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為2019級學生開設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政公共課程,教學內容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究竟給中國帶來了什么?這個問題是學習中國近代80年歷史的一個首要的基本的問題。弄清這個問題,這80年歷史上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的原因、進程和結果,就會有一個比較正確的認識。我發(fā)現在這個問題的認知上,有為數不少的同學有著錯誤的結論,為了幫助同學們正確認識這個問題,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釋。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事實,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對近代中國而言,具有“雙重作用”,即積極作用的一面和消極作用的一面,綜合來看,消極的作用遠遠大于積極作用。
第一,從詞意上來看,“侵略”是指侵犯掠奪,一切對他國領土、主權的侵犯和對他國人民的掠奪和奴役的行動。從詞性上來看,與“侵”字組合的詞語都是貶義的。雖然資本——帝國主義不承認自己對中國所做的一切是侵略行為,但歷史是公正的也是可觀的。
第二,從中國整個近代歷史來看,有人認為封建、封閉的中國終于打開了國門,有了一定的工業(yè)基礎,有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民眾的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解放,了解到了中國之外的世界和文明。我們并不否認這種客觀的積極影響,但是相對于中國從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淪為半殖民地封建社會的悲慘命運;相對于中國社會最底層的大多數民眾而言,他們在這種畸形的社會形態(tài)下,在水深火熱中苦苦掙扎,沒有任何尊嚴的茍延殘喘;相對于“華人與狗不得入內”這類極具侮辱性的標識,這一點積極的影響在這樣沉重的歷史面前顯得多么的蒼白無力!更何況,侵略者對中國帶來的這種“建設性的使命”的結果也并不是他們的主觀愿望,而是他的部分行為和政策措施的客觀效果,所以偉大的馬克思特別強調西方殖民者只是充當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事實也證明西方的侵略并沒有將中國變成資本主義現代化國家。
第三,我們再來看看殖民者令人作嘔的強盜嘴臉。福澤諭吉——日本近代第一位軍國主義理論家,其肖像一直印在日本最大面額的萬元紙幣上。在1894年的甲午戰(zhàn)爭期間,他發(fā)表了一系列文章,在文章中,這位侵略者毫不掩飾地發(fā)出了他們的心聲,鼓吹日軍必須加緊進攻中國,“蹂躪”四百余州,加快其亡國的機會。而“蹂躪”一詞是福澤在原文中直接使用的漢字詞匯,因為這個詞最能表達他們的想法與目的。看到這句話,我們還會被他們帶來的那一點積極的影響所感動嗎?
第四,從理論上來講,即使一個國家在沒有外力的推動下,也不會永遠處于落后的狀態(tài),中國的改革開放就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例子。因為從事物發(fā)展的內因和外因的作用來看,外因只是必要條件,內因才是決定性因素。
所以,我們從以上觀點足以能證明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給中國帶來的絕不是有些人所認為的“推動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而是如毛澤東所說的“造成近代中國貧困落后的總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