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到來之際,在有不少高中朋友為夢想努力時,我在大學里想念我的高三。我想用這篇文字去紀念那段難忘的日子,那些不忍忘記、不會忘記的人和事。
進入高二前的文理分科一直讓我們感到大家彷徨。一時間選擇文理成了當時大家心中的最大的問題。在清點過學文要背的東西后,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理科。盡管后來我為這個選擇付出了較為慘重的代價,但我并不后悔,因為這是我自己選擇的屬于自己的路。
楠是進入新班級后認識的新朋友。在高二最初的日子里,我、楠和后座的暉、玉,見證了彼此的收獲與成長。我們會在課間和做卷子的語文課上聽CD,在頻繁的考試中拼著各自的成績,聽楠和暉在晚自習上大肆聲討高三生活,在偶爾閑暇的午后聽楠的“個人演唱會”。生活潺潺如水,年級的班級重排與我無關(guān),無非是成績好的晉升重點班,稍有偏差的重回普通班而已。于是,又見到了高一的朋友璽,重新熟悉后覺得時光改變了一些什么,他也不再是當初那個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在乎的單純孩子了。在兩年的時間里,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在種種狀況中漸漸長大,有了屬于自己的不可推卸的責任,沒人可以代替,就像我們當時要面對的高考,就像面對著一無所知的未來。
走進高三,大家在不經(jīng)意間做了彼此堅定不移的支持。在等待高考、等待大學的日子里,朋友給了我最大的支持。有些事情,就像看到同學被推薦免試入學時的感嘆,看到自己桌上未看的輔導書時的焦急,看到自己成績的點滴進步時的誠惶誠恐,聽到老師說自己有望上哪所大學時的欣喜……我并不過多地告訴父母,不想給他們本就緊張的內(nèi)心再加上更多的負擔。于是,我只告訴朋友。在高三和等待分數(shù)的日子里,與朋友并不太多的電話,是我們分擔彼此的不安與恐懼,分享點滴進步與快樂的方法,也是那段飽受打擊的日子里最大的快樂。
結(jié)束了兩天的高考,我沒有感受到太多傳說中的緊張,反而是一種莫大的如釋重負。在等待結(jié)果的日子里,我打開被自己封了半年的電腦。一時間,網(wǎng)上的朋友們似乎都忘記了用華麗的問候來表達彼此的關(guān)心與思念,只是一味地說些不著邊際的話來刻意回避某些大家不愿提起的事。
例如分數(shù)線的公布,才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打電話查分,電話中冰冷的數(shù)字在劇烈的心跳聲中,顯得有些模糊,但我仍聽清楚了。如今想起來仍能感受到當時那種難以言說的感覺,同時也感受到強烈的如釋重負。那之后的幾天,朋友不斷安慰我,告訴我最差就是復讀而已。我知道我決不會復讀,因為想起高三的生活仍讓我不寒而栗。于是,他又說,有獨立學院啊。接連幾天,聽到同學的錄取結(jié)果,我笑得有些無奈,故意給朋友說,不管上什么,反正目標同樣是考研?粗笥寻l(fā)過來的笑臉,我也笑了,但前途未卜的感覺總是揮之不去。然而,錄取的結(jié)局并未讓我失望。西大現(xiàn)代,這個我將從這里走向社會的地方,她創(chuàng)造著將會很輝煌的歷史。現(xiàn)實中,她用她最好最佳的狀態(tài)給予我們?nèi)碌囊磺,我慶幸我的選擇。這個選擇,無疑讓我給予自己一種全新的可能。不管怎么說,我們的“地盤”,自己做主。
回顧我的中學生涯,過去我有高中彼此鼓勵的朋友,更有從初中一路走來不離不棄的老朋友,而進入大學,又有親如姐妹的同學室友,幸哉!福哉!
想念我的高中生活,想念我的朋友——你們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