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本書,一本奮斗的書。
列夫·托爾斯泰說:“人生是服務(wù)的場所。在那里,人有時候得忍受各種苦難,但更多的是體驗生活的樂趣。”的確,生活中的樂趣無窮,但也有許多的細(xì)枝末節(jié)令人煩惱,可是其中卻蘊(yùn)藏著深刻的哲理,有時甚至決定了人的命運(yùn)。不同的人對待同一件事,不,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qū)Υ患乱灿胁煌目捶ā?/p>
“苦難”一詞讓很多人都十分的討厭,有人甚至不愿提及,認(rèn)為它是不吉祥的代表,給人帶來痛苦或傷及生命。但也有人認(rèn)為苦難是人生的一份厚禮,它讓人成熟,讓人在煩躁之后得到平靜,反省自己,積累經(jīng)驗,為走向成功奠定基礎(chǔ)。
生活中缺少的東西很多,但是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能看到水底青魚的慧眼,缺少的是一種用心領(lǐng)悟的感動。
人生是短暫的,同時也是無限的。生命是人生短暫的體現(xiàn)。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是如何在這有限的時間里創(chuàng)造出無限的價值,那才是最重要的。雷鋒精神不正是生命價值的一種體現(xiàn)嗎?
路遙,當(dāng)代著名作家。他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體驗人生的酸甜苦辣,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平凡的世界》、《人生》等作品,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像牛一樣的勞動,像土地一樣的奉獻(xiàn)”。盡管他離開我們已經(jīng)十幾年了,可他的精神卻永遠(yuǎn)活在我們的心中。路遙對待生活的那種心態(tài),那份激情與熱忱滲透在《平凡的世界》的字里行間。這些字字句句都凝練著路遙的精神,包含著黃土人情,蘊(yùn)藏著人生的哲理——不屈不撓,用微笑面對生活,用行動感化他人。這也正是我最喜歡這部小說的原因。這正如肖伯納所說:“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后交給下一代的人們。”
“真正有血性的人,決不曲意求得別人的重視,也不怕別人的忽視。”這是拜倫的人生觀。他闡述的是用自己的才華證實給別人看,是一種“實事求是”的觀點,然而卻不重視環(huán)境的作用,忽視了外在環(huán)境即外因?qū)κ挛锏陌l(fā)展所起的作用。在這信息化的時代,我們只有將外因與內(nèi)因結(jié)合起來,才能演繹完美人生。
人生沒有永恒的僥幸讓我們沾沾自喜,也沒有永恒的不幸讓我們痛不欲生。生活不相信眼淚,生命在歲月的磨礪中需要的是韌性,也就是說,珍惜時光,珍愛生命,做生活的強(qiáng)者,演繹完美的人生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