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6日,是西大現(xiàn)代2010級新生報到的第一天,父親陪我前去報名。6點鐘我們從家里出發(fā),兩個多小時的車程趕到當(dāng)?shù)氐目h城,我們買了兩張無座的前往西安的火車票,四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和父親一路站了下來。狹窄的車道,擁擠的人流,父親和我一句話都沒說,默默地忍受著。而我深深地知道一路站下來意味著什么,我一個年紀(jì)輕輕的小伙子都難以承受,更何況年已半百的父親!
火車到站的那一刻我和父親都松了一口氣,在偌大的廣場上我們又花費了將近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尋找校車。坐上校車的那一刻我和父親僅有的只是手中已剩半瓶的礦泉水!
又是兩個多小時的車程,我知道我和父親還沒有吃一頓飯!趕到學(xué)校時已是下午6點鐘,接著是:報名、填表、注冊、繳費、領(lǐng)東西,繁瑣的過程讓我欲哭無淚,疲憊和饑餓折磨著我,但我知道父親還堅定地守在外面。
在注冊繳費的那一刻,當(dāng)我將那一疊厚厚的鮮紅的人民幣交到老師手中時,我突然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我感覺那刺眼的鮮紅就是父親的血和累、苦與痛,而我就是那個拿著刀子在宰割父親的劊子手。我木然地看著錢在驗鈔機上滾過,眼前晃過的全是父親那張蒼老的臉,佝僂的背。
忙完這一切,暮色已經(jīng)降臨,學(xué)校的餐廳沒有開放,我和父親只能在校外的小攤位買了兩個肉夾饃和兩瓶水,這就是當(dāng)天我們?nèi)康幕锸。搬進新生宿舍,看著別人在高興的閑聊著,熱鬧著,我知道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么都沒有。
那一夜我和父親擠在一張床上和衣而睡,那一夜我徹夜未眠。
27日的清晨,我將父親送上返家的班車,就在汽車啟動的那一刻,想著這兩天的奔波,父親那疲憊的神態(tài),消瘦的背景,我想哭,歇斯底里的吶喊!在返校的途中我想起龍應(yīng)臺的《目送》中的一句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們的緣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yuǎn)。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的轉(zhuǎn)變處,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言及于此,不禁心生蒼涼。父親目送我長大成人,我目送父親蒼老成秋,這一筆債讓我怎么去償還!我有的只是愧疚和虧欠,莫言和敬畏。
今天是中秋,一個團圓的日子,作為兒子我不能進任何孝道,甚至連一個月餅也不能買給父親嘗嘗,我只能寫下這些文字,祝愿我的父親安康長壽,中秋快樂,異鄉(xiāng)的兒子與他分享著家鄉(xiāng)的同一輪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