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谷間堅韌的蘭草選擇了空寂與嶙峋,這一刻,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不羈與張力,那是一種空靈的生存力量;路邊一顆初綻花朵的白玉蘭寧靜婉約;賞一彎明月,嗅幾縷清風,等待那個為了與它而跋涉千里的人,一種沉靜的睿智與執(zhí)著。于是滄海桑田,造物主讓我們看到生命的兩種狀態(tài),或主動或等待,卻都是令人向往的震撼與希望。
從“君子好逑”的“淑女”開始,我們便由衷地為那些勇于邁出一步去追求“淑女”的君子微笑了。這種勇敢,又怎可簡單的看作是對佳人的一番傾慕?所求者本眾矣:古人求“平天下”之志,伯牙求一個高山流水的知己,陸游“為國戍輪臺”,玄德求個孔明安天下……無論所求者何事何物,他們都是以一種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去爭取、去拼搏。于是前方荊棘也罷,瓦礫也罷,都無法阻擋他們的腳步去實現(xiàn)人生的追求。
無奈,很多時候,即便是怎樣的主動與積極,都逃不過一時的困頓與迷惑。于是古之成事者告之我們另一種處事之道,那便是在一個恰當?shù)臅r刻,做一個恰當?shù)牡却。韓信忍“胯下之辱”而成就一代名將,勾踐臥薪嘗膽,苦心人天不負終做霸主,蘇武千里塞外羊群為伴終盼得自由路……。一切的一切,在等待中如古墓蓮子,悄然間綻放得如此驚艷。保持一份隱忍與寧靜,如古箏曲《云水》詞那樣:“空山鳥語兮,人與白云棲,……風吹山林兮,月照花移影,我心如煙云,當空舞袖,人在千里。”在等待中聆聽絕世之音,在等待中醞釀千年醇酒,也在等待中完成前進的步履。
其實,無論是蘭草般的不斷奮斗,還是一樹黃花安靜等待,都只是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說,那主動的奮斗是為了在生活中等待一個美麗的未來。而等待,又是為了下一刻的進取。那么,人生也便是一個在主動與等待中不斷充實的過程,一個寂靜的過程。
生命之澄澈如照影之驚鴻,如繞梁之飛燕,那么,如泰戈爾所說:“打開你的心,讓它自己尋找一條通往世界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