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采訪中,訪問與觀察是一般的采訪方法,與此相對應的是采訪的特殊方法。一般來講,采訪的特殊方法有兩個,一個是體驗式采訪,另一個是隱性采訪,其中運用最為廣泛的是體驗式采訪。所謂體驗式采訪,是指記者為了全面地了解情況,親自去體驗某一行業(yè)的工作或深入到報道對象的生活當中,并在此基礎上寫出報道的采訪方式。在新聞采訪中,體驗式采訪能提高采訪材料的可信度和說服力,能更真切地了解事物真相,能寫出更生動的報道,能了解到其他采訪方法了解不到的情況。因此,在新聞報道中,體驗式采訪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但在具體實施中,做好體驗式采訪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采訪對象的選取
體驗式采訪最直接的表現(xiàn)方式就是記者親身去體驗,所以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選取記者能夠體驗的報道對象,一些可能會存在危險,或者相對較為專業(yè)的報道對象,不提倡記者體驗。對于這類報道對象,記者可以選擇深入到報道對象的生活當中通過觀察、感受來完成報道。比如城市中的公交車司機,記者可以選擇某一具體的報道對象,去觀察和感受他的工作,他的生活。
二、體驗當中記者要有參與意識
體驗式采訪的優(yōu)勢就在于記者通過親身體驗以及深入從而獲得更加詳細、具體的資料,所以在采訪實施中記者要能夠做到放下身段,與采訪對象打成一片,這樣才能取得采訪對象的信任,才能在與采訪對象深入的溝通與交流當中獲取其他采訪得不到的信息,而取得采訪對象的信任,也有利于采訪對敞開心扉,說出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記者在體驗或者參與中,還應該注意全心去感受采訪對象,在報道中將自己的切身感受告訴觀眾。
三、體驗中保持中立
體驗式采訪一般需要記者深入到對象的生活當中,這一過程會持續(xù)一段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記者會與采訪對象之間建立一種良好的關系,當然這是體驗式采訪完成的一個必要保障,但需要注意的是,記者需要保持一種清醒,牢記自己的身份與任務目標,即將對象報道出去。其中的一個原則就是不能因為記者的體驗與參與導致客觀事實發(fā)生改變,而是應該盡可能將事實報道出去。 |