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常規(guī)備課常態(tài)化進行,形式包含但不限于針對教材討論重難點,結合央媒視頻資源進行擴展,加強教師的學習和培訓,有針對性地提升教學技能和水平;建立起針對本門課程的資源庫,用好“學習強國”平臺和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緊跟時事熱點,補充課程內(nèi)容;合理設計課程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授課效果;邀請勞動模范、大國工匠、科學家、英雄人物等走進校園走進課堂,強化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和認同。
二、集體備課的經(jīng)驗做法
學校思政課的集體備課活動一直是常態(tài)化開展進行,頻率保持在每兩周一次,由各門課程教研室牽頭組織。通過集體備課可以從總體上統(tǒng)一進度,分清重難點,交流授課過程中遇到的共性問題并通過討論得以解決;通過集體備課可以有效地集中課程和教學資源,建立起供各門課程授課教師使用的公共資源庫;在集體備課過程中設計了公開課和示范課的環(huán)節(jié),由經(jīng)驗豐富的高年資教師進行示范授課,中青年教師觀摩學習,借此揚長補短,幫助授課效果的提升;集體備課的時候也組織集中學習,主要學習黨中央和國家時政動態(tài)、最新文件要求和精神,以便第一時間將各類精神融入課堂,方便教師和學生把握最新信息和前沿動態(tài),感知黨和國家發(fā)展成果,增強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集體備課中存在的問題與思考
學校的思政課集體備課已經(jīng)推行了多年,在取得一定成績服務教學的同時,也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集體備課的形式較為單一,主要還是依靠傳統(tǒng)的講授、討論法,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較少,是備課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此外,任課教師的數(shù)字媒體素養(yǎng)目前來看不能完全與教學需要相匹配,亟待加強這方面的學習和培訓;集體備課所使用的公共資源更新速度較慢,且沒有進行系統(tǒng)的分類整理,造成應用上的一些困難;再者就是和校內(nèi)其他院系以及校外的其他學校交流較少,缺少教學經(jīng)驗上互通有無的有效橋梁,造成了授課在某種程度上的局限性;思政課教師參與省上教學競賽、思政練兵等活動的機會較少,不能及時有效把握當前思政課存在的前沿問題,也是一個短板。針對存在的短板,馬克思主義學院會有針對性地對癥下藥,及時予以解決,不斷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和整體教學質(zhì)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