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本創(chuàng)作如何能夠有效抓住觀眾的興趣,懸念與伏筆的設置是一組十分有效的工具,尤其是懸念的設置,它并不僅僅適用于懸疑片這種特定的類型,實際上所有的故事題材都可以巧妙地加入懸念。一般來說,懸念就是對觀眾認知視點的設定,常見的有三種形式:
第一種,觀眾知道信息而劇中人物不知道信息。這種設置方法實際上是讓觀眾采取上帝視點,觀眾已經知道真相而劇中人物渾然不知,劇作人物苦苦追尋真相甚至使自己陷入一些錯誤甚至是危險的局面,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懸念的核心就是觀眾緊張期待著劇中人物在某一刻以及如何發(fā)現真相。例如,觀眾看到一名罪犯潛入主人公家中,并且埋伏在衣柜里,之后,主人公回到家,他如往常一般換了件衣服然后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那么,作為知道真相的觀眾肯定會為主人公捏一把汗。其實,在蒙面人剛設定好炸彈時,觀眾的緊張情緒就已經被調動起來了,一連串疑問激起觀眾的期待:“蒙面人是誰?”“他為什么要傷害主人公?”“主人公今天會回家嗎?” “主人公能發(fā)現罪犯嗎?”等等。
第二種,劇中人物知道而觀眾不知道。相較于前一種懸念設置方法,這類形式則對觀眾的認知視點做了較大的限制。在我們熟知的偵探劇集《名偵探柯南》中,為了增加懸念柯南總是說“兇手就在我們中間”,但具體是誰,柯南(或劇作者)并不直接向觀眾說明。這就是在向觀眾拋出謎面,并且是向觀眾二度拋出謎面(第一度拋出謎面是案情的出現)。隨著劇中人物對已知答案作進一步地試探與證明,延長了觀眾的期待情緒,吊足觀眾的胃口一步步走向謎底。當然對于此類經典懸念設置方法也存在著一些現代變奏,在超現實主義電影大師布努埃爾的《白日美人》一片中,一位日本男性在妓院里向女人們展示一個具有東方審美特色的木盒,當女人們看到木盒里盛放的物體時表情各異,有人驚駭、有人厭惡、有人曖昧地微笑。但是觀眾的視點一直被限定于盒子之外,由于女人們各異的表情引起觀眾的好奇,但卻無從窺看盒內引起好奇的源頭。這就是通過劇中人物知道而觀眾不知道所鋪設下的謎面,不過布努埃爾在影片里自始至終都沒有為我們解開這個謎底,使得觀眾的緊張與好奇一直擴散到影片之外。這就是受到接受美學影響的現代主義敘事策略,以一種空白文本的形式與主動的觀眾共同構建起作品的含義。
第三種,劇中人物和觀眾都不知道。這是最為常見的懸念制造方式,由一個刺激性事件鋪設下懸念,再由劇中人物帶領觀眾一步步剝繭抽絲解開謎底。
在電影劇本寫作中還需要注意區(qū)分與電視劇劇本寫作的異同。電視劇劇本中的懸念設置基本采取了中國傳統說書藝術的形式——“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由于其分集播出的特性及保證收視率的追求,一般會在每一集結束的時候設下一個懸念留到下一集解決。電影與電視劇傳播的方式及傳播時間不同,所以電影懸念的設置不應過于拖沓,平、快為宜。
懸念是創(chuàng)作者與受眾之間建立的情感紐帶,創(chuàng)作者通過設定各式懸念可以有效激起觀眾的正面(期待、渴望)或負面(焦慮、恐懼)情感體驗,進而增添敘事文本的吸引力,作為劇本的創(chuàng)作者應結合具體情節(jié)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出懸念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