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大學是塑造社會精英的圣堂,培養(yǎng)適應知識經濟社會需要的建設者是大學的神圣的使命。這就決定了大學首先是由創(chuàng)造性個體組成,無論知識的傳播、思想的啟迪還是品行的引導,都離不開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其次教師的工作從產生開始就是知識流動與學習過程。古語“教學相長”,也說明了不斷學習是教育工作的本質要求。我們是幸運的,作為現代學院的一分子,這里不僅為我們職業(yè)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學院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來提高我們的人文素養(yǎng),在每學期末都設有集中的學習月,我覺得真是受益匪淺。
在來現代學院工作之前,瀏覽學院網站就被它豐富的欄目、翔實的內容所吸引,特別是學院一系列包含濃厚人文精神的辦學理念在我心中樹立起卓爾不群的現代學院形象。同時也意識到一個剛剛成立一年的學院能建立起內容如此廣博的高水準的網站,決不是僅僅將創(chuàng)建國內一流品牌大學當作一個招生宣傳的口號,而是真正作為全院師生共同的奮斗目標,踏踏實實地做好每項工作。
身處現代學院,常常被劉院長的遠見卓識和仁者風范所折服,被劉院長對同學那種深厚博大的愛所感動。通過兩次學習月,使我對學院的辦學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對學院的辦學理念則有著更深入的體會。陜西省的獨立學院正處于起步發(fā)展階段,在課程設置、師資聘用、教學管理上大多照搬照抄校本部,而劉院長則提出了“西北大學是巨人,西大現代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新人”和“創(chuàng)建國內一流品牌大學”學院目標,要求教學相關部門針對我院學生特點修訂教學計劃,找出校本部教學計劃、課程設置中不適合現代學子的內容,對其進行教學改革,以達到學院“社會精英加適用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并將“替家長著想,為學子負責”融入到教學實施和教學管理過程中。例如:為了結合專業(yè)特點與學生特長及愛好,對我院同學實行因材施教,幫助學生實現由知識向能力的轉換,提高學生對社會與自然景物的觀察能力及感悟能力,用文學的語言藝術地表達思想感情的能力,從而學有所長,找到文學創(chuàng)作的突破口,學院開設了創(chuàng)作班;為了幫助同學們順利完成四年的專業(yè)學習和加強同學對專業(yè)發(fā)展的了解,學院分別按專業(yè)對同學進行專業(yè)教育,并舉辦了一系列專業(yè)講座。這只是我院教學工作中的兩三個例子,而這樣的例子在我院的教學管理中是不勝枚舉,每一件都體現著學院對學子的人文關懷,體現著我院充滿了人文精神的辦學底蘊。
教育學家認為,隨著現代科學的快速發(fā)展和科學技術進步,世界經濟一體化成為必然的發(fā)展趨勢。學校作為培養(yǎng)未來人才的社會機構,首先必須是一個學習組織。學習型組織,概括地說,它是通過培養(yǎng)彌漫于整個組織的學習氣氛,充分發(fā)揮員工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有機的、高度柔性、扁平化的能持續(xù)發(fā)展的組織。而建立共同愿景、團隊學習是學習型組織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學院的辦學理念就是我們全體員工的共同愿景,而學習月這種集中學習的方式又使團隊學習由理論變?yōu)楝F實,我們深信通過學習,學院的辦學理念會越來越多地體現在現代學院每一個員工的日常工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