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半尺古卷捧讀,存一方心靈沃土。在這信息碎片化的神州大地上,我眼見"低頭成風",我眼見紙書逝去,我眼見人們將不朽經(jīng)典列入"死活讀不下去"的書目。我掩卷嘆息,故此,我談閱讀之美。
閱讀之美,美在包羅,美在海納百川,所有的歷史文化,風俗精神,在字里行間里傳承千年。
閱讀之美,美在歷史的溫熱。著名文學(xué)大師蒙曼在百家講壇中言:"開盤不講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這位長于江南的長發(fā)女子一生俯首紅樓,她以《紅樓夢》品味歷史,推演著滿清文化歷史風俗。品紅樓一夢,看蒙曼解說何為"賴造"何為家族聯(lián)姻,血脈延伸,我才知道,這滿紙荒唐言中,原來有這么多我不了解。
費朗羅說:"如果我們讀懂敵人的歷史,那么仇恨也就被放下了。"我曾訝異《紅樓夢》中的繁華奢靡,曾感嘆《十字軍東征》中的頑強信仰,曾吃驚《我的前半生》中的孤獨無奈。捧古卷,點長燈,我訝與歷史由文字呈現(xiàn)出的溫存,帶血的故事在泛黃的扉頁中凝固,傳承。
閱讀之美,美在素質(zhì)的提升。前幾年英國《每日郵報》曾列出有關(guān)國民文化素質(zhì)與讀書條目之比較,我們常聽的猶太國——人才輩出的以色列,國民閱讀平均數(shù)為7本。而那個傳承了五千年文明卻因"埃及神廟刻字門"而引起世界關(guān)注的古國,人均數(shù)僅為2.4本,令人心寒。
在我痛心于網(wǎng)民無以為樂,以娛經(jīng)典的同時,這個國家飛速發(fā)展,跨向小康的同時,我思襯著是不是應(yīng)當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抬起頭"去擁抱我們的文明,提升我們的素質(zhì)。
閱讀之美,美在文化的傳承。隨著文化娛樂的向上發(fā)展"中國詩詞大會"以獨特的方式一躍而出,而那個引發(fā)大家感嘆"生女當生武亦姝"的妙齡少女在回答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說:"我讀書。"幾個字讓人充滿敬意。
我讀書,讀"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沙場豪邁,讀《百年孤獨》中的馬孔多的神秘故事,讀《瓦爾登湖》中于無聲處聆聽自然之美好。
我訝然,這一張張,一頁頁竟是一個人的全部思想,這幾十年來嘔心瀝血,也集成這薄書幾寸。閱讀之美,美在洗禮,美在歷史文化,美在已經(jīng)傳承了千年萬代的民族精神。閱讀之美,美在陽光,淡云,微風,捧古卷,即是人間清歡。
閱讀之美,古來共談,回首千年之文化,存一方心靈沃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