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對于保持良好的心臟功能,防止肺組織彈性衰退,消耗熱量、增強肌肉與肌耐力、增進心肺功能、排毒,具有積極的作用,在進行慢跑時也必須關注慢跑姿勢、呼吸法的一些細節(jié)。
一、慢跑好處
1、增強肌肉與肌耐力,規(guī)律不間斷慢跑可增強肌肉與肌耐力,而肌肉與肌耐力是我們平時維持工作與應付緊急應變的能力,慢跑鍛煉是最佳選擇之一;
2、增進心肺功能,持之以恒的慢跑將會使心臟收縮血液輸出量增加、降低安靜心跳率、降低血壓,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提升身體能力;
3、代謝排毒,規(guī)律的慢跑可讓體內的新陳代謝加快,延緩身體機能老化的速度,并可將體內的毒素等多余物質,由汗水及尿液排出體外;
4、減輕心理壓力,處于競爭激烈的大環(huán)境下,若無排除緊張情緒、精神及心理壓力,將永遠居于劣勢。適度的慢跑將可減輕心理負擔,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tài)。
二、慢跑的呼吸法
跑步時不宜只用鼻呼吸,跑步時,人體對氧的需要量增加,如果跑步時只用鼻呼吸,將滿足不了人體對氧的需要量。此時,勢必迫使呼吸肌加強活動,加快呼吸頻率,以提高肺的通氣量,來滿足人體對氧的需要。其結果是,呼吸肌會較快地產生疲勞,反而影響氧的供應。因此,人們常常在跑步時注意掌握呼吸動作的節(jié)奏,適當張口協(xié)助鼻進行呼吸。
三、慢跑正確姿勢
1、進行慢跑時,要保持上肢放松,下肢有彈性,防止受傷。慢跑時的姿勢不必刻意像專業(yè)運動員那樣,只要以一種不勉強的速度,在輕松的狀態(tài)下鍛煉就可以了,肩部放松,避免含胸,自然擺臂,呼吸均勻,兩步或三步一呼一吸,有利于調節(jié)肺部功能。
2、身體前傾,幅度應以自然、舒適為好,如果過分前傾,將會增加背部肌肉的負擔;如果后仰,則會導致胸腹部肌肉過分緊張。
3、軀干不要左右搖晃或上下起伏太大,腿前擺時自然送髖,注意髖部的轉動和放松。
4、腿部和膝部前擺、擺正,而不是上抬,側向動作容易引起膝關節(jié)受傷,小腿不宜跨得太遠,避免跟腱因受力過大而勞損,注意小腿肌肉和跟腱在著地時的緩沖,腳落地時用前腳掌柔和地著地。
體育教學部:楊問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