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級新生已經進入大學開始了全新的學習生涯,在激動和興奮的同時,還會遇到諸多的困難,感覺開設的課程數量多了,上課的老師多了,教室不固定,各項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等,使學生們感受到了與中學的不同,感覺到有些不適應,那么,中學和大學從根本上來說有哪些不同呢?明白其中的區(qū)別,對同學們分外重要。
一、學生目標:中學-考上大學,大學-目標模糊
在中學的時候,同學們面臨著一個終極目標,那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學,十二年的努力奮斗的目的就是為這個目標服務。這個目標的衡量標準就是分數和排名,這是非常量化的標準,容易引起學生、家長和社會關注,同學們也能比較容易的對自己有個清醒的認識,階段性的奮斗目標也就隨之產生,目標明確行動也就有了航標。
而大學,同學們對未來要實現(xiàn)的目標模糊并隨著認識的增加多變,并且由于大學教育注重同學們的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專業(yè)素養(yǎng)、思想觀念、道德品質等方面進行教育和養(yǎng)成,這就造成了目標的多樣性,進而模糊了同學們的認知,打破了以往的習慣認知,造成了行為上的彷徨。
二、教學目的:中學-積累知識,大學-運用知識
中學是以積累知識作為教學目的,是對已有的累積的人類物質和精神文明的學習,所以模仿重復性的訓練成為必然,以鞏固所學的知識。大學則是要學習運用知識的能力,注重運用知識的能力,通過運用知識的能力的訓練,形成一種專業(yè)思維能力,為服務于社會做好準備,進而能夠在以后的工作中碰到實際問題能夠自主的解決。
三、評價依據:中學-卷面成績,大學-專業(yè)能力
在評價同學們的時候,中學是以卷面成績作為依據,卷面成績高,說明學生進步,卷面成績成為衡量一個學生是否優(yōu)秀的唯一標準。在大學里,會開設大量的專業(yè)課程,既有理論課也有實踐實驗課程,卷面成績不是唯一評價學生的依據,甚至在有些實踐課程里則是以專業(yè)動手能力而不是理論考試的卷面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依據,比如案例教學、商務談判情景模擬、甚至通過實習環(huán)節(jié)進行專業(yè)能力的評價,這些都不是以卷面成績作為評價依據的,而是以其中體現(xiàn)的專業(yè)能力作為依據。
四、培養(yǎng)模式:中學-似配餐制,大學-似自助餐
培養(yǎng)模式上,中學的課程都是設置好的,采用類似于配餐,同學們基本都是上同樣的課程面對的是同樣的老師,而大學則開設了大量的選修課程,并且有大量的學術報告,甚至于有的大學還采用雙學位制,這些都增加了學生的可選擇性,類似于自助餐,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未來的發(fā)展方向等選擇不同的課程進行學習,同學們的自主性提升了,這一點更進一步促進了同學們目標的多樣性。
通過對中學和大學的區(qū)別分析,可以讓學生認清區(qū)別所在,正視這個現(xiàn)實,改變自己的行為和作風,嚴以律己適時改變,做好大學的規(guī)劃,設立階段性目標以便于把大學模糊的目標明晰化,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能力,真正的過好四年的大學生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