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要求的英語能力要求如下:
1. 聽力理解能力:能聽懂英語授課,能聽懂日常英語談話和一般性題材講座,能基本聽懂英語國家慢速英語節(jié)目,語速為每分鐘130詞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能運用基本的聽力技巧幫助理解。
2. 口語表達能力:能在學習過程中用英語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題進行討論。能就日常話題和來自講英語國家的人士進行交談。能就所熟悉的話題經(jīng)準備后作簡短發(fā)言,表達比較清楚,語音、語調基本正確。能在交談中使用基本的會話策略。
3. 閱讀理解能力: 能夠基本讀懂一般性題材的英文文章,閱讀速度達到每分鐘70詞,在快速閱讀篇幅較長、難度略低的材料時,閱讀速度達到每分鐘100詞,能基本讀懂國內英文報刊,掌握中心意思,理解主要事實和有關細節(jié)。能讀懂工作、生活中常見的應用文體的材料。能在閱讀中使用有效的閱讀方法。
4. 書面表達能力: 能用常見的應用文體完成一般的寫作任務,能描述個人經(jīng)歷、事件、觀感、情感等,能就一般性話題或提綱在半小時內寫出120詞的短文,內容基本完整、用詞恰當,語篇連貫。能在一般或應用寫作中使用恰當?shù)膶懽骷寄堋?/p>
5. 翻譯能力:能借助詞典對題材熟悉的文章進行英漢互譯,英漢譯速為每小時300個英語單詞,漢英譯速為每小時250個漢字。譯文基本流暢,能在翻譯時使用適當?shù)姆g技巧。
6. 推薦詞匯量:掌握的總詞匯量應達到4500個單詞和700個詞組,其中2000個單詞為積極詞匯(見附件3:《課程要求》積極詞匯表),即要求學生能夠在認知的基礎上學會熟練運用,包括在口頭表達以及書面表達兩個方面。
較高要求的英語能力要求如下:
1. 聽力理解能力:能夠基本聽懂來自英語國家人士的談話和講座,能聽懂題材熟悉、篇幅較長的國內英語廣播或電視節(jié)目,語速為每分鐘150詞左右。能基本聽懂外國專家用英語講授的專業(yè)課程。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
2. 口語表達能力:能夠和來自英語國家的人士進行比較流利的會話,較好地掌握會話策略,能基本表達個人意見、情感、觀點等,能基本陳述事實、事件、理由等,表達思想清楚,語音、語調基本正確。
3. 閱讀理解能力: 能基本閱讀英語國家報刊雜志的一般性題材的文章,閱讀速度為每分鐘80詞,在快速閱讀篇幅較長的材料時,閱讀速度達到每分鐘120詞,能就閱讀材料進行略讀或尋讀。能夠基本讀懂自己專業(yè)方面的綜述性文獻,并能正確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實和有關細節(jié)。
4. 書面表達能力:能寫日常應用文,能寫自己專業(yè)論文的英語摘要,能借助參考資料寫出與專業(yè)相關、結構基本清晰、內容較為豐富的報告和論文,能描寫各種圖表,能就一定的話題在半小時內寫出160詞的短文,內容完整,條理清楚,文理通順。
5. 翻譯能力: 能借助詞典翻譯一般英美報刊上題材熟悉的文章,能摘譯所學專業(yè)的英語科普文章,并能撰寫所學專業(yè)的英語小論文。英漢譯速為每小時350英語單詞,漢英譯速為300個漢字。譯文基本通順、達意,無重大語言錯誤。
6. 推薦詞匯量:掌握的總詞匯量應達到5500個單詞和1200個詞組,其中2500個單詞為積極詞匯(見附件3:《課程要求》積極詞匯表)。
更高要求的英語能力要求如下:
1. 聽力理解能力:能聽懂內容稍長的對話、短文等,并在其結構較為復雜、觀點較為隱含時也能理解要點。能基本聽懂英語國家的廣播電視節(jié)目。能聽懂自己專業(yè)方面的講座,并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
2. 口語表達能力:能就一般或專業(yè)性的話題較為流利、準確地進行對話或討論,能用簡練的語言概括較長、語言稍難的文本或講話,能在國際會議和專業(yè)交流中宣讀論文并參加討論。
3. 閱讀理解能力: 能讀懂有一定難度的文章,理解其意義,借助詞典能閱讀英語原版書籍和英語國家報刊雜志上的文章。能比較順利地閱讀自己專業(yè)有關的綜述性文獻。
4. 書面表達能力:能就一般性主題比較自如地表達個人的觀點,做到文章結構清晰、內容豐富、邏輯性強。能用英語撰寫所學專業(yè)的技術報告、論文。能在半小時內寫出200詞的說明文或議論文,內容完整,文理通順,思想表達清楚。
5. 翻譯能力: 能借助詞典翻譯英美報刊上有一定難度的科普、文化、評論等文章,能翻譯反映中國國情或文化介紹性的文章。英漢譯速為每小時400英語單詞,漢英譯速為每小時350個漢字,譯文內容準確,基本無誤譯現(xiàn)象,文字通順、達意,語言錯誤較少。
6. 推薦詞匯量:掌握的總詞匯量應達到6500個單詞和1700個詞組,其中3000個單詞為積極詞匯(見附件3:《課程要求》積極詞匯表)。
摘自《《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