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也沒有一個學生不可愛。”這是來自冰心的語錄,她還說過“每個學生都是一本需要仔細閱讀的書,是一朵需要耐心澆灌的花,是一枝需要點燃的火把。如果學生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
我的良師——韓老師,她仿佛與這樣的冰心有過“深交”,不然怎能將此意踐行得徹底,又或許我們的老師都是這樣的殊途同歸,做著因材施教,長善救失等等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事情。
作為大學生,在大學里寫過數(shù)不清的用文字堆起的文章,這一次,我想為韓老師寫一篇。她雖不是冰心,但在我的眼中,在學生們的眼中,她對教育教學的態(tài)度詮釋著“一片冰心在玉壺”。
她認為對學生的關(guān)愛,不在轟轟烈烈,而在細微之處。而我作為學生,正在體會著她的細致入微。譬如距離最近一次的“數(shù)學建模大賽”,不論是賽前動員與鼓勵,還是賽中陪伴與賽后放松,都讓我感受到心里暖呼呼的,充滿希望,就算過程再多壓力大家依舊不壓抑不氣餒。賽前有學生出現(xiàn)沒信心了想退賽了的時候,韓老師不會給學生貼上半途而廢的標簽,而是說“加油,指定行!”;備賽到達瓶頸時,韓老師那句“走的每一步都算數(shù)”會一直縈繞在心頭;拿到試題的前一刻,韓老師一句“我與你們同在”給我們吃下定心丸,我們專心比賽她靜候佳音。從韓老師身上真切的感受到了“每個人都是一輪明月,有著自己的陰晴圓缺,我們要用恰到好處的方式補全有缺失的它。”
無論什么年齡段的學生,都需要認同感,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的“尊重的需要”居第一階段缺失性需要之首,同樣的“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居第二階段成長性需要之首。這充分印證來自老師的認同、肯定、嘉獎等是學生心理發(fā)展的一大催化劑,加速學生正向發(fā)展。這又正是韓老師一直在做著的,不僅從不吝嗇對我們的夸贊還不論在學習上、比賽上、生活上都給予溫度。
我們,亦師亦友,在長時間相處中慢慢的又多了一重身份——我的引路人。也正是她不斷的鼓勵陪伴,用語言與行動刺激著我時,我才能在每次建模訓練任務下發(fā)時,認真的鄭重的擔起一個組長的擔子,使得組內(nèi)三人團結(jié)一心每天進步一點日積月累,在最后三人的共同沖刺下取得省賽一等獎的好成績啊。這可是與我而言曾經(jīng)想都不敢想的成就,但這就是我們腳踏實地的,在零基礎(chǔ)條件下一步一個腳印走出的花路。
到底誰會不愛這樣的良師啊!
是她一次又一次的推我向前走,給予我力量。因為她的建議我才知道自己現(xiàn)在就可以向?qū)W術(shù)論文方向逐步靠近;因為和她的談心我再一次給自己強化“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潛力不是”。同時,我還相信,正是因為自己的上進心與學習能力,老師愿意作為一個引路人在我費力時拉我一把,在我筋疲力竭時推我一把。
經(jīng)過一段時間她對我的“滲透”,在假期這樣容易使人“擺爛”的時間里,我們不約而同的認為,桃李年華時的假期是用來干大事的。于是工作、學習、生活及其他協(xié)調(diào)且規(guī)律。她還常對我講:“不要給自己設(shè)限”。這是一句我很早就明白,但因始終在心里給自己設(shè)下無形防線而沒有踐行的一句話。但經(jīng)韓老師的長善救失,我已經(jīng)開始落實在我的方方面面了。
最后我想說,授人者施恩不求回報,作為一個受者要做一個有謙虛之德的人,學會感恩,將愛心回報我們命運的恩人。我的引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