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活動是一個國家民眾文化和道德水平的直接體現(xiàn),作為為公共利益服務的非商業(yè)性廣告,公益廣告可以正確倡導或樹立社會價值觀念和行為導向,以起到凈化社會環(huán)境和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目的。
4月1日,木里火災導致30名撲火人員遇難,在這個和平年代,年輕的消防員總是以這樣的方式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里。廈門消防救援隊拍攝了一個公益廣告宣傳片,以消防員的視角,表現(xiàn)出他們的真實想法:我想當英雄,但,請別給我機會。文案內(nèi)容如下:
“我受得了火場的400攝氏度,卻受不了牽起的小手瑟瑟發(fā)抖,受得了60斤的裝備磨爛后背,卻受不了60歲的你,快要崩潰的眼淚,受得了負重30斤,2分鐘爬上10樓的喘息,卻受不了你在屋頂,說“人間不值得”的抽泣,受得了365天無休的火患排查整治,卻受不了每一次的生離死別,都是因為相同的僥幸麻痹,受得了第一次跳下8樓時的恐懼,卻受不了你趴在窗邊,呼喊的無力。受得了50個小時不睡,卻受不了隔壁床的戰(zhàn)友,在濃煙里永遠沉睡……”
文案的每一個字,字字如釘。按照訴求方式分類來講,這是一則提醒警示型廣告。以提醒、告誡、警示的方式,嚴肅的提出公益觀念,引起大眾的重視。這類廣告的優(yōu)勢為觀點鮮明、直截了當、通俗明白,也是公益廣告中使用較多的訴求類型。文案將不良行為導致嚴重后果和危害展示給讀者,形成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沖擊力,讓人觸目驚心,起到警示作用。提醒警示型廣告有較強的說服力,能震撼人心,但手法比較沉重,創(chuàng)作時要考慮受眾的心理承受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